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控申检察是检察机关联系群众和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是基层检察院服务区域大局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调处各类社会矛盾推进和谐构建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体现着独特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关注、重视和信任。自07年以来,平鲁区院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实践.使控申检察工作在服务区域平安创建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做法概括为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曾毅 《法制与社会》2010,(24):204-205
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工作,是中央对今年政法工作的新要求。控申检察工作与三项重点工作关系密切,妥善处理涉检信访案件,是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践行执法为民观念、提升检察公信力的重要举措。只有正确认识当前的社会矛盾,并且转变维稳工作思维方式,才能充分发挥控申检察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涉法涉检信访矛盾凸显的形势下.认真梳理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开展诉讼监督的基本工作规律,研究进一步推进控申诉讼监督工作的方法策略,既是我们履行法定职责、践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检察工作主题的基本要求,也是化解人民群众涉法涉检信访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是维持国家稳定的关键。基层社会需求、矛盾治理短板、国家制度供给共同驱动着基层社会矛盾化解创新实践的探索,由此应运而生的四川“诉源治理”、浙江“矛调中心”、陕西“两说一联”成为创新实践典范,并在提升矛盾化解质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树立品牌经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对这三个中国本土案例的考察,发现中国基层经验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新公共服务理论、敏捷治理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的内涵,在实践上还提供了可供借鉴与推广的经验范本:“诉源治理”构建追本溯源与未然防范的感知机制、“矛调中心”搭建部门集成与功能协作的灵活机制、“两说一联”创建集体动员与主体协同的回应机制,整体性视角下的三项机制融合,均为基层社会矛盾化解带来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5月14日,秀山县检察院举行了“文明接待室”称号授牌仪式,中共秀山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县人民政府县长、县政协主席、县政法委书记及县法院、公安局、司法局、县信访办领导参加了授牌仪式,给检察干警以极大鼓舞和鞭策。该院近几年来,高度关注民生、畅通信访渠道,积极化解社会矛盾,把控申工作作为品牌打造,控申工作连续5年名列重庆市检察机关前4名,近日该院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称号。  相似文献   

6.
崔晓晖 《法制与社会》2013,(26):257-258
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是当前检察机关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也是检察机关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杠杆。基层检察机关如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是摆在我们面前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本文作者结合在基层检察工作中的实际和所遇到的问题,从当前检察机关在化解社会矛盾中面临的社会矛盾类型入手,分析检察机关在化解社会矛盾中存在困难的原因,提出对基层检察机关化解社会矛盾的思考和建议,以加强检察机关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和价值,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郭爱忠 《法制与社会》2012,(11):175-17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大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问题增多,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日益艰巨和繁重。新的形势促使检察机关控申部门的工作重点随之转移到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和做好涉检涉诉案件的息诉罢访工作上来,那么承担具体信访稳定工作任务的控申部门如何充分发挥举报线索初核工作职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呢。  相似文献   

8.
王刚 《人民调解》2012,(2):11-12
社会矛盾纠纷发生的源头在基层,如何创新社会管理,充分依靠群众,引导群众参与化解纠纷,实现基层和谐稳定,是摆在县(区)司法行政部门和各类人民调解组织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四川省通江县司法局组织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推行“点调制”和“1+X”楼院“五联制”,走出了一条依靠群众抓源头,人人参与化解纠纷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人民调解》2012,(5):11
近年来,我省在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全面达到部规定标准的基础上,立足本省实际,把坚持“五个打造”作为重点,强化司法所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坚持把司法所打造成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减压阀”。把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作为司法所突出任务,组织开展了“人民调解防护网工程”。  相似文献   

10.
王慧琴 《政府法制》2010,(16):54-54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基层检察院处在化解社会矛盾的第一线,是否能通过检察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有效推进社会矛盾的化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执法办案,全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并以此来提升基层检察工作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李晓飞 《法制与社会》2010,(27):181-182
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全国政法工作的重点。在化解社会矛盾的系统中,检察机关作为子系统,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基层检察机关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更是责任重大。本文针对基层社会矛盾的主要类型及特点,基层检察机关如何化解社会矛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强化司法行政基层基础,认真做好司法行政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对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两项专题活动作出部署。这两个专题活动,一个是在全国开展“五好司法所”创建活动;一个是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活动。  相似文献   

13.
李小娟 《法制与社会》2011,(29):291-292
深九瞻进社会矛盾化解、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仍是各项政法工作的重中之重,检察机关对此亦责无旁贷。为使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本文提出通过理性对待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国家法治模式与村民自治模式的冲突、深刻理解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实质、合理建立基层刑事诉讼的形式,从而达到重构检察机关化解基层社会纠纷理念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枫桥经验”集中体现了基层社会治理领域中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生动实践和理论成果。检察机关贯彻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准确把握“枫桥经验”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通过系统梳理检察机关参与见证“枫桥经验”的诞生、践行“枫桥经验”的历程,总结并发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检察方案,即坚持群众路线、注重矛盾化解、做好源头治理、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以高质效法律监督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5.
舒隽英 《法制与社会》2011,(34):113-114
摘要最高检《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实施意见》中对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检察机关将肩负起重要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任务。本文尝试从检察机关在矛盾化解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和参与矛盾化解工作的基本路径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必要的探讨,以求对检察机关完成好“三项重点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张明武 《政府法制》2010,(24):61-62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是集中力量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牢固树立“大稳定观”和“一线观念”,将推进社会矛盾化解贯穿于检察工作全过程,落实到执法办案的各个环节,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7.
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成为当前检察工作服务大局的重要任务.检察机关要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更高更新的角度去审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充分认识基层检察机关完善化解社会矛盾工作机制的必要性.妥善化解检察环节社会矛盾,关键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新方法,通过完善执法办案矛盾化解机制、外部配合机制、涉检信...  相似文献   

18.
林金铿 《人民调解》2008,(12):28-29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的基层司法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立足于“主动靠前、主动作为、主动介入”,创新工作方式,发挥职能优势,在参与信访案件调处、重大群体性事件处置、疑难矛盾纠纷化解中。“站得出来、冲得上去,化解得了、处置得好”.成为维护当地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19.
社会矛盾化解是当前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公诉部门承担着审查起诉职能,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化解社会矛盾,实现案件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摆在公诉部门面前一道难题。本文结合公诉实践的实际,谈谈基层检察院如何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20.
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化解社会矛盾的特殊作用恰恰体现在法律监督上。控告申诉检察部门(以下称控申部门)作为检察机关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一个重要业务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