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检察官三题     
王文昌 《检察纵横》2012,(10):56-56
山西平遥县城的古代县衙署门前有一幅对联:“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上联是说给当事人的,下联则是说给包括检察官在内的司法官员的。理性平和不仅是执法理念,同时还是检察官的应有司法形象。  相似文献   

2.
呼声短波     
●湖南省岳阳市纪委:农民对村务公开有“六盼”:一盼如实公开莫敷衍;二盼就简公开莫奢繁;三盼全程公开莫“裁剪;四盼及时公开莫滞后;五盼长期公开莫中断;六盼主动公开莫被动。●江西婺源县检察院王慈生:现在许多地方小车维修是一个“黑洞”,一些司机在维修费上做手脚,“以小做大”,虚开发票,虚报冒领维修费十分严重,应该好好治理一下。●河南省商城县纪委胡焕福:现在农村村务公开了,但有的地方农村干部“贪污”政策,一些农民不知道国家的有关规定,村务公开了也稿不清哪些收费是对的,所以要加强有关农村政策规定的宣传。呼…  相似文献   

3.
县长卖字     
葛洪兵 《政府法制》2014,(26):84-84
县政府班子年初换届选举,春节刚过,竞选就呈白热化状态,在位的要保乌纱帽,想争位子的忙着暗地拉选票。 主管文教的莫县长也陷入惶恐,上回换届选举,他还是一名乡镇党委书记。一眨眼,又要换届了,莫县长深知要保住乌纱帽,难!  相似文献   

4.
《新唐书》记载:唐朝德宗皇帝贪财好利,时常明目张胆地向官员索贿,要这要那。宰相陆贽时常告诫德宗:“伤风害理,莫大于私;暴物残民,莫大于贿;绝利去贿者,莫先于君主。”劝他一定要改正索贿的行为,然而,唐德宗不但不醒悟,反而颁发密旨,责备陆贽小题大做,清慎过分,明谕“细小物品  相似文献   

5.
李树山  李霁 《法医学杂志》1998,14(3):155-156
尸体是法医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尸体检验是法医鉴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尸体检验可以明确死因和致死方式,推断死亡时间和致伤物体,为刑事、民事诉讼和非正常死亡案件的审理提供医学证据。我国伟大的法医学家宋慈在《洗冤集录》序言中述:“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充分阐明了慎重全面检验的重要性。所以,尸体检验要求全面、仔细,稍有疏忽就可能酿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但目前有些尸体检验工作不仔细、不规范,致鉴定结论不能令人信服。造成当事人上访,要求复检和重新鉴定,给审理工作带来不少麻烦和非…  相似文献   

6.
自我保护篇     
自尊自律和自强,立志为国做栋梁。历经磨难不低头,千锤百炼可成钢。司法保护青少年,感化挽救应在先。失足跌倒莫自弃,悔过自新艳阳天。独自在家要小心,来客陌生别开门。放学回家要按时,外出最好结伴行。天上不会掉馅饼,花言巧语莫轻信。受到侵害快报警,坏人面孔要记清。坏人狡猾又凶残,临危不惧要勇敢。灵活机智讲谋略,喊人报警莫慌乱。人生旦夕有祸福,走路须防坠落物。倘若意外受伤害,依法索赔不含糊。学习游戏在校园,意外伤害惹麻烦。事后处理分责任,谁有过错谁承担。温馨家庭是港湾,离家出走如孤帆。风吹雨打无依靠,遇到坏人有危难。踏入…  相似文献   

7.
刘文基 《政府法制》2011,(30):38-38
在今天,不孝敬父母主要是道德问题,即使情节严重,也只能构成虐待罪或遗弃罪,最多判处有期徒刑,并不至于搭上性命。而在古代社会,正如《孝经》所说,“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不孝是十恶不赦的重罪。涉嫌犯罪时,孝与不孝。定罪量刑时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8.
关于莫愁,我曾有一篇题为《莫愁试考》的拙文(下简称“拙文”)。莫愁在古代曾是很有影响的文学故事人物,可是现在,却被弄得形象混乱,面目不清。“拙文”的主要结论是:我国古代只有“乐府两莫愁”,一个是随南朝刘宋时代作品《莫愁乐》出现的竟陵石城莫愁,一个是随南朝齐、梁时代作品《河中之水歌》出现的洛阳莫愁;今天影响很大的金  相似文献   

9.
“七出”     
何进 《江淮法治》2008,(4):39-39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汨痕红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这首词是著名诗人陆游所写的《钗头凤》,它描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缠绵悱恻,陆游与其表妹唐婉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娶过门后因陆母不喜唐婉,以死威逼,令陆游不得不以“七出”为由将唐婉休了,二人各自另行嫁娶。10年后,陆游偶游沈园,与陪丈夫同游沈园的唐婉不期而遇。陆游感慨万千、帐然若失,于是在沈园的粉壁上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钗头凤》,强烈地倾诉了心中苦闷和悔恨,以及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后人每念及这首词,无不为之惋惜、感慨。  相似文献   

