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海只是一个县级市,外资不是很多,大的企业也不多,但是它的经济总量却很大,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私营经济,南海正在成为一种需要解释的现象。南海的私营经济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可以用原生发展来描述南海私营经济的发展。原生  相似文献   

2.
南海绑架,惠州拒捕,中山劫钞……歹徒穷凶极恶,“黑枪”几造亡魂!  相似文献   

3.
周琪 《当代世界》2014,(7):29-33
<正>近年来,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亚太地区的一个热点问题。国际上许多人认为,南海是亚太地区最有可能爆发冲突的地区之一,而美国的南海政策是影响南海局势和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因此,准确分析和把握美国的南海政策是中国制定有效应对之策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私人家用电话,在广东虽然已经走向普及,在内地诸省却还是“身份的象征”,尤其是既无权又少钱的高级知识分子——教授、研究员,更有相当部分与之无缘。高知们要与外界交流,要与国际接轨,可少不了现代通信这一渠道,奈何!奈何! 广东南海一私营业主,苦于借脑袋发财无路,忽一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南海岛礁建设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成为南海地区的热点问题之一。把中国的南海岛礁建设放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框架下来考虑,中国就能讲清楚、说明白中国南海岛礁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意图。南海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重要起点与关键海域,但南海地区存在着影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推进的三大障碍: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不充分、南海问题的不定期爆发和国家间信任赤字。中国的南海岛礁建设能够提供量足质优的公共产品,能够制度化管控南海问题,能够增强南海各方的信任,中国的南海岛礁建设具有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保驾护航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与其在山顶上看着几个可怜虫游泳,不如你勇敢地下去吧!当别人下去时,你可能已经上岸了,你可能已经有船了!在这里,一切的发展都端赖于民间力量的成长和真正市场体系的建立,而南海则为此默默拼搏了超过20年!  相似文献   

7.
吴玉珑 《法制博览》2013,(1):174-175
南海问题一直是我国所面临的大挑战,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经济专属区和领海划分的规定,以及现阶段能源危机的加剧,各国在海洋资源方面需求增多,近些年我国和周边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对于在南海权利的争议也越来越多。南海问题再度成为争论的热点,而黄岩岛争议从众多问题中脱颖而出,成为2012年最引人注目的海洋权利争议之一。本文将从东盟和我国签订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角度分析黄岩岛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贾都强 《当代世界》2016,(11):26-29
正菲律宾新政府上台以来,释放出了一系列谋求改善对华关系的积极信号。以杜特尔特访华为标志,菲律宾对华政策出现了重大调整,从上届政府突出南海主权争议的强硬对抗转向现政府以经贸投资为主轴的务实合作,从捆绑美国亚太战略的借美制华转向均衡地发展与各大国关系的独立外交。这一重大变化,对中菲关系的未来发展、南海局势以及亚太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都将产生重要影响。2016年10月18—21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率领庞大的经贸代表团访华。这是一次历史性的破冰之旅,从初期释放一系列改善关系的积  相似文献   

9.
赵国军 《国际展望》2013,(2):84-100
冷战结束前,南海问题并未进入东盟的议事日程。自1992年首次关注南海局势以来,东盟正逐渐加大介入南海问题的力度,逐渐形成了南海问题的"东盟化"构想。根据这一政策构想,东盟希望按照"东盟方式"确立的原则解决南海争端,同时以国际法编织的规则网络约束中国在南海的行为。东盟既宣布在南海争端中保持中立,又推动南海问题"东盟化",表明它在这一问题上的矛盾心态。东盟推动南海问题"东盟化"背后的驱动因素,既有东盟作为地区组织的总体利益考虑和东盟部分国家的推动,也有区域外大国的干预。从长远看,南海问题"东盟化"面临着内部分歧严重的困难,但短期内却极有可能为东盟创造进一步介入南海问题的机会,特别是通过制定南海行为准则而深度介入南海问题。南海问题"东盟化"可能使中国今后在处理南海问题时不得不面对更多来自东盟"集体行动"的压力。中国应在南海问题上坚守底线,利用好围绕南海问题的两组矛盾,抓住关键国家,推动东盟在南海问题上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2017年是东南亚地区稳步发展的一年,各国政局总体稳定,经济发展企稳回升,南海问题进一步降温趋缓,地区合作势头加快。但是,恐怖主义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威胁社会安全的重要隐患。  相似文献   

