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初见袁立,是在一个清朗的上午,这位上海富大胶带制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带着一种平易近人的风度接受笔者的采访,听着这位“爱心大使”缓缓地讲述一些故事,听着袁总平静地叙述自己在社会公益事业上的一件件壮举,笔者心灵很平静。当听到袁总谈起与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共同建立了“青少年教育阳光基地”又称“阳光基地”时,笔者不由眼睛一亮。而当得知这“阳光基地”是为了一些失足的孩子所设,是为罪错孩子培养劳动技能的一个“家园”时,笔者不由脱口而出,“阳光老总”。初听此言,袁总有点愕然,他一直强调自己只是一名平凡的企业经营者,一名平凡的社会公民。但这位给了贫困孩子以关心、给了失足孩子以温暖的老总确实太适合“阳光老总”这个称号了,是他,给了不少孩子以阳光、以希望。  相似文献   

2.
三、社会、政治和无政府主义的反政治阿伦特的共和主义的核心是政治;因此,面对将革命精神体制化时存在的困境,她的解决办法也是政治性的:建立一个共和国。西班牙无政府主义的核心是对于社会不平等和压迫的憎恨;他们的反应是社会革命。在《论革命》中,阿伦特清晰地将革命的“社会问题”,即如何消除大众的贫困,与革命的政治问题区分开来,即如何建立能够使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机构。在阿伦特看来,社会不平等是不能通过革命来解决的,因为大众要结束社会不平等的狂热欲望将在恐怖统治中以消耗革命而告终,正如法国大革命一样。这是因为“摆脱贫困由…  相似文献   

3.
鲁迅曾在上个世纪30年代大声疾呼:“救救孩子”!而在当今社会,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生活着这样一群特殊的儿童——服刑人员子女。他们本该像同龄人一样,享受社会明媚阳光,快乐生活,可由于父母的罪错.  相似文献   

4.
媒体链接     
《南风窗》2002,(20)
战胜贫困 对于富国来说,是采取步骤支持那些有效计划的时候了。就像过去那几波世界范围的同情浪潮一样,现在对全球贫困问题的注意力也有可能稍纵即逝,特别是当西方经济愈加不景之时。如果新的计划陷入僵局,上百亿美元将再度被浪费,幻想将再度破灭,而15年后,今天发出的战胜贫困的庄严誓言也将再度成为笑料。  相似文献   

5.
贫困问题是资本主义福利治理需要应对的重要议题。在新的发展环境下,贫困问题呈现出个体能力缺失、社会不公等多维特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资本主义各国的福利治理一方面借助市场机制,向"值得帮助的穷人"提供定向援助,另一方面推行"弹性就业政策",把贫困人口推向劳动力市场。但长期而言,在西方各国的福利治理中,"人力资本投资"才被认为是贫困人口获得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的关键。为了进一步优化福利治理,世界银行建议各国引入新的监控指标,优化福利治理,并应对新贫困问题带来的各种挑战。然而,当前西方福利治理没有触及新自由主义本质的调整,因而注定无法彻底解决多维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6.
走出贫困     
《南风窗》2016,(21)
正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7000万的贫困人口脱贫是应有之义。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扶贫当成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它同时也是全社会的责任。遥想中华民族曾经的积贫积弱,以及现在党和国家对消灭贫困的政治、社会动员,我们感佩不已。贫困是最尖锐,也最难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它常常阻碍一个社会结构自我提升。解决贫困问题,乃是一举改变几千年来我们这个社会的生存条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贫困的原因很复杂。消灭贫困,既需要高度的政治责任,领会中央精  相似文献   

7.
金实 《工会博览》2013,(12):56-57
艰难度日供子读书 1964年11月20日,求伯君出生在浙东天姥山区一个偏僻、贫瘠的小山村——西山等.与一代代在贫困中煎熬的祖辈一样,小伯君在贫困中一天天长大.饱受饥寒的母亲蔡德钦虽然没有文化,但却固执地相信文化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她见小伯君聪明伶俐,发誓无论日子多么艰难,也要送他去读书.于是,不满7岁的小伯君就在许多孩子羡慕的目光下背起书包上学了.  相似文献   

