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英国17世纪思想家培根在名篇《论法律》中论述,“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一一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他还告诫司法者,“应该持重庄严,谨慎小心”,“不应被任何压力、诡辩、阴谋所左右”,要独立自主做出公平的裁判,因为“世间的一切苦难之中,最大的苦难无过于枉法了”!  相似文献   

2.
格言解析 任何人不因同一犯罪再度受罚的法律格言,是指任何人不因同一犯罪受双重刑罚处罚,即对被告人的某一犯罪事实科处刑罚后,不能重新以该犯罪事实为根据再度科处刑罚.换言之,任何人不因一个犯罪而再度受罚,或者说对一个犯罪不能重复追究刑事责任.英语法律格言“一罪不可两治”,表达的也是同一思想.适用于一切法领域的任何人不因同一事件再度承受痛苦的法律格言,适用于刑事法领域时,也是指任何人不因同一犯罪再度受罚.  相似文献   

3.
人类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始终深植于每一种社会文化的基因之中,为社会秩序的文明与健康提供了衡量的尺度,而司法则在其中扮演了捍卫者和最后屏障的作用。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实际上道出了一个深刻的历史经验:如果司法这道防线被突破,社会公正就会受到普遍质疑,进而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就失去了保障。绝对的权力带来绝对的腐败。如果对权力的动用没有相应的制约与监督,也同样难以保证不受权力的诱惑而偏离公正的轨道。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相似文献   

4.
梁子民等人在2007年8月8日的《中国青年报》上著文说.裢训就是选择一句最能代表学校理想追求的格言类警句,用以激励师生,体现学校的个性和风格。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相似文献   

5.
8年前,美国有两个最著名的政治人物一布什与戈尔在焦急地等待美国最高法院的一项裁决,这项裁决关系到谁能登上美国总统的宝座.结果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布什赢了,戈尔虽然并不服气,但他仍然表示尊重法院的裁决.这一著名事件印证了美国一句法律格言--所有的政治问题最终会成为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6.
徐向前在黄埔军校读书的时候,有一次校长蒋介石找他到办公室谈话。徐向前生陆腼腆,不爱说话,蒋介石问一句他答一句,没有更多的话,再加上一口难懂的山西口音,使蒋介石听起来很费劲,又见徐向前的背不直,人长得也不太“威武”。  相似文献   

7.
格言解析 不知法律不免责的格言,常被译为不知法律不免罪、不知法律不宽恕、不知法律不赦、法律错误不被允许等.格言所表达的内容是一项原则:“在作为主观的犯罪成立要件的犯意中,不要求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这一原则起源于一概不允许认识错误的、诺曼底时代的绝对责任.事实认识错误在13世纪布莱克顿的教科书中,已被承认为抗辩理由;与此相对,关于不知法律或者法律认识错误,却一直不影响犯罪的成立,乃至不影响量刑.于是,形成了以下局面:不知法律有害,但不知事实无害.换一个角度来说,不知事实免责,但不知法律不免责.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刑法犯罪构成的原理,犯罪的主观罪过是成立犯罪的必不可缺少的要件。行为人不具有刑法意义上的犯罪故意或过失,即无罪过,则只能属于意外事件,不能认定为犯罪。同样在西方国家的刑法理论中也有相同的观点,英美法系国家对此有这样一个刑法格言,“无犯意则无犯罪”,原文用拉丁文表述为“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sitrea”,而大陆法系国家则表述为,“没有责任就没有刑罚”。  相似文献   

9.
有位哲人说:普通民众犯罪,污染的是水流,而执法者犯罪,污染的则是水源。司法腐败不但亵渎了神圣的法律,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公信力和权威,而且放纵了犯罪,使国家和社会蒙受巨大损失。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原院长郭生贵受贿、贪污案,促使人们思考一个现实而严肃的问题:如何更加有效地预防司法腐败?  相似文献   

