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心提示:当前职务犯罪的手段越来越隐蔽,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能力越来越增强,往往在实施犯罪后转移赃款赃物,订立攻守同盟,构筑牢固心理防线。面对这种情况,运用传统的"由供到证"的办案模式往往难以突破案件,只有转换思路,通过查获赃款赃物等手段获取犯罪证据,才能"由证到供",最终突破案件。  相似文献   

2.
反贪侦查谋略是指反贪部门及侦查人员在职务案件侦查过程中,为了发现、揭露、证实犯罪,查获犯罪嫌疑人,而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综合运用各种措施,结合一定的侦查经验而制定的对整个侦查活动起指导性作用的计谋和策略。在侦查工作过程中,谋略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居于首要的地位,谋略贯穿于侦查活动的始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更趋智能化、隐蔽化、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侦查人员要顺利侦破案件,就必须能够恰当而巧妙地运用侦查谋略。  相似文献   

3.
贿赂案件侦查,是职务犯罪侦查中的难点,这已成为侦查员的共识。当前,在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中,贿赂案件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如武汉市检察机关近三年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中,贿赂案件所占比例达到了63%。如何破解贿赂案件侦查这道难题?侦查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侦查谋略是攻克贿赂案件的有效武器,与我们的侦查行为相生相伴。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推进着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另一方面阻碍着反腐力度的推进。但是,若侦查人员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能巧妙运用侦查谋略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职务犯罪侦查谋略运用的必要性、原则、技巧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呈现出更智能化、隐蔽化和复杂化的特点,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能力也更强。侦查人员想要快速突破案件,就需要恰当而巧妙地使用侦查谋略,以发现、揭露、证实犯罪,查获犯罪嫌疑人。一、职务犯罪侦查谋略的概念及必要性谋略是指在竞争对抗活动中,决策者判断形势,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贪污贿赂等犯罪的案发在职务犯罪中所占比例成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手段也随之进步,越来越向智能化、多样化、隐蔽化发展。用兵之道,以计为首,以谋取胜,灵活运用侦查谋略不仅在突破案件、深挖犯罪、扩大战果上能起到关键作用,甚至是维系案件查办成败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7.
施斌 《中国检察官》2013,(14):58-60
[核心提示]查办发生在看守所的职务犯罪是法律赋予监所检察部门的职责,目前查办看守所中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侦查人员要了解容易滋生职务犯罪的环节和犯罪的常见表现形态,在查办案件中强化侦查意识,善于运用侦查谋略,正确有效地使用法律赋予的措施,才能起到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8.
由于职务犯罪嫌疑人都具有较高的智商、较多的社会关系网等优势,相对于一般刑事犯罪侦破有一定难度,为更好地打击职务犯罪,维护公平正义,本文从职务犯罪嫌疑人从接受讯问到如实供述犯罪的心理历程中,研究其中的心理转化途径和心理冲突,并运用心理学知识为检察机关侦破职务犯罪案件提供相应的攻心谋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形势的变化,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手段和方法更为隐蔽和狡猾,犯罪嫌疑人的意志力、对抗性和反侦查能力也有所增强,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侦查破案和固定证据的难度。因此,侦查谋略的运用对反贪工作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从初查、立案、讯问和深挖犯罪四个方面对侦查谋略的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杨帆 《法制与社会》2012,(27):76-77
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新刑诉法的出台,使职务犯罪案件侦破面临新的挑战.新法在保障人权方面迈出了一大步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也使自侦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对抗侦查的能力增强.在自侦案件侦破主要依赖口供的今天,如何正视新刑诉法的影响,正确转变侦查模式,构建文明法治国家框架下的自侦案件办案模式,是反贪自侦部门,乃至整个检察机关,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核心提示]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使得职务犯罪侦查工作进入了细节决定成败的阶段,也使得问清问透案件的能力成为讯问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为此笔者从固定证据、开发证据、深挖案源等方面出发,认为应当问清问透案件八个方面细节,并提出了对应的讯问谋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反腐败工作的日益繁重,犯罪嫌疑人反侦查能力的不断提高,给反贪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充分运用谋略,使不法者早陷囹圄是广大干警的迫切希冀,而掌握计谋、运用谋略、不啻是一条捷径。 《三十六计》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它并不重在理论阐述,而是将古代军事理论精华化为克敌制胜的计  相似文献   

