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人民日报报道,“你觉得自己属于弱势群体吗?”记者问。“是的,我属于。”农民工这样回答,大学生、小商贩这样回答,甚至月收入上万元的“白领”、“金领”们也这样回答。“大学教授也是弱势群体”,“医生是绝对的弱势群体”……在各种论坛里,有关弱势群体的帖子常常应者云集。  相似文献   

2.
目前一些地方的医院有一种怪现象,医院里本来有这种药,医院的医生却要去外面的药店买药。这是为什么?医生们说:“没办法,医院的药价太高。”同一种药,外面店子的价格只有医院药价的7080%,有的甚至只有2030%。医生尚且消费不起,老百姓又该如何?医院里的药价为什么居高不下?通过分析一些医院工作人员受贿案,笔者发现其中的“猫腻”:一是各种回扣依然存在。回扣有明扣和暗扣两种。所谓明扣,即药材公司从药厂进药后以批发价卖给医院,医院只以扣率价格付钱给药材公司,扣率以外的利润归医院。如某药材公司以单价60元从…  相似文献   

3.
去医院看病,患者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医生听了病情陈述后,不问青红皂白,动不动就让病人去拍片,检验,看了有关检验报告,医生就开处方让病人抓药,至于什么病,为什么要花大量费用去检查,吃药,医生一概不讲。当病人看到病历、处方后,医生写的字迹犹如天书,无法识别,询问病历,处方上的内容时,医生很不耐烦地说是专业术语,病人毋需知道。以往碰到这种现象,许多病人忍气吞声,谁叫自己不是学医的呢?而南京市一位市民率先打破这种“我为鱼肉,人为刀俎”局面,将书写“天书”病历的医生告上了法庭,要求履行医生责职,重新书写病历,赔偿乱检查的相关费用。他的要求法院会支持吗?  相似文献   

4.
《检察风云》2010,(24):69-69
你知道“立体壁画画家”吗?他们也称“街头3D艺术家”。这些艺术家们在地面、墙壁等平面上作画,让画面内容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5.
书名: A Critique of Adjudication{fin de sié cle} 作者: Duncan Kennedy 出版: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编译者:郑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学博士。 书评 意识形态怎么啦?对该问题有助益的回答,必须从“就看你的意识形态意味着什么”这样一个起码的问题开始。我们如果局限于哲学家们赋予这一概念的意思,就会发现他们似乎在两种很不相同的方式上使用它。描绘这些不同的意义是一桩疑难且耗时的事情,因而就出现了“何必自找麻烦?”的问题。意识形态究竟与法律和裁决有什么关系呢?许多人(其中…  相似文献   

6.
毛亚楠 《政府法制》2014,(36):34-35
尊严死的倡导者们认为,他们还是有“好消息”的:即我国法律虽然没有立法支持,但也没有法律来对其明文禁止。 依靠医疗体系抢救,还是选择尊严死,病人死亡的方式由谁来决定?家属、医生,还是其他组织?因为个人情感、政治和经济利益的纠葛,实践中往往拿不出令各方满意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弃考之殇     
杨速炎 《政府法制》2009,(13):16-17
2009年4月初,重庆市招生办人士透露了这样一个消息:今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单重庆一个地区竟然就有上万名考生放弃了高考的权利,那么放眼全国,又会有多少类似的弃考考生?在这其中,又是什么原因令这些高中毕业生们在“鱼跃龙门”的最后一刻放弃了机会?  相似文献   

8.
河南生猪“瘦肉精”案件被曝光以来,“瘦肉精”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瘦肉精”到底是什么东西?苊害几何?添加“瘦肉精”是行业“潜规则”还是个案?猪肉还能不能吃了?国家首席兽医官于康震就这些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9.
《法律与生活》1996年第2期登载了毛磊的《贞操观批判》一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某日,J和男友P高高兴兴地来到某市指定医院进行婚前体检。一位年轻的女医生看到J的腹部有花纹,随口就问:“你以前引过产吗?”“没有啊。”“那你怎么会有妊娠纹?”“你不要搞错。我原先比较胖,现在瘦下来了。会不会因此出现这种情况?”J有些着急。年轻医生又请来一位年龄稍长的医生再作检查,那医生也说:“好象是妊娠纹。”谁知,医生的话却象一记重锤敲击在站立一旁的P的心头上,一团疑云顿时笼罩在他心头。他先是推迟婚期,继而又拒婚。J欲…  相似文献   

