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3年以来,蓟县人民检察院接批准逮捕聚众斗殴案件犯罪嫌疑人163人、提起公诉211人,分别占三年来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诉案件总人数的8.7%和9.5%。聚众斗殴案件这种频发趋势.已成为社会新的不稳定困素。为此,进一步研究聚众斗殴案件的发案规律.努力提高案件质量,准确打击此类犯罪.从而有效防范聚众斗殴案件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论检察机关的起诉裁量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起诉裁量权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时对某些依照法律规定既可以提起公诉又可以不提起公诉的案件的灵活处分权。即对某些犯罪嫌疑人是否提起公诉,允许检察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拘泥于法律的一般规定,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本着公平、正义的理念,或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3.
巩志刚  武彪 《政府法制》2012,(27):49-49
7月10日,山西省襄垣县人民检察院反贪局通过网络线索破获的一起涉农惠民贪污案件。犯罪嫌疑人王某等4人因涉嫌贪污农业专项补贴款73000余元被移送公诉机关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诉法第14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做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由此可见,提起公诉的证明标准是“证据确实、充分”。在此,笔者对这一证明标准谈点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张序 《天津检察》2009,(4):27-27
《刑事诉讼法》第13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听取被害人的意见是审查起诉工作的一项内容,不能忽略。然而,听取被害人意见的司法实践却不尽人意,甚至有的承办人不进行这项程序就提起公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办案人员的观念问题以及缺乏相应的问责制度。在传统观念上,办案人与犯罪嫌疑人会见是必不可少的,而与被害人会见则不是必须的。观念上的成因,必然有其根源。办案人之所以对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规定执行到位,是因为害怕办错案、办假案。会见犯罪嫌疑人能够复核案件事实,  相似文献   

6.
关于取保候审的几个问题唐伯荣一、对同一对象不应重复取保候审公安机关在侦查期间对某犯罪嫌疑人取保,移送审查起诉后,如果仍然需要对该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人民检察院还要不要重新办理手续?提起公诉后,人民法院是不是还要再次办理手续?与此相联系,公检法三机关能...  相似文献   

7.
2019年12月25日,合肥市蜀山区检察院以诈骗罪对焦某、王某、孟某、蒋某等4人提起公诉。2019年4月21日,合肥一工地老板陈某向警方报案,称其工地丁人诈伤,索要3万元赔偿款。当日,警方立案侦查,不久,焦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归案。  相似文献   

8.
我原是苏州市某国家机关的一名公务员,1996年6月因涉嫌受贿被刑事拘留,随后被逮捕,后公诉机关以涉嫌挪用公款、贪污(当时的法律规定挪用公款在案发后未归还的按贪污论处)对本人提起公诉。请问:(一)侦查机关先捕后侦的做法是否违法?(二)犯罪嫌疑人在侦查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所作出的供述是否可认定为自首?  相似文献   

9.
“农民摇身一变成总经理”,这样的事不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只要通过简单的方式,轻而易举就能捏造出公司总经理、技术主管、财务经理等名号,随后以公司代表考察的名义获得商务签证去往国外,却不料想一到国外便长期滞留,成了非法打工的黑户。这原本看似天衣无缝的偷渡方式,却仍然逃不过法律的大网。2011年12月至2012年9月,犯罪嫌疑人周建民、余强、张红霞共组织四次计13人偷越国境,获利数百万。日前,嘉定检察院对此案依法提起公诉。那么在较为严格的签证制度下,犯罪嫌疑人是如何将13人“偷运”出去?又是如何获利的呢?  相似文献   

10.
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中,抓获经过是不可或缺的一项证据。之所以不可或缺,是因为抓获经过关系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主动归案还是被动归案,是否具有自首的情节。而根据刑法总则规定,自首是可以从轻获者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对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对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相似文献   

11.
赵炜 《天津检察》2007,(6):30-31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条的规定,在审判阶段申请回避权的主体为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及被告人,显然提起公诉的检察人员并不包括在申请回避主体的范围之内。这就意味着代表检察机关出庭支持公诉的公诉人,  相似文献   

