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墨宁 《南风窗》2010,(26):29-29
颁奖辞大学毕业、低收入、聚居在大城市外围的小村庄,和大多数为生计奔忙的劳动者一样,在困境中前行,如蚂蚁般微小,又如蚂蚁般执著,廉思将这样一个群体称之为"蚁族"。"蚁族"展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图景里一部分人的困惑、焦灼、痛苦,迷茫和梦想,他们是时代的旁观者,虽也在剧场内,却毫无戏份。  相似文献   

2.
部分国际大都市新城建设之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推动直接导致经济活动日益向大城市集中,带来了大城市规模的迅速膨胀,城市空间不断蔓延,引起了一系列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如人口密度不断增高、交通拥挤、住房短缺、就业困难、工业污染严重等。于是,在大城市周围大力发展和兴建“新城”就成为缓解大城市压力的重要手段。从很多国际大都市的形态发展过程看,不难发现它们都经历了从集中发展到分散发展的转化过程。伦敦、巴黎、  相似文献   

3.
10月12日,以“城市·人·自然”为主题的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在重庆举行。美国各城市对此次市长峰会十分重视。来了包括华盛顿、洛杉矶、西雅图、长滩等大城市在内的14个城市,算得上一个比较庞大的代表团,澳大利亚更是来了20个城市的市长参加会议。印度加尔各达市市长毕卡什阮佳说:“峰会给城市和城市之间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异常敏感的资本易帜时代,郑培敏这样的人物登场,并亮出了“企业家价值”的大旗。一张完全年轻的面庞,一份尚且短暂的履历。他的“原始积累”,建立在一大批企业领导人“原始积累”的基础上;在对历史与旧体制的赎买中,这位年轻人得以施展创业的抱负,并获取相当可观的商业利益。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隐秘而又充满寓意的部分。  相似文献   

5.
魏雅华 《工会博览》2005,(19):19-22
一个月收入1500元的工薪族,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会生活得怎么样?月收入1500元,仅仅是大城市职工生活的生存线。面对这样的生存现状,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个税草案公布的起征点?  相似文献   

6.
正曾经,人们认为只有留在大城市发展才叫"有出息"。慢慢地,随着城市间差距逐渐变小,人们开始不那么渴望大城市了。外部环境的变化,让年轻人的择业观也与过去有所不同,"北上广"已经不再是他们圆梦的唯一通道。是去?是留?年轻人在不同的维度开始自己的奋斗。  相似文献   

7.
内地人几年前才承认“时间就是金钱”,而香港人早就确知“机会就是一切”了,尤其是青年人。香港的青年人生长在一个“机遇至上”的社会里,他们从小就耳濡目染了“抓住机会,一举成功”的道理。香港总有这样的连续剧,一位出身低微、但孜孜不倦向上奋斗的主人公,由于抓住某个机会而一举成功。再比如充满诱惑的娱乐圈,固然有不少靠face(面孔)漂亮一夜红透的人,但也有其貌不扬的人照样发紫。这种现象告诉青年人:机遇面前人人平等,抓住机会便是成功的开始。  相似文献   

8.
广州是省会所在地,是南方的大城市,很多上级机关驻在这里,中央和各地来的人也很多,对广州的一举一动都很了解。过去城市经济体制存在不少弊端,管死而不是搞活。广州的干部,历来大都按上级的规定办事,怕犯错误,在相当一部分干部中,往往稳重有余而开拓、创新精神不足。我们要对外开放,要搞活经济,这种精神状态是很不适应的。我们强调要解放思想,要克服贾桂思想,就是针对这种精神状态的。正因为这样,我曾谈过某些干部有“请示病”的问题。自己职权内的事,应大胆负责而不敢负责,不该  相似文献   

9.
乔治.W.布什援引越南来为美国继续留在伊拉克进行辩护,这种类比反映了他的绝望和恶毒。很长一段时间里,布什政府一直拒绝这种类比。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很明显。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记忆中的越南是美国被打败了,而这一失败削弱了美国的世界影响力。但是,美国国内有相当一批人相信,  相似文献   

10.
读者     
《南风窗》2006,(16)
谁还在“异端的阅读”对于这个时代的人,尤其对于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来说,冒着危险读禁书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这样的读书既不是功利的,也不是他们眼中的“有趣”的阅读。  相似文献   

11.
巧用争辩术     
“推销员最忌讳的是什么?是争辩。辩论是一种竞争,任何人都不愿意因竞争而失败。”纽约大地产商威廉·哈蒙曾这样教导手下。勉强让别人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孩子或象孩子一样天真的大人的做法。富兰克林年轻时,就如许多聪明的年轻人一样,说话总带着傲气。直到有一天,一位年长者指正他,他才有所醒悟。“你所有的意见,”这位长者说:“对你周围的人来说,不过是给他们一个又一个沉重的打击,所以决不会有人高兴来听你唠叨的。”富兰克林从此大大收敛了自以为是的气焰。之后,他用自身的体会对人说:  相似文献   