10.
统方之患     
郭继萍 《法治纵横》2011,(10):20-21
“统方”是医院里的一种专业术语,其实就是一个医院对医生处方用药量信息的一个统计。哪些医生哪种药用得比较集中?哪种药比较受医生的青睐?  相似文献   

11.
冤家变朋友     
严格来说,村官不是“官”,都是老百姓自己推选出来的知心人;反过来说,村官也是“官”,直接负责全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如果处理不好与群众的关系,这些知心人就有可能变成老百姓的冤家。成了冤家,怎么办?河北省饶阳县纪委的做法值得借鉴。事由2000年12月中旬某天,河北省饶阳县五公镇沃地村委会的干部们正在忙着年度农业税费征收工作。突然,该村16名群众闯进村委会,责问村支书赵明节和村主任赵怀:“十几年村里收入的80多万元资金哪里去了,干部贪污了多少?”村支书赵明节一听这话便拍案而起:“你们怀疑我们贪污,就去告…  相似文献   

12.
海纳 《政府法制》2013,(29):37-37
近日去圆明园遗址,听导游介绍,这里的“谐奇趣”,就是当年乾隆皇帝的“西餐厅”。我惊问:“清朝的皇帝,也吃西餐?”导游解释,那时的西餐,只是牛奶和面包。乾隆皇帝听说西方人经常吃这些东西,便要尝一尝,一吃,感觉不错。但他又想,吃西方人的餐,就得在西方的房子里。于是下令建了这样一所西洋建筑。每当想吃西餐的时候,乾隆就和妃子们来到这里,一边听西方的音乐,一边品尝牛奶和面包。  相似文献   

13.
“诉讼经纪人”管窥王小舟,冯平心近年来,在刑理诉讼活动中悄悄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诉讼参与人”,群众管他们叫“诉讼经纪人”。何谓“诉讼经纪人”?“诉讼经纪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诉讼经纪人”有何危害?对“诉讼经纪人”活动有何对策?笔者试就这些问题谈点粗浅...  相似文献   

14.
巴州大厦“住改商”引出了诸多问题,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当年“住改商”时。社区出具的“业主同意经营证明”。并没有经过出租人相邻权业主的同意。而商铺的消防、环保是否经过了审核?出租人和经营者是否与消防部门签过消防责任合同?这些。都给大厦业主们留下了一个个疑问。  相似文献   

15.
张西流 《检察风云》2014,(23):34-34
“双十一”预售疯狂,问题也出现了--到底“双十一”预售商品是否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购买这些商品是否就意味着被“套牢”?记者与一些卖家沟通后发现,卖家通常不会同意退货,但部分卖家在换货问题上尚有商量余地。对此,天猫回应称,预售模式“以销定产”,有别于传统的库存销售模式。  相似文献   

16.
群众的期盼     
《江淮法治》2009,(5):16-17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期间,本刊接到全国各地众多读者的来电来信,他们就自己关心的事儿一吐心声,有的希望他们的这些“心里话”能被人大代表们带进人民大会党,以推动一些问题得到解决。本刊所辑纳的来电来信,有反映自己遇到困难的,有表达某一方面愿望的,也有对某个问题发表个人见解的……这些,其实不正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今后生活的期盼吗?  相似文献   

17.
从“小学生水平”到对法条倒背如流,从被网友炮轰到拿到立案通知,两会明星们在参政、议政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宪政专家又是如何指导明星们拿出“靠谱”议案?  相似文献   

18.
刘力量 《中国监察》2010,(20):62-62
终于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我随手拿起办公桌上的一张报纸,一个小故事映入了我的眼帘。有一次,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问他的一个学生:“你今天上午准备做什么?”“做实验。”“下午呢?”“做实验。”“晚上做什么呢?”学生的回答依然是“做实验”。对这个勤奋的学生的回答,  相似文献   

19.
“芙蓉姐姐”、“奥巴马女郎”、“兽兽门”、“阎凤娇裸照门”、“凤姐”、“犀利哥”、“贾君鹏”、“小月月”、“楚小妹”……这些原本籍籍无名的人物都在一夜之间爆红网络,这是否真的就是网民们自发“围观”与热捧导致的呢?有关机构经调查发现,类似的网络热点事件背后实际上都有着“网络炒家”精心策划和推动的痕迹,  相似文献   

20.
谈到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一般人都认为,法律属于社会制度范畴,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都是调整人类行为的规范,两者相辅相成。按照中国古代的说法。就叫做“德主刑辅”、“出;乙则入于刑”。这些认识当然不错,但是二者的关系就仅仅如此吗?难道没有道德的法律和法律白道德?也就是说,二者之间有没有更紧密的联系,以至于一者成为另一者的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