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催人奋进,是指引全党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献。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积极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乃至今后长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习总书记讲话,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总书记提出的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要求。在我们党90年的发展历  相似文献   

2.
随着温家宝总理、胡锦涛主席先后访问日本,靖国神社问题看起来似乎不再是中日关系中的关键问题了,也有民调显示,中日民众间的相互印象有所好转。但中日关系真的进入了平稳成熟期了吗?中日之间的心结都打开了吗?日本真的能够坦率地主张自身的长处,也能诚恳地承认自身的短处吗?中国呢?所以,与其空虚地骂日本,不如多花点时间了解日本吧。  相似文献   

3.
仲利民 《法制博览》2008,(18):13-13
我的一位同事与一个教育考察团一起去瑞典访问,当他们到达这个美丽的国家时,那里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尊重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中印战略合作:双方共赢,世界受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1月13日-15日,印度总理辛格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他就任总理以来第一次访问中国,亦是印度总理时隔5年后的首度访华.正如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15日与其会见时所言:"这次访问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内容充实,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21世纪要建立什么样的国际秩序,事关世界的走向和人类的命运,是当代国际政治最关键的问题,为人们最关注,也最有分歧.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年7月访问俄罗斯时同普京总统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鲜明地、系统地表达了双方的共同立场.  相似文献   

6.
李广义 《法制博览》2010,(13):79-79
针对6期的策划——《〈红都女皇〉事件的来龙去脉》,我却听到了种种不同的声音,最离奇的要算叶永烈的说法了,叶永烈在他的号称为国内外第一本江青全传——《江青传》中说:“一九七二年七月十九日,一架波音客机降落在北京机场,一群在当时中国罕见的穿高跟鞋的女郎,走下舷梯。这是访问中国的第一个美国妇女代表团。内中有一位三十四岁的女士,  相似文献   

7.
钟一鹏 《当代世界》2009,(11):48-50
金秋十月,是北京最美丽的季节。应中国共产党邀请,联合尼共(毛)主席普拉昌达率代表团于10月11-19日访华。这是他首次以联合尼共(毛)主席身份访华。访问期间,普拉昌达会见了中国多位领导人,并访问多个城市亲身感受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进一步推动了中尼友好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05,(22)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0月28日开始先后对朝鲜和越南进行访问,以加强与这两个邻国之间的关系,此次是他作为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对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正式访问。在历史上,中国与朝鲜、越南曾经是“同志加兄弟”的关系,在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今天,如何来重新认识中国与这两国的关系,以适应变化了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18日至2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美国总统布什的邀请,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件大事.从西部的西雅图,到首都华盛顿,再到东部耶鲁大学所在地纽黑文,在为期4天的访问中,胡锦涛主席不仅与布什总统举行了实质性的、坦率的会谈,而且还接触了美国国会议员、州市官员、工商、学术、工人、学生等各界人士,访问著名企业和大学.在中美双方共同努力下,访问取得了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0.
尹鸿伟 《南风窗》2011,(3):22-23
重视中国网络活跃分子,重视中国民间意见一直是美国驻华使领馆的一个工作特点。随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访问日期的临近,一直戒备森严的美国驻华各使领馆齐齐向部分中国民间人士表示了友谊。2011年1月14日下午,一场名为"胡锦涛主席访美前夕美国使馆与中国博主座谈会"的活动以视频连接的形式,同时在北京、上海、沈阳、广州和成都举行。  相似文献   

11.
细心人可能会知道,在诸多涉及饮食文化的文章中,最常被提到的名字是中国和法国两大菜系。我第一次品尝法国菜是在法航班机上,热情美丽的航空小姐送来了六七道冷热菜,也送来了法国饮食习惯与中国大相径庭的印象。对宴请的感触,却是在里昂市政府为我们广州市新闻代表团举行的“洗尘”宴会上。作为对1988年里昂市新闻代表团访问广州市的回访,我们于1989年1月来到法国,这片“彩色的国土”的富饶和现代化,很快就给代表团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里昂市现代化的纺织、汽车制造、石油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7月下旬,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第四次非洲之行创造了多项纪录:他成为美国有史以来访问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多的在任总统(第一次是2009年访问加纳、第二次是2013年访问塞内加尔、南非和坦桑尼亚、第三次是2013年赴南非参加前总统曼德拉的葬礼),第一个访问肯尼亚的美国总统,第一位访问埃塞的总统和第一位到访非盟总部并发表演讲的总统。这充分说明,非洲在奥巴马政府外交战略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上升。与此同时,新世纪以来的美国对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开局,当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并积极评价中国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先后对亚、非、欧、美几大洲的访问,给世界送去中国开局外交暖风的同时,中共政党外交也别开生面,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相似文献   

14.
高层声音     
《南风窗》2010,(11):10-10
<正>胡锦涛:中朝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要加强协调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5月3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胡锦涛同金  相似文献   

15.
本刊改版,新辟了“名人专访”栏目。第一个访谁?记者首先想到了目前分管上海市少年法庭工作的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乔宪志同志,电话那头,传来乔院长随和而亲切的声音,他不但马上愉快地答应了,而且说:“你们约时间吧!”,使人顿感拉近了与“大法官”之间的距离。酷暑炎炎,跨进乔院长的办公室,曾在电话中感受过的“亲切感”迎面而来,他给人的印象是魁伟而朴实。专访就此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  相似文献   

16.
印度散记     
前不久有机会随团去孟买和德里访问,亲身感受了一下印度,在那里的经历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正"小辛"是五道口工人俱乐部电影院职工给辛增彬的爱称,用爱称称呼他,足以说明电影院职工对于他工作、人品的肯定,再加上大伙喜欢他。已经为电影院工作十年的小辛,把电影院看成了自己的家,这个"家"里的大事小情,他都爱管,没事找事地忙个不停。尽职尽责是小辛,勤勤恳恳是小辛,热情随和是小辛,领导和同事们就信任和喜欢他了。生活中,老婆不在身边陪伴的小辛,  相似文献   

18.
上月底,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澳大利亚,在行程安排上,有一个细节被国内媒体忽略,他专门去了当地的艾滋病防治研究所,和那里的科研人员交流有关信息,并提出加强两国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合作。 这本不是此次短暂但意义重大的访问中可以忽略的细节。至少,和国家主席在澳大利亚联邦众议院发表演讲,阐述中国的对澳政策相比,它的重要性是同等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是中日实现邦交关系正常化35周年,为此,两国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其中首推温家宝访问日本的"融冰之旅"。日方最近也派出千人规模的青年访华团,并与中国青年举行大型联欢晚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这次中日青年世代友好联谊晚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重申了中国对发展中日关系的基本立场。他说,中日两国同为亚洲和世界的重要国家,发展长期稳定的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是人心所向,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中  相似文献   

20.
朱焱 《南风窗》2007,(22):54-57
埃德温的中国印象是在一张没有成见的白纸上勾画的,但是并非所有像他一样的西方人都感受到中国的变化,也并非所有人都渴望了解变化中的中国。一些外国人认为,生活在中国如同乘坐高速火车,列车前进方向明确,乘客却不知道下一个拐弯的地方。新西兰人埃德温·马厄(Edwin Maher)就是这样一位乘客。他在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工作了20年,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