12.
案件     
《检察纵横》2012,(5):48-49
被人偷了不报案。转偷他人实不该“我的钱被人偷了,身上没钱,不偷别人的咋办?”当犯罪嫌疑人李艳解释她的行窃动机时,竞道出如此荒谬的糊涂逻辑。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检察院以犯盗窃罪将被告人李艳依法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最近,我院在审理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一些共同犯罪案件时,将其中证据不足或者犯罪情节轻微的部分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没有做任何结论),而只对另一部分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请问,我院的做法是否正确?安徽省霍邱县人民检察院李理李理同志:根据刑诉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司法机关在办理案件时,可以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不同的强制措施。共同犯罪案件的案情一般比较复杂,涉及多人,各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被采取的强制措施也会不同。但是不论采取何种强制措施,司法机关均应在法定时限内对全案进行审理,一并作出处理决定0一…  相似文献   

14.
论检察机关的起诉裁量权的扩大及其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起诉裁量权的概念及其存在的必要性 所谓起诉裁量权是指对某些犯罪嫌疑人是否提起公诉,检察官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本着公平、正义的理念,有权自由裁量提起公诉还是不提起公诉。纵观诉讼发展史,检察机关的起诉裁量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人类社会最初普遍实行起诉法定主义,  相似文献   

15.
各地传真     
兴华矿瞒报事故到头来鸡飞蛋打曾被本刊曝光的河南省荥阳市“9·12”兴华煤矿隐瞒重大责任事故一案,近日画上了圆满句号:最后两名漏犯齐留喜、高俊峰,被河南省荥阳市人民检察院以帮助毁灭证据罪提起公诉。至此,与该事故有关的12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提起公诉,其中8人被判处有期徒  相似文献   

16.
马清泉 《内蒙古检察》2004,(4):35-35,25
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是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七类证据之一,是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主要证据,也是法院据以定罪量刑的依据。侦查机关也非常重视对犯罪嫌疑人口供的取得,在移送审查的案件当中,绝大多数都是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详细证据材料(也有犯罪嫌疑人不供诉的情况),这里只探讨犯罪嫌疑人供诉的情况。目前,在检察机关公诉部门的办案程序中有一个环节,即讯问犯罪嫌疑人,让其供述犯罪经过,然后予以全部记录,  相似文献   

17.
犯罪嫌疑人照相是刑事照相的重要分支,犯罪嫌疑人照相主要用于在押犯登记,反映犯罪嫌疑人的相貌、体态特征,通缉在逃犯,查对前科,识别和认定犯罪嫌疑人等等。因此犯罪嫌疑人照相质量的好坏对于刑事案件侦察和刑事案件诉讼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关于犯罪嫌疑人照相犯罪嫌疑人照相因为其特殊的作用和目的,因而它不同于摄影界常用的“人相摄影”一词。它从属于人相摄影,但与人相摄影又有所区别:第一,拍摄对象不同。人相摄影广泛的适用于广大公民。而犯罪嫌疑人照相则仅局限于犯罪嫌疑人这个特殊群体;第二,拍摄用途不同;第三,表…  相似文献   

18.
〔案例〕袁某某介绍四名陪舞女卖淫一案告破后,某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其劳动教养二年。当地检察机关得知此情,遂依法行使立案监督职权,通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立案,提请并获批准逮捕。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犯罪嫌疑人袁...  相似文献   

19.
2008年2月,经广西容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容县人民法院对犯罪嫌疑人李富(化名)以强奸罪处以六年有期徒刑。此案在当地引起了关注,因为此案中犯罪嫌疑人李富今年已经70岁并且是个孤寡老人,而他诱奸的小红(化名)却只有五岁,是个留守儿童。七旬孤寡老人两次诱奸五龄留守儿童,虽然此案最终以李富领刑六年划上句号,但其中引发的问题足以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20.
张磊 《天津检察》2007,(3):35-36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13条规定:“对轻微犯罪中的初犯、偶犯依法从宽处理。对于初次实施轻微犯罪、主观恶性小的犯罪嫌疑人,特别是对因生活无着偶然发生的盗窃等轻微犯罪,犯罪嫌疑人人身危险性不大的,一般可以不予逮捕;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依法不起诉。确需提起公诉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理的意见。”对其中规定的“因生活无着偶然发生的盗窃”如何理解,笔者有一些思考在此与大家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