10.
徐京辉 《法学家》2002,(6):99-106
以法律为武器惩治有组织犯罪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有效地回应日益严重的有组织犯罪,在采取公平、适当、和谐及具有广泛包容性的社会政策的同时,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和完备的法律。只有这样,公共权力在有组织犯罪猖狂的挑战面前才不会束手无策,社会成员方可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11.
试析马克思的一句法律格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是马克思著作中一句广为人知的法律格言。法学界通常用“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来概括这句格言所要表达的思想。但是,人们对这句格言本身的理解却并不一致。国内很多颇具权威性的论著和教科书都认为,马克思的格言意在揭示这样一个事实:在法律的领域中,存在着一种权利,就必定同时存在相应的义务;存在着一种义务,也必定同  相似文献   

12.
一 关于如何认识犯罪的基本特征,争议很大。理论上一般认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定义,正确揭示了犯罪的本质特征和法律特征,但在表述上并不完全相同。其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二特征说 该说认为犯罪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例如,有的学者认为“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程度的社会危害性,法律特征是刑事违法性;①“根据上述理由,我们赞同两特征说,并且认为犯罪的两个基本特征应当是:(1)犯罪的本质特征──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2)犯罪的法律特征──行为的刑事违法性”。② (二)三特征说 这是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说…  相似文献   

13.
刑法第四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刑事诉讼法第六条规定:“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上述规定被称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  相似文献   

14.
“无行为则无犯罪”——为一条刑法格言辩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行为是刑法的基础,“无行为则无犯罪”这一法律格言广为流传,表明行为对于犯罪成立的决定意义。然而,随着刑事立法的发展,行为的外延不断扩大,诸如持有、事态等都包括到犯罪中来。在这种情况下,刑法理论上对行为概念提出了挑战,“无行为则无犯罪”的古训受到了质疑。本文拟在展开刑法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为“无行为则无犯罪”这一刑法格言进行理论上的辨护。  相似文献   

15.
公证如何服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吉利 《中国公证》2008,(11):12-14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厚重,讲求诚信是我们民族传统中最为重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之一,“民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承必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格言无不印证了中华民族讲求诚信的美德。我记得一位法律学者说过的令我警醒的话:“要法治,先得让人民信法律。若信都不信,一切都无从谈起。光一般地信也不行,得笃信,信得很深,信得不为威胁、不为利诱。我们有没有这样的人民?没有这样的人民.中国的法治就永远令人忧心。”因此我更渴求两个字的普及——诚信。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嘱托     
在一次大会上,我亲耳听到一位县委副书记讲了他最近的一段感受。有一次回家的时候,他去问候母亲,但母亲却说了一句令他非常惊讶的话:“妈不盼别的,只盼你能平安退休。”  相似文献   

17.
格言简析 此句格言意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此格言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格言表述与经典表达,即只要没有制定法的规定就不存在犯罪与刑罚,或者说能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只限于制定法.据说,这一格言最先是由近代刑法之父费尔巴哈于1801年在其刑法教科书中用拉丁语表述出来的,而非出自罗马法.  相似文献   

18.
大凡稍有知识者都听到过弗兰西斯·培根的大名,那句流传400多年的格言——“知识就是力量”几乎是妇孺皆知。他的散文与莎士比亚的诗歌并负盛名,他的哲学堪称新时代哲学的开拓者,史书上常称其为”散文巨匠”和“哲学大师”。由此,培根在遗嘱中大言不惭地说:“我把灵魂遗赠给上帝;把躯体留给泥土;把名字留给后代和异国他乡的人们。”  相似文献   

19.
随着企事业单位用工自主权的逐步落实,“开除”这两个字对于我们已经不再陌生。遭遇开除的员工,往往会听到“不听我的话,老子开除你!”,“不懂规矩,你被开除了!”之类的话。开除职工,从表面上看,好像赋予的是用人单位老板的权利,其实开除职工是有严格的条件和程序的,法律对此具有明确规定。被开除的职工也有法律赋予的神圣权利,这些权利是不能随意被侵犯和剥夺的。  相似文献   

20.
藤田宙靖  肖军 《时代法学》2008,6(5):111-116
一、问题之所在行政诉讼法第9条规定:“处分撤销之诉与裁决撤销之诉只限于与该处分或者裁决的撤销有法律上利益者提起。”那么,此处“法律上利益”应该如何理解?对此学说和判例已有了很多的讨论,这里就不再赘述。现在可以称之为通说的,要数最高法院关于“有法律利益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