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沙特、伊朗、土耳其和以色列是当下中东四大强国。沙特谋求的是阿拉伯世界领袖,伊朗和土耳其梦想民族和国家的复兴,以色列则对国家安全最为关切。从国家发展环境来看,以色列最佳,土耳其次之,沙特随后,伊朗最差。  相似文献   

2.
魏敏 《当代世界》2021,(3):46-51
"阿拉伯之春"引发中东剧变以来,美国和土耳其的关系因叙利亚问题、土耳其未遂军事政变、土耳其购买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系统等事件龃龉不断,美国中东政策的变化与土耳其内外政策变化的冲突面不断上升,双方分歧和盟友关系裂痕不断扩大.库尔德问题、美国在东地中海问题上的立场、土耳其与俄罗斯走近以及美土在阿以问题上的立场分化等是影响美土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虽然拜登政府表示不会改变对土耳其的相关制裁立场,但应该看到,美土之间的相互需要和共同利益超过了双方的差异和分歧,两国在许多地区和全球问题上仍彼此依赖,双方的战略同盟关系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从奥斯曼帝国解体到2020年阿联酋与以色列建交,阿拉伯民族主义历经百年兴衰.二战后,泛阿拉伯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成为阿拉伯国家加强团结、支持巴勒斯坦事业的"武器",阿以矛盾成为中东地区主要矛盾.然而,随着阿拉伯国家内部矛盾的激化,加上域外大国和中东非阿拉伯国家对阿"分而治之",阿拉伯民族主义开始让位于地方民族主义,阿拉伯世界的整体利益让位于各国的现实利益.从埃以签署《戴维营协议》到阿联酋与以色列签署《亚伯拉罕协议》,阿拉伯世界不断分化,利益诉求、安全挑战和身份认同日益多元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为了在海湾地区应对伊朗的威胁以及在东地中海地区应对土耳其的挑战,部分阿拉伯国家选择与以色列"化敌为友",多极化的"新中东"格局已现端倪.  相似文献   

4.
近一段时期,土耳其和伊拉克的边境上可以说风声鹤唳,阴云密布,让人有一种大战一触即发之感。众所周知,对于土耳其而言,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武装历来都是威胁其国家安全与利益的最大祸患,土政府早就欲除之而后快。对于土耳其计划出兵伊  相似文献   

5.
“东突”浮出水面2001年10月9日,美英用炮弹寻找“自由”的第二天,中国外长唐家璇在同俄罗斯外长的通话中郑重提到,中国深受“东突”恐怖分子的危害。两天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孙玉玺说,目前大陆已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东土耳其斯坦”分子参与恐怖组织活动,并在大陆境内外制造了许多爆炸、暗杀、绑架等恐怖事件。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土耳其人”被用来指乡下人,即使到了1930年代,“土耳其”  相似文献   

6.
仪式的意义     
叶竹盛 《南风窗》2014,(23):8-8
<正>据说阿拉伯人和印度人不能凑到一块讲话,假如他们碰到一起,谈话过程中,一定是阿拉伯人不停向前靠近印度人,而印度人不停往后退。原因是阿拉伯人认为两个人讲话时靠近一点算是比较礼貌,而印度人则认为距离远一点算是比较尊重对方,于是便发生了尴尬的一幕。这种形式上的东西如果剥离了意义来看,所导致的行为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7.
南方朔 《南风窗》2014,(6):92-92
<正>现在的人谈"新丝路",是指现在的中国和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最近习近平和普京在索契会面,主题之一就是欧亚铁路和海上新丝路的对接。以陆权制衡海权,是这一趋势。古代3世纪到16世纪,丝路的商队络绎不绝,也是中国通往阿拉伯西亚世界的主要通道。古丝路的中亚部分乃是越过伊朗高原,抵达今天叙利亚的首都大马士革这个终点,再从大马士革这个集散地,分送到中东各地。  相似文献   

8.
战火重燃如果说“持久自由行动”是一次精心组织的航母舰载机纵深攻击行动,那么一年后美军在“伊拉克自由行动”中实施的为期3周的大规模舰载机攻击的精细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前者。与10多年前的“沙漠风暴”行动所不同的是,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都拒绝让美军及其盟友使用其境内设施实施攻击行动。它们的拒绝在战争开始  相似文献   

9.
刘志华 《当代世界》2016,(12):52-55
中东局势的动荡由来已久,而新中国领导人对中东阿拉伯国家的重视和关注也是具有持续性和深刻性的。回顾建国后周恩来关于中东阿拉伯国家热点问题的论述,可以发现支持国家领土主权完整、民族独立,反对外来干涉和用暴力、恐怖主义解决问题,是中国领导人对中东问题一以贯之的立场。  相似文献   

