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春节无事,随意翻阅蒲松龄《聊斋志异》。读至卷一《骂鸭》篇,区区百字余,读来甚觉有趣。短文记述一则奇事。一居民盗邻居鸭子烹而食之。到了夜里,突然遍身奇痒,鸭毛丛生,疼痛不已。虽遍寻当地名医均无术可治,十分恐惧。夜里有梦相托:"要想治你奇病,须失鸭邻居老人大声斥骂盗鸭贼,鸭毛才能从你身上掉落。"第二天,盗贼到了  相似文献   

2.
肖健 《政府法制》2010,(24):28-28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这是毛泽东的至理名言。他酷爱读书、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读书链”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在《静庵文集·自序二》中写道:“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烦闷。”  相似文献   

4.
读者感言     
编辑先生:您好!我是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中国政法大学求学。我知《比较法研究》亦久矣,此番冒昧修书,是因贵刊[编者与读者]一栏“希望读者朋友能够进言献策”,所以也想斗胆谈谈长久以来我读《比较法研究》的一些粗浅的感受。大凡文人,也有说自己不善经商的,也有说自己不屑当官的,但似乎没人说自己不能办报办刊的。或许文人的情怀中,难免都有几分办报人的心理。———书生济世的想法使然罢。然,论及某一杂志期刊的高见,以我个人之见,觉多取决于主编者的眼界以及刊物的品位;而不在所谓学界官方机构授权的“核心期刊”、甚至“权威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5.
《麦考密克论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地利小说家F.卡夫卡先生(FranzKafka)有一句名言:“一本书,如果我们读了没有感到额头被击了一猛掌,那么我们读它干什么呢?”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麦考密克论证据》就有如此之效果:该书通过对英美证据法丝丝入扣、环环相连的细细演绎,不但令阅读者时不时有“脑震荡”的感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笔者认真读了《道德经》“上善若水”一章,颇有感触。《道德经》这样概括了水的品格:上善如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笔者以为:人大工作者应有水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岳阳楼记》中“郁郁青青”句的“青青”,中学语文课本上没有注,许多选本将“青青”训为“(兰芷)颜色青翠”(参见十三所院校编写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下册),依此注释,“青青”应读成qīng qīng。按“青”本有异读别解:一读qīng,训“颜色”,这无须赘述;一读jīng,与“菁”同。我认为“青青”在文中应读jīng jīng,同“菁菁”。《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朱熹说,青,“子丁反”,“青青,坚刚茂盛之貌”(《诗集传》);又  相似文献   

8.
骂富人也骂钱有一首明曲,写得非常独特,名字叫《富不可交》,作者是朱载培,意思是富人不可结交成为朋友。朱载埴劝人们不要结交“有钱富汉”,因为他总会把你“下眼来看”,那样自尊心就受到了伤害。朱载靖有一次去参加一位富豪举办的酒宴,对方看朱载培是个穷人,就没正眼看他的礼物,并且直接就把他安排在下座了。身处下座,  相似文献   

9.
生育权:夫妻共同享有的权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贵刊1998年第1期“本刊专稿”栏目中“一位丈夫丧失生育权引出的话题”,引来各路人马在第4、5期“模拟法庭”激烈辩论。笔者感受颇多,但三言两语又觉难以说明说透,故在“理论园地”中再度论述。何为生育权利呢?生育权利,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基于合法婚姻基础上产生,指夫妻双方有权决定是否生育子女延续后代,包括生育的自由和不生育的自由,是在夫妻共同合意前提下行使的一项人身权。它具有可选择性的特点。生育是人类繁衍的需要,而生育权利至今未被我国立法工作者“正面视之”,对此问题,我国《民法》、《婚姻法》、《妇女…  相似文献   

10.
丁启阵 《政府法制》2012,(35):29-29
圣人也是人,遇到生气的事,讨厌的人也会破口大骂。孔圣人骂人的话语,就被《论语》忠实地记载了下来。孔子骂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小人”,例如“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等等。孔子最有名的骂人话,是在一次骂学生时脱口而出的,那便是“朽木、粪土之墙”。一天,孔子看见弟子宰予大白天睡觉,没有用功学习,于是大骂他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其至认为宰予都已经废物到了不值得他老人家责骂的程度。宰予是孔子高足,孔子骂他,实际上是对他寄予期望。  相似文献   

11.
读周友苏先生之收,始于偶然──偶然得之,偶然读之。寻是90年代初始,从朋友处得到周先生之《公司法律制度研究》一书,读之研之,有如获至宝之感,当其时也,推究公司法律制度之书决非稀有,然周先生之书与众不同,其书旁征博引,探幽入微,实为探究公司法理之精品,而非轻率应时应世之作也。今日,在《证券法》刚刚实施之际,又再得周先生之《证券法通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版),不由兴趣大增,读罢而思,坚信该书乃当今证券法学界不可多得之良书。窃以为该书主要特点有三:其一,博──材料翔实,内容丰富。该书鸿篇浩…  相似文献   

12.
偶读《宋史·司马光传》,晓得了司马光“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独以俭素为美”,细细品嚼,玩味再三,便为司马光在达官贵人竟相追逐豪华奢侈的社会风气中能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独不”品德而感叹不已。于是想到了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再读繁森同志的事迹报道,便觉繁森同志身上亦颇有司马光先生“众喜”而“独不”的精神──当有些领导干部争相换乘“坐骑”甚至不分时间用公车大办私事之时,繁森同志却为了让司机周末休息,自己掏腰包雇三轮,到基层检查工作;当有些人为私利患得患失、锱铢必较,甚至跑官要官之时,繁森同…  相似文献   

13.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有则《盗户》,颇有意思。清朝顺治年间,山东的滕州、峄(读yi)山两地,“十人而七盗,官不敢捕”。  相似文献   

14.
张建春 《江淮法治》2007,(5X):18-18
一位本土居民兼酒楼老板,一个聪明而不服输的业主,绝不能容忍自己