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进权利话语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保松 《南风窗》2012,(8):94-96
活在一个权利受到充分保障的社会,是否能让我们活得更安全更自由更有尊严?如果答案为肯定,同时我们视活得安全自由有尊严,乃构成活得幸福不可或缺的条件,我们就有充分理由去支持这些权利。  相似文献   

2.
吴久久 《法制博览》2011,(10):17-17
北京:你好。 在这个春天里,你让我们吃惊。 自由、平等的迁徙和居住虽然还是一个遥远的愿景,但是我们相信,这个浪潮会无可阻挡。只是在北京,它撞上了礁石。  相似文献   

3.
贫穷之恶     
周保松 《南风窗》2012,(25):82-83
自由主义的正义理念,是视人为独立理性自主的自由人,并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公平社会合作,以求每个公民都有机会发展和实现人的自由,从而过上自主而有尊严的生活。笔者最近发表的几篇反思市场自由主义的文章,引起颇多争论。我的观点很简单:我们的社会,穷人较富人少许多自由。穷人不仅缺乏物质,同时缺乏自由。这意味着在一个贫富差距愈来愈严重的社会,人们享有的自由其实并不一样。这个结论引起许多人的担忧,质疑我是否以平等自由之名,主张财富均分。这不是我的主张。迄今为止,我一直强调的,是如果我的分析成立,  相似文献   

4.
周保松 《南风窗》2012,(1):98-99
只有社会的道德论述日益丰厚,我们才能累积政治社群的伦理资源,增强公民的价值意识,拓阔彼此的政治想象,社会转型也才有可能朝着合理方向发展。让我们从最常识的地方谈起。我们一出生,就活在制度之中。这些制度,由国家制定,并要求我们每个人无条件服从。制度,一方面限制了我们的自由,另一方面却也建立了秩序,使我们好好活在一起。一个国家的基本制度,具有  相似文献   

5.
“让优质钙进入市场,让劣质钙退出,在钙制品市场有3~5家公司就足够了,钙企业太多是生产性的浪费,我们将与优秀的供应商一起教育、维护和共享中国未来的钙市场。”深圳安科捷的总裁刘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说道,他的另一个头衔是美国宝洁CCM 钙大中国区营运总裁。  相似文献   

6.
周保松 《南风窗》2012,(23):86-88
市场自由主义派真正在意的,其实是私有产权,而不是平等自由,而前者不仅不会导致后者,反会在制度上合理化和强化自由的不平等分配。  相似文献   

7.
如果我们想让2008年奥运会成为奥运史上最伟大的奥运会,那就一定要殚精竭虑,为全人类留下丰硕的制度创新的成果,让全世界看到市场经济中国的崛起,信服中国人不仅善于制造产品,也善于市场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  相似文献   

9.
胡嘉明的文章聚焦奥运礼仪和国庆阅兵中的美少女形象,探讨了它与国家权力、文化产业以及资本市场的关联,让我们有机会从性别视角出发透视国家仪式  相似文献   

10.
我们身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迈向市场经济的时代。时代在前进,市场在变化,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有充分的准备,随时迎接新浪潮的冲击,随时适应新观念的转变,随时应付新挑战的考验。昨是今非,前无古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一个清晨里,我们都将迎接一个崭新的太阳。于是,便有了我们这个新栏目:市场聚焦。我们将经济领域里新的机制、市场风云中新的焦点、社会生活中新的事物,一一在此向你介绍披露,尽可能予以多角度的透视。如果您想知道什么,如果您有什么新想法,欢迎您为我们点题。让我们共同去了解我们所共同生存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2011年的《刑法修正案八》使宽严相济政策再一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宽严相济对缓刑制度、假释制度、社区矫正的修改都有所涉及。而以拘役为代表的短期自由刑在国际社会废除短期自由刑的浪潮之中,依然没有很大的改变。短期自由刑是我国刑罚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弊存废之争处于自由刑改革的风口浪尖。在经过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争论之后,学界的共识是短期自由刑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同时短期自由刑也存在很多的弊端。因此,我们应当在充分研究短期自由刑利弊的基础之上,发现其不足及缺陷,从而找到短期自由刑的完善措施,使短期自由刑更好地发挥其作为刑罚手段的功效。随着和国际社会交流的深入以及我们对国外法律知识认识的加深,学者们更清晰直观的看到中国短期自由刑的弊端,依此提出更加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李北方 《南风窗》2012,(11):12-12
在大规模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市场的描述已经沦为意识形态化的建构,那些不考虑现实的约束而空谈市场对自由的保障的论调,彻头彻尾就是在为资本和权贵辩护。  相似文献   