10.
博览     
美国为什么招人恨? 我们必须如实地了解阿拉伯和穆斯林地区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感知与反应。首先,阿拉伯与穆斯林国家对美国、尤其美国的外交政策表现出相当的怨恨、愤怒和不信任。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在阿以冲突课题上对阿拉伯人(特别是巴勒斯坦人)的苦难漠然视之。 第二,阿拉伯与穆斯林各国,在文化、政治与宗教上也各有差异,必须逐个制定灵活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唐志超 《当代世界》2021,(11):60-61
前不久,因西方10国驻土耳其大使集体施压要求土耳其当局释放政治犯奥斯曼·卡瓦拉(Osman Kavala),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宣布此10位外交官为"不受欢迎的人",并发出了驱逐威胁.此举引发土耳其与西方国家关系新一轮紧张.这场风波虽因双方各退一步暂告平息,但土耳其与西方离心离德、渐行渐远的趋势或难逆转.  相似文献   

12.
2011年中东地区陷入动荡以来,土耳其外交政策呈现两大持续性特征:与大国关系的异动和强势回归中东。与大国关系的异动主要表现为土耳其与美国关系的问题不断及土耳其与俄罗斯关系的回暖。相较于其他地区大国,土耳其回归中东显得颇为高调,也取得了某些成果。安全诉求和地缘政治抱负是土耳其外交政策调整的主要动力,土耳其能够为中东地区提供何种安全保障架构以及被地区国家的接纳程度,将决定土耳其外交政策调整的限度。与此同时,土耳其也是观察国际格局转变的极佳案例。从某种意义上讲,土耳其在地区领袖争夺中暂时处于领先位置,近期的"卡舒吉事件"进一步强化了土耳其的优势地位,但决定性因素是中东乱局最终将以何种方式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3.
1、中阿文明交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远影响。阿拉伯世界西起大西洋东至阿拉伯海,北起地中海南至非洲中部,面积约为1420万平方公里,连接亚、非两大洲,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阿拉伯地区曾经孕育了著名的古代文明,如古埃及文明、亚述文明、巴比伦文明、腓尼基文明等。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以前。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紧密相连。伊斯兰教早在中国的唐代就传人中国。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对中国穆斯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帆 《当代世界》2014,(10):61-64
<正>中东国家间争夺地区影响力的竞争由来已久。海湾战争后,中东地区形成两大相互竞争的集团:一个是由以色列、约旦、埃及和海湾君主国组成的所谓"温和阵营";另一个则是由伊朗、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激进组织以及中东各色"圣战"团体所代表的"抵抗阵营"。地缘政治竞争和逊尼—什叶教派冲突是推动两大集团在该地区争夺影响力的重要动力。"阿拉伯之春"前后,"温和阵营"内部出现分裂,卡塔尔和土耳其  相似文献   

15.
土耳其是"一带一路"海陆交汇地带的关键节点国家,区位优势明显,地缘辐射广泛,土方明确希望对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但中方企业参与土耳其港口开发起步较晚,投资项目十分有限。与邻国的区位重叠、港口配套基础设施滞后、较高的融资与经营性风险等是阻碍土耳其港口开发的重要因素。中国应从合作开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入手,逐步加大投资力度,以陆促海;与周边国家港口开发建设错位发展;重视经济与非经济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6.
陈统奎 《南风窗》2011,(21):44-46
中国跟阿拉伯国家在去年定下了"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利比亚问题上,不存在中国站队的问题。今春以来,阿拉伯多国政治动荡经久未歇,9月下旬宁夏回族自治区却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22个阿盟成  相似文献   

17.
媒体     
《南风窗》2007,(10):7-7
土耳其的选择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进行全球扩张的大背景下,50到100万的土耳其人在伊斯坦布尔街头游行捍卫世俗政体的行动显得分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8.
中东危与机     
饱受争议的伊拉克战争即将迎来它的10周年纪念日,惨绝人寰的叙利亚街头厮杀还在什叶派中阿拉维派、逊尼派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德鲁兹人等不同群体之间蔓延。昨天是利比亚内战的余烬点燃了马里的"篝火"和阿尔及利亚的"爆竹",明天可能就是叙利亚残杀的苦果由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和犹太人遍尝。这里就是中东,二战以来世界政治动荡、军事冲突连绵起伏的地带。"中东"不是精确  相似文献   

19.
2010年4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出席中国一土耳其工商企业家交流会,发表题为《用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造福两国人民》的演讲。  相似文献   

20.
土耳其加入欧盟的滞障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盟每次扩大都会增加自身的差异性 ,欧盟希望建设一个超越民族和宗教的多元社会。加入欧盟是土耳其长期的和主要的对外战略目标 ,接纳土耳其入盟也符合欧盟的长远战略利益。但是欧盟认为 ,土耳其目前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距离欧盟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土耳其入盟的时机并不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