13.
一、职务犯罪侦查谋略的概念职务犯罪侦查谋略是指检察机关的侦查部门为揭露、证实贪污贿赂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等职务犯罪,查获犯罪嫌疑人,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中所采取的斗争计划、手段和方式,它是侦查人员根据具体案件对侦查措施、方法、时机的灵活选择,旨在使侦查对象难分真假、难辨虚实、陷于判断失误与行动失误的困境,使其暴露或供述犯罪的目的、手段、过程和证据,从而查清全案犯罪事实。其出发点是在遵循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以最优的方法、最少的人力物力、最短的时间准确及时地揭露和证实犯罪。二、职务犯罪侦查谋略与职务…  相似文献   

14.
范帅  张楠 《中国检察官》2010,(21):59-61
在反贪污贿赂犯罪的侦查实践中,贿赂犯罪案件因其缺乏直接证据的固有特性历来被认为是查办难度最大的职务犯罪案件。预审工作的成功与否,在贿赂犯罪案件的侦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孙子兵法》云:"用兵之道,以计为首,以谋取胜。"笔者结合近几年来的办案实践,就如何在预审中巧用谋略突破贿赂犯罪,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5.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所办理的案件,都是职务犯罪且大多为智能型犯罪,其犯罪主体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这就决定了侦查人员既要看到进行讯问的多种有利因素,又要充分估计到各种困难方面,对嫌疑人,在每个细节问题上都得严肃认真,必须掌握讯问策略,讲究斗争艺术,才能达到制服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职务犯罪,是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实施的与自身职务有关的犯罪行为的总称。犯罪心理的形成是犯罪主体与社会环境的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的主客观过程。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都经历了对社会环境的消极因素的内化、外化、强化三个阶段。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心理特征的形成亦不例外。当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需要”形成欲望和动机,在外界信息刺激和诱因的影响下,即转化为职务犯罪行为。只要我们加强研究社会环境和社会矛盾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心理的影响,就能更好地在侦查过程中突破其心理防线,矫正其犯罪心理,更好地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把社会危害性降低到最小限度。根据笔者有限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实践,仅以此文,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新形势下,职务犯罪分子自我保护意识和反侦查能力不断加强,犯罪形式日益翻新,犯罪手段更具智能化、科技化和隐蔽性,查办案件的难度加大。在侦查实践中,有些案件久侦不破,一旦用了谋略,即顷刻破案。由此可见,在反腐斗争中,侦查谋略决定着胜负成败的后果。  相似文献   

18.
职务犯罪传统侦查模式面临的重重困境,要求我们不断寻求职务犯罪侦查模式的转变。一、职务犯罪传统侦查模式面临的困境职务犯罪传统的侦查模式是由供到证的模式,即锁定犯罪嫌疑人后,通过讯问手段获取口供,然后再行调取证据;如果发现证据不存在或不足等情况,则再次获取口供,而后再来调取证据。此种传统的职务犯罪侦查模式存在如下弊端:  相似文献   

19.
《中国检察官》2009,(5):62-64
认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必须查证犯罪嫌疑人财产、支出及其来源情况。这些情况通常都相当复杂,加上制度缺陷使犯罪嫌疑人反侦查心理得以强化,行为得以便利,因而侦查人员往往对侦查谋略的运用注重有加,而对查证的全面性则时有疏忽。如此容易造成重复查证,降低效率,或者贻误时机,便宜犯罪嫌疑人,甚至影Ⅱ向案件认定。尤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三者的范畴和形式日益广泛多样,查证的全面性更显重要。文章着重就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辩护权放宽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第一,有罪供述的获取难度加大。犯罪嫌疑人不再是与世隔绝的孤立的面对反贪审讯人员,而是也可以面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者——律师,势必将增加嫌疑人对律师"救援"的心理依赖,增强其抗审的心理素质,反贪部门获取口供的难度将增大,达不到立案要求的供述和零口供的现象将增多。第二,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受到冲击。由于口供在侦查办案中对发现案件事实,揭露犯罪具有不可替代的直接性、便捷性和节约性,加之行受贿案件"一对一"情况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