13.
王佳玲 《法制博览》2015,(6):290+289
自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种让人为之神往、为之期待的境界。而政治自由更是关乎每一个公民同国家的关系,它涉及到平等、权利及权力。马克思理论中包含有大量的政治自由思想,马克思对其有着丰富详实的诠释,他终其一生,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之政治自由目标而奋斗不懈。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有别于其他流派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他主张针对弱者的自由,从本质上散发着大众化、平民化的特征。同时,马克思尤为强调个体的自由在现实社会中的实现,他的政治自由思想包括作为权利的政治自由之内容和作为结果的政治自由之实现。马克思认为政治自由是可求的,是实质的,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形而上的政治自由。其理论拥有的实践特征是同其他政治自由思想最本质区别。马克思惯以于批判中创新和创建,他在批判卢梭、康德、洛克、黑格尔等人的政治自由思想的基础上,创建了其迥然不同的政治自由思想。其思想本体看似不如康德等人的哲学思想系统性、体系性强,但纵观其著作,不难发现马克思政治自由思想在其著作中是一以贯之的。马克思的政治自由重视人本身,把政治自由的实现定位在从生产力的变革到生产关系变革的基础上,用其他自由的实现来推动政治自由,又用政治自由来保障其他自由。马克思政治自由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这也正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最终归宿,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因其呈现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特征,内容具有现实性、广泛性的特征,对于指导我国当代政治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因此,值得我们不断的深入发展和挖掘。  相似文献   

14.
於兴中 《南风窗》2013,(16):94-94
所谓寻求精神的家园,也就在于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存在的自由,心理上的自由,精神上的自由,合起来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说的自由。自由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如果从反面来讨论这个问题,可能稍微容易一些,就是说什么是不自由。当你想要做一件事的时候,你发现,有很多束缚和障碍,因此你无法做你想要做的事情。你想唱,但是别人要睡觉;  相似文献   

15.
周保松 《南风窗》2012,(16):92-94
市场自由主义有必要意识到,市场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公正和美好社会的手段。自由主义如果继续不理代价地将自己和市场捆绑,并以自由之名反对任何社会分配,结果不但不能回应人民的要求,更会令自己失去批判性、进步性。每年上政治哲学课,讨论到社会正义问题时,我总爱问学生,你们认为一个人多些钱,是不是就多些自由?很多同学会举手,眼里还有不解,好像说,老师,这还用问啊?有钱,我就  相似文献   

16.
周保松 《南风窗》2013,(6):86-87
政治正当性的建立,是立足于当下的我们─自由平等的公民─在公共领域自由运用我们的理性和道德能力,通过持续不断的商谈对话论证,最后达致的反思性认可。1690年,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一本书,叫《政府二论》,而第二论的副题是"论公民政府的真正起源、权限与目的"。在这本书中,洛克做了一些重要宣称。他说,人生而自由平等独立,并拥有一些自然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健康和财产权。  相似文献   

17.
田磊 《南风窗》2013,(26):68-69
2013年度"调研中国"校园分享会上,四川大学的孩子们做了一个相当精彩的短片,将他们在藏区一个多民族村庄进行田野调查的片段串联起来,背景音乐用的是近年来温吞水般流行着的独立摇滚乐队痛仰的《改变你的生活》。学术气质与潮流音乐、不羁的姿态与缜密的思考,一股自由混搭的气息扑面而来,让我突然对我们资助了  相似文献   

18.
周保松 《南风窗》2012,(3):89-91
选择自己想走的路,活出自己的人生,是现代人最深的渴求。要满足这种渴求,我们就必须有权为自己做决定。自由是现代政治的核心价值。而自由的政治,则要求国家视保障公民平等的基本自由为首要责任。在这样的国度,每个人都可以免于恐惧免于压迫,自由地思想自由地信仰,自由参与公共生活,自由选择和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是启蒙运动以来,最重要的对理想政治的想象。  相似文献   

19.
人类自由的"类"理解--略论马克思的自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源于人的生命,只有在人的生命、人的本性、本质力量和人的生活世界、生活关系的矛盾中才能揭示其具有的真义。马克思从人的生命的意义上揭示了人类自由的真义,这一真义即对人类自由的“类”理解。人的生命的类本性中蕴含着自由的根据,人类自由的内涵只能在人的类关系中得到理解,而人类自由的实现在于人的类本性的实现。马克思的自由观为我们真正理解自由与人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常常,时间会告诉人的耳朵,警示记忆,有 些音乐不再让你心潮澎湃,为之动情哭泣,这意 味着绵绵不绝于耳的挑拨人情绪的年龄已过去, 一如激荡的青春其结果总被理性所吸纳。但另 一种音乐却留在人的思想里,成为辨别事物甚 至是内心世界的坐标。前一种音乐是直觉的产 物,在情绪的支配下得到莫名的满足。它更易于 叛逆,支持着青春式听觉的暴动。而在听觉的旷 野里更容易让我们记住自己屈辱而自由的身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