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回忆我的期望本刊原主编周来以离开我的岗位已经许多年了,本来不想再出头露面来写什么。然而,一种不可抑制的激情驱使我回忆、思考,驱使我拿起这支搁置已久的沉重的笔,来为已经创刊四十年的《人民检察》写下我的回忆,我对《人民检察》的挚爱,我的期望。《人民检...  相似文献   

2.
记忆深处     
程红梅 《江淮法治》2009,(24):52-5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进入不惑之年的我对此感慨尤深,回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百感交集。一路走来,我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那些给过我帮助,给过我温暖的每一个人,难忘那些令我感动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3.
毛志成 《中国监察》2008,(23):61-61
有一件事过去之后,却时时让我回忆,让我反反复复地思考。这件事就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全国性的举哀。  相似文献   

4.
水湾的四月     
樱桃成熟的季节,最能勾起我绵绵无尽的回忆……  相似文献   

5.
执行路上     
清晨,汽车在崇山峻岭中穿行,我的思绪随着旋转的车轮也在不停地翻腾,雷声从远处传来,雨夹着雾随风飘移着,我打开雨刮器刮着水珠。路两边一片接一片的洋芋跃入我的眼帘,勾起了我对一个农村小男孩的回忆。  相似文献   

6.
在永州采访,与当地的干部、群众一起回忆与王海洋有关的点点滴滴,我时常在想,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相似文献   

7.
2008年是值得记忆的一年,她不仅是我国首次举办奥运会之年,而且正值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是全国恢复建立检察机关三十周年。当我打开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检察院网站,点击流金岁月栏目时,一张张的老照片,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相似文献   

8.
今年恰逢检察机关恢复建院三十周年,《天津检察》连续几期征集回忆文章,我曾多次有过写点什么的念头,每每提笔又放下。最近由于工作变动,我就要离开检察院,离开检察战友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翻滚着的珍藏心底、刻骨铭心的检察柔情,促使我写一写难以忘怀的检察历程。  相似文献   

9.
春晖风雨后     
这是一段很痛的回忆,看着对面那个刚刚还露着自信笑脸的女子在瞬间两眼闪烁泪花,我犹豫着要不要再一次去抚触那一道好不容易才结痂的伤口。看着我在指尖绕来绕去的钢笔,她似乎觉察了我的心情,善解人意地莞尔一笑:“没什么,假如这段人生经历能警醒那些与我有相似遭遇的女人,我愿意再痛一次。”  相似文献   

10.
武军 《中国公证》2012,(6):64-64
又是初冬。清冷的风,让人容易沉浸在回忆中。“武公证员.您好,你还记得我吗,我是YY。”这个时候接到这个当事人的电话.说实话.我心里有点不祥的预感。“记得,你好!有事吗,上次的事情顺利吗?”“恩,顺利,已经拿到房产证了。”我其实很想问“你妈妈还好吧?”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没有说出口。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发表停战诏书,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我国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2014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简要摘录我参加审判日本战犯的部分回忆,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出庭     
人生有许多的第一次,每一个第一次都有着让人难忘的感受和回忆。为成功而雀跃,为失败而苦恼;因实现而欣慰,因放弃而成长。在我成长的岁月中,每一个第一次都是弥足珍贵的,而作为国家公诉人,第一次出庭的经历却是我永生铭记的一次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3.
张光影 《中国公证》2007,(12):53-54
当看到中国公证协会组织业内人员去新疆采风、举办摄影比赛的通知时,我的耳边就响起了“我们新疆是个好地方”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对新疆的认识虽然只限于维吾尔族人的载歌载舞、长年积雪的天山和丝绸之路,但那片神奇的土地一直吸引着我,令我向往。为了了解那里的地域人情,为了圆我的梦.我开始了新疆之行。因为摄影技术的缺乏,我也只有把此行的感受付诸笔端,作为永久的回忆。  相似文献   

14.
王红 《天津检察》2007,(3):67-67
从事公诉工作多年,我接触到很多位被告人的母亲,每一位母亲的脸上都写着相似的表情:伤心、焦虑、无助。我相信,如果她们的孩子认真地阅读母亲脸上的表情,有多少悲剧将不会上演。记得曾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哭泣时那悲哀、绝望的神情,现在回忆起来依然令人心碎。  相似文献   

15.
倔强的她成长为检察多面手 学校一毕业,便被分配到检察院工作,葛海英笑称自己是个“三门干部”。她至今难忘第一次跟着师傅去提审的窘况。“嫌疑人看我是个头都不敢抬的黄毛丫头,气焰嚣张得不得了,质问我到底瞳不懂法律。被他这样一唬,委屈的我眼泪刷刷往下掉。幸好有师傅在,及时替我平了反。”葛海英半开玩笑地回忆着曾经的稚嫩,眼神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却依稀可见。  相似文献   

16.
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 1903年,在日本东京弘文书院求学时的周树人,剪了留了23年的辫子。后来他这样回忆大清留学生的辫子:“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着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剪了之后,一翱青爽的鲁迅照了张照片,并在照片上题诗,送给自己的挚友许寿裳:  相似文献   

17.
《法庭内外》2006,(8):58-58
我与夏某结婚时花2000多元拍了一套婚纱照,然而,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在经历了2年冷战后,我和夏某心灰意冷,遂准备离婚。在子女抚养和财产处理上,双方未发生分歧,唯独对婚纱照的归属却各不相让。我认为婚纱照应归我所有或销毁,因为两人的感情已到了尽头,自己不想再回忆这段并没有带来幸福的婚姻。夏某则表示,婚纱照记录了他的一段感情,留下我的几张照片和合影并不过分。请问:离婚时,婚纱照如何分割?  相似文献   

18.
皖祥 《江淮法治》2011,(18):58-59
“年怕中秋月怕半”,在时光的匆匆流转中中秋又将至。今夜,屋外下着淅淅沥沥的雨,那打在铁皮雨棚上的清脆叮咚声,仿佛从无边的大海上传来的海鸥悠长的啼鸣,将我所有沉睡在心底对父亲的回忆一一唤醒。  相似文献   

19.
刘菲菲 《江淮法治》2010,(20):57-57
最深沉的回忆,往往都是触及情感的,这些情感经过岁月的窖藏,愈发地浓厚甘冽,而正是回忆,让它散发出了沁人心脾的芬芳。  相似文献   

20.
李亭 《天津检察》2008,(4):72-72
一进入炎热的夏季,看到有的同事忙碌着准备司法考试,马上又勾起自己去年冒着酷暑参加市检察院组织的司法考试培训班那段痛苦并快乐的回忆。就像歌中唱的那样,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我要感谢的事情很多,那么尤其要感谢的就是市检察院提供的司考培训机会,感谢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为我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工作、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