8.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数字化贫困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准扶贫极大地消除了传统贫困,正从解决单一的收入维度的贫困问题转向消解教育、健康等更多维度的贫困问题,扶贫方式更加注重"授人以渔"、智识提升、能力塑造的内生式扶贫。数字化贫困是人类步入数字化社会出现的新型贫困形式,是贫困人口跨越"数字鸿沟"、抓住"数字机遇"、分享"数字红利"、增强"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脱贫、防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障碍。本文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出发,剖析农村数字化贫困的本质和根源。农村数字化贫困的本质是农民数字化知识、素养和技能不足导致其对数字社会经济的参与不足。消除农村数字化贫困亟需以农民数字化能力提升和数字化权利保障为核心,优化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构建全方位的数字教育体系,同时推进农村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农村经济的"数字红利"。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是现代反贫困事业最重要的理论资源,它不是一种外部批判,即对私有财产本身的批判,而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机制的内在批判.只有站在这样的原则高度才能真正理解共产主义与反贫困的本质关联.同时,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为新时代反对贫困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高度,作为一种理论形态深嵌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部过程.尽管现代思想史上出现过三次重要的贫困反思方式,但它们都未真正澄清现代社会贫困的生成机制与本质根源.只有马克思剖析出现代贫困是由资本导致的,即贫困事实、贫困现象与贫困规律都是由资本生产所决定的.作为理论指导与原则高度的马克思反贫困思想,为中国反贫困事业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月,巴西劳工党新政府上台伊始就旗帜鲜明地推行"零饥饿运动",即围绕反饥饿、消除贫困及扶贫全民动员三大主题,利用政府拨款和社会资助,着力解决饥饿和贫困问题.该运动不仅在巴国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贫困问题仍较突出的当今世界,其具体措施、表现特点及经验教训也广为国际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2016,(21)
正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所面临的大敌,据联合国测算,世界上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的人数已从1990年的19亿人降至2015年的8.36亿人,全球基本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关于减少一半贫困的目标,但总体进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16,(21)
正收入问题基本上都是短期问题,之所以会变成一个长期问题,是那些非收入因素在起作用。所以,我们不能只是把贫困人口看成弱势人群,给他们一点好处,更多地要关心他们的发展和能力建设。消灭贫困不仅是补齐经济和社会发展短板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关乎这个国家最为根本性的制度优势。时至今日,依然有官方统计下的7000多万贫困人口,如何识别他们,了解贫困根源并且对症下药?本刊就此专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实。  相似文献   

13.
2006年3月24日-29日,第六届世界社会论坛亚洲分会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举行,这是世界社会论坛第二次在亚洲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约300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代表们围绕反全球化、裁军与和平、教育、妇女问题及贫困群体权利等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讨论。该文认为,应该将几届世界社会论坛积聚的社会力量团结起来,开启一个全球性的公正运动。下面对本届论坛概况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国外学者对贫困及扶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贫困的原因、扶贫进程的影响因素及不同视角下的扶贫措施等方面。一般认为,收入不是衡量贫困的唯一标准,经济增长、民主、不平等诸因素都会影响扶贫的进程;而在扶贫政策方面,信息技术支持、多元主体参与、金融信贷的介入成为普遍的做法。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本文归纳了国外学者研究贫困及其治理的分析框架;同时,国外学者在贫困及其治理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着不足,我国政府在扶贫方面的经验有助于丰富国际学术界贫困及其治理方面的经验,有助于促进相关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5.
万海远 《南风窗》2014,(5):29-31
<正>在新的形势下,贫困群体的分化现象也愈发突出,贫困分布由区域的、整体性的贫困逐渐过渡到个体性贫困,剩余的贫困人口更为分散,以县为瞄准对象的扶贫模式也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从1986年我国第一次正式确立贫困县名单以来,关于贫困县确定标准的质疑从来就没有间断过,比如国家级贫困县同时又是百强县,中国人均GDP最高的两个县(伊金霍洛旗和准格尔旗)都曾是国家级贫困县。  相似文献   

16.
委内瑞拉的发展模式:团结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要用一个标准的术语给我们的发展模式下定义,那么这一模式是“自下向上发展”, 或“上滴”(trickle up)经济,而不是“下滴” (trickle down)经济。在委内瑞拉的绝大部分人遭受贫困的情况下,关注社会问题就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自20地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协定崩溃以来,委内瑞拉的对外部门就极不稳定,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兴大国的崛起,传统上由西方世界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开始受到来自世界多极化的挑战。以减贫领域为例,中国国内贫困治理的成功经验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中国减贫治理强调主权国家在贫困治理中的主导性作用,国内各种社会力量的整合运用,通过发展解决贫困问题,立足国情、有效利用国际援助及对外援助的去意识形态化。中国开始将这些来自国内实践的有效经验合理整合到全球减贫议程中,促进相关治理机制改革及内容调整,进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国内贫困治理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符锡娴  戴昱 《工会博览》2009,(3):167-167
时至今日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民族地区普遍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返贫情况严重。造成民族地区脱贫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自然区位,人文社会、机制等制约因素。本文并就此制约因素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一年好时光     
杨晓春 《南风窗》2008,(3):95-95
彼得·梅尔老头善用归纳法,他对普罗旺斯用一句话简单加以概括:"普罗旺斯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用做任何事情,就可以呆得舒舒服服的地方。"我看着电视里由彼得小说改编过来的《一年好时光》(A Good Year)里灿烂的法国南部阳光,又浮现出在卢马朗阳光下和彼得一起早餐的时刻。那是很愉快的时光。吕贝隆山区9月的阳光下。彼得  相似文献   

20.
石破 《南风窗》2008,(5):51-54
只有全社会动员起来,为结束危害青少年的贫困问题而努力,才能根除危害中国社会的"新疆小偷"以及其他"区域"小偷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