12.
巴西东南港口大城市里约热内卢,在某种意义上对少年来说是一个充满“自由”的大城市。柯斯蒂诺现年16,6岁那年他不堪虐待,就从里约西郊贫民窟的家里逃到市区来。对于他来说,这座城市胜似天堂。 柯斯蒂诺在里约市的街头巷尾所找到的是充满残酷的“自由”。白天,他靠三种活儿聊以糊口:擦皮鞋,偷表、掏钱包。夜间,就同一伙小兄弟、小姐妹蜷缩成一堆,露宿在市中心希兰达广场的人行道上。有时候,另一伙少年会来揍他们;当然,挨警察挥动警棍驱打的机会更多。他能潇洒地偷人家的,却无法潇洒地自己活命。 身材瘦削、皮肤黝黑的柯斯蒂诺还算走运。满了七年街龄之后,他搬进一家救济所办的收容所。他的房间很小,却很干净。在收容所里,他和其他少年一样,白天打杂,晚间上夜校。  相似文献   

13.
时卫干 《南风窗》2007,(2):64-65
近日,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先生撰文《想象5000万人超级城市》,该文建议中国建设20座左右的超级大城市,每座城市5000万人,80%的中国人口因此而能够集中居住在大城市中。谢先生认为,发展20座左右的超级大城市是保证中国克服环境污染、水资源匮乏、就业不充分等瓶颈,缓解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多重挑战。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永远是漂泊奋斗的人又爱又恨的地方。它承载着太多人的梦想,担负着太多人的希望。即使有些人最终因为失望而离开它,又会有更多的人涌入它。这就是北京。"这样不累吗?非得去大城市?"大城市就好像抽水机一样抽取周边的人才,而小城市也因为没有人才的反哺越发贫瘠,所以就导致了唐馨去除每个月1千来块的交通费,拿到手的工资也比涿州高出几倍,这便是用数学计算的事实。"嘀嘀嘀嘀",早上5点30分,设置的手机闹铃响了。唐馨瞬间醒来,将铃声按掉,以免吵醒正在熟睡的儿子,蹑手蹑脚地起了床,  相似文献   

15.
信息全接触     
《南风窗》1999,(10)
三个药方选哪个?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近日对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3种观点一一点评: 第一种观点认为,当前应当调整分配。因为经济困境是由生产严重过剩造成的。过剩的原因是需求不足。而贫富差距即少数人占据大量财富,大多数人手中财富有限才造成需求不足。所以主张调整分配。厉以宁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种杀富济贫的平均主义思想有可能使中国社会全面倒退。我们应考虑如何把“饼”做大而不是如何切“饼”。“饼”太小,怎么切都难以让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覃爱玲 《南风窗》2013,(21):42-43
美剧是一种需要较高文化背景和心理参与的娱乐方式,一般只有具备一定西方文化基础的年轻观众才能从中得到大量乐趣,大部分的中国观众接受美剧有难度。最近两年,"追美剧"已然成为中国大城市年轻人一种新的潮流。网络同步发布引起的亲近感,使得美剧成为中国较前沿青年深入了解美国社会和文化的新窗口。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长期研究影视文化,对影视业及中国的影视文化政策和社会心理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在接受《南风窗关于美剧在中国影响的采访中,他表示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青少年黑社会是一个有特殊内涵的概念。2000年以来,美国的青少年黑社会犯罪重新抬头,黑社会组织数量越来越多,虽然单个组织的平均成员数连年下降,但参加黑社会的总人数居高不下。黑社会组织在大城市及城郊地区数量畸高,在大城市与城郊参与严重暴力犯罪比例大幅增加,对中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美国各地与联邦政府采取了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应对措施。但关键在于提升社会满足人需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市长难当,首都的市长更难当。这话不假。北京,这个拥有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每日的吃、喝、穿、住,哪样事想不到能行?何况,历史长期的“欠账”,迅速发展中涌现出来的新难题,这一切都得需要市政府,尤其是市政府的“班长”——市长们去操持……去年初一个严寒的星期天,朔风呼啸,白天最高气温为摄氏零下二度。下午四点多钟,在北京站对面的市邮政干线局大院内,悄悄出现了一个人。他默默地观看拥挤在不大院落中的那些邮政拖车,走进信函分拣场地,认真地思考着。“啊,市长‘微服私访’来了!”“市长到我们邮政工作中最累、最紧张的干线局来了,真想不到啊!”陈希同在现场说:“北京市邮件积压竟这么严重,职工的工作条件这样艰苦,看来,这里的情况相当困难。”  相似文献   

19.
入世后城市农民工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农民工流动仍是以大城市、发达地区为主要目标 ,但也出现了向西部地区流动的趋势 ;农民有融入城市社会的趋势 ;有“倒回流”的趋势 ;有犯罪增多的趋势。对于农民工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采取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 ,提高农民素质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16,(6)
正在上一期的纵论文章《听警察侃大山》中,有感于大城市的高房价让基层的国家公职人员难以安居,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难道,以后当公务员的人得像花木兰一样‘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自带‘干粮’才能担任公职?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状态呢?"话是以假设性的语气说的,但这并不完全是一个假设,这样的情况已出现,因为缺少相关的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