11.
岭南保卫战     
1994年6月,正在大力推进市场经济建设的广东,经受了一场又一场特大灾情的严峻考验。 6月8日,第三号强热带风暴,夹带着龙卷风,袭击广东湛江、茂名、南海等地。特大暴雨形成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6月17日,由于连降特大暴雨,广东北江上游水位和西江水位全面上涨。超过警戒水位50年一遇!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在南海维护国家利益的行动要把区域战略与全局战略紧密联系起来,把握好两个大局,即和平发展环境的大局和与东盟关系的大局。要破解当前的困局,中国须成为能为南海地区国家和其他利益相关国家提供航行畅通和航行安全"公共产品"的主要国家。不仅仅是自己单方面宣布和实施,未来还应该主动和积极推动建设南海合作公共产品的发展,把它作为推动中国—东盟海上合作的重要议题和内容,逐步发展共同参与的南海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进入21世纪,美国借助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媒体平台,在国际海洋事务领域不断加强渗透。在此背景下,网络外交成为美国深度介入南海问题、干扰中国海上行动的重要战略工具,并对传统的南海局势管控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2009年以来,为落实"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开始将网络外交工具应用于南海争端领域。通过在国别、  相似文献   

14.
正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陈寅恪"南海Ⅰ号"折射中国水下考古历程中国的水下考古工作自20世纪起步,迄今已30年,成绩斐然。而"南海Ⅰ号"的考古历程,可谓是中国水下考古的真实写照。它历经了偶然发现、水下调查、整体打捞、全面发掘。凝结于这艘沉船考古过程中的智慧,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5月9日菲律宾举行全国和地方选举,杜特尔特取得压倒性胜利,当选为菲律宾新一届总统。这一菲版"特朗普式"的人物能否消除前任阿基诺的政治遗产,在南海问题及对华政策方面做出调整,成为舆论的重要关切。无论在竞选期间杜特尔特发出何种言论和信号,其执政后的菲律宾南海政策仍将受阿基诺政治遗产、菲国内利益集团博弈等多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二战后所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对西沙、南沙群岛的归属作出了明确的法律安排。基于此,中国对西沙、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然而,近年来在越、菲等南海沿岸国推动下,在美、日、印等国的介入下,南海问题日趋朝国际化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强调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端,成为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奥巴马政府高调介入南海争端,公开其在"南海行为准则"问题上的政策立场,敦促各方尽早达成一份"完整而有效"的"行为准则"。美国通过将该行为"合法化",主导该议题话语权,以及整合东盟内部统一立场等举措,积极推动"行为准则"的制定进程。"再平衡"战略下美国在"行为准则"问题上的政策呈现一系列鲜明特点,如以"全政府联动方式"推行其政策,力主"协同性外交"展开磋商,以"协调者"之名行主导者之实,政策高开低走等等。经过奥巴马政府的努力,美国强化了菲律宾、印尼等国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东盟的立场统一,也对中国的立场和政策调整产生影响。美国未来将会延续其基本政策立场,特朗普政府在"行为准则"问题上的介入有望弱化,目前其政策举措缺乏其他配套策略,对东盟及相关机制的重视减弱,并且鼓励其他域外大国发挥作用。中国应抓住机遇进一步展现负责任的大国态度,排除干扰,以中国方案助力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合作。  相似文献   

18.
储昭根 《南风窗》2014,(12):80-82
<正>中国南海的局面,已从1970年代海洋法公约草案所引发的"蓝色圈地运动"演变成现在的大国间地缘政治博弈。新一轮的反蚕食斗争范围更广,也更加激烈。美国总统从东亚前脚刚走,南海就发生激烈动荡。5月3日,中国"海洋石油981"号钻井平台在西沙中建岛附近遭到越南数十艘政府船只的骚扰,并引发了中国海警船队与越南执法船的多次追逐甚至冲撞;越南扩大与中国在  相似文献   

19.
佚名 《法制博览》2009,(13):33-33
南朝诗人才华出众,和才华齐名的,还有他们的胡子。号称“美髯”。谢灵运因遭嫉恨,被人诬告,处以极刑之时,监斩官问他临死有何托付,他说:“死就死了吧,有什么牵挂呢,只可惜了我这一把好胡子!如果你能在我死后,把我的胡子割下来给维摩诘菩萨像做胡子,我就满足了!”南海只洹寺接受了这位天才诗人的名须后,不敢怠慢,马上塑了一尊维摩诘像,将他的美须黏在上面。  相似文献   

20.
正《祈念守护人》作者:[日]东野圭吾译者:宋刚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这是一本风格奇妙又暖心的书——迷茫而平凡的人,这世上到处都是。只要向那棵树祈念,愿望就能实现,真的会有这样的奇迹哦!这也是一本传递信念与力量的书——在不安的世界,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或许《解忧杂货店》给过你触动,或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