10.
刘文基 《政府法制》2013,(28):45-45
在今天,不孝敬父母主要是道德问题,即使情节严重,也只能构成虐待罪或遗弃罪,最多判处有期徒刑,并不至于搭上性命。而在古代社会,正如《孝经》所说,“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不孝是十恶不赦的重罪。涉嫌犯罪时,孝与不孝,定罪量刑时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11.
某地一官员东窗事发,在狱中忏悔并写信给自己的亲戚朋友:“要吃一生的饭,莫吃一时饭。”这位“大人”莫吃“一时饭”的忏言对他来说虽然来得太晚,但对我们却很有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有趣的惩罚     
佚名 《政府法制》2014,(24):48-49
当你要惩罚别人时,运用一点智慧,效果就会不一样。  相似文献   

13.
身处基层要安心,岗位平凡亦热心。 加强学习持恒心,工作繁重须耐心。 遇到困难有信心,完成任务下决心。 问计于民应虚心,见贤思齐需诚心。 修身养性宜静心,突发事件莫乱心。 热点问题多关心,关键环节忌粗心。 依规办事不随心,克已奉公无私心。 淡泊名利能清心,扶贫济困施善心。 上下之间常谈心,团结共事戒疑心。 对党负责献忠心,服务百姓倾爱心。 围绕发展树雄心,因地制宜当细心。 苦干实干用全心,多创业绩得民心。 牢记上述公仆心,党群干群心连心。 乡镇干部修养“心”字歌@黎耀成  相似文献   

14.
张翔 《行政法制》2001,(1):26-26
“慎独”,语出《中庸》:“莫见于隐,莫显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其意是当独自一人而无别人监视时,也要表里一致,严守本份,不做坏事,不自欺。“慎独”作为古时哲人的一种修养方法,我认为,对当今党员干部于“隐”、“微”之处,“消未起之患,治未起之疾”,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伊  曾涛 《政府法制》2011,(24):26-26
要问全世界最有语言天赋的剧家是哪一个?答案非卢森堡莫属。每个卢森堡成年人都至少会说3种语言,大多数卢森堡人还会第四门、甚至第五门语言:首都卢森堡市更被誉为“人人都是语言学家的城市”。  相似文献   

16.
廉政观点     
《中国监察》2013,(17):47-47
孙政才:查摆问题要真正把自己摆进去 近日,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在重庆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四次专题学习会上指出,要严肃查摆问题。对照党的要求、先进典型、群众需求、基层和市场主体要求,认真查摆问题。要看到小问题背后折射出的大问题。要坚持开门搞活动听意见,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切不可只讲下级不讲自身,只讲别人不讲自己,只讲班子不讲个人,只讲工作不讲思想,只讲虚的不讲实的,只摆现象不深刻剖析。(摘自《重庆日报》)  相似文献   

17.
瘦猪 《政府法制》2012,(20):5-5
“读书贵能用书.若不能用书,书反蔽智”这是读书人的微博;“欲莫难于处妻子,理莫难于处父母。能处妻子可以使人。能处父母可以事人。”这是宅男的微博;“深言勿勺交浅者谈,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叮咛     
黄冬松 《江淮法治》2008,(12):21-21
春暖花开的时节,把母亲接到这座江南小城。母亲今年已经70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原本想让她在这里多住几日.可母亲总惦念着家里的农活,急着要回家。临走前的那天晚上,母亲坐在沙发上和我谈心。她说不指望我要当什么官.只希望我平平安安。母亲还告诫我:“在法院里工作,路路节节要小心,手脚一定要干净。要对得起自己良心。”母亲不识字,但是所说的话都很在理,我一边听着。一边为母亲的深明大义而感动。我对她老人家承诺:“妈,您放心,您的话我会记住的。”  相似文献   

19.
路上的学问     
中国有句古话:“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过桥须下马,有路莫登舟。多少冤死鬼,都在道途边。”意思是:天还没黑的时候,你就要赶快找地方投宿,走夜路容易遇到危险。天亮时,你要先看天气,好天气再出行。过桥的时候,千万不能骑马,万一马失前蹄,人就跟着掉进河里了。  相似文献   

20.
某地一位官员东窗事发后,在狱中忏悔不该为一时的虚荣而丢掉终生的幸福,并写信给自己的亲戚朋友: “要吃一生的饭,莫吃一时的饭”这位“大人”莫吃“一时饭”的忏言对他来说虽然晚了,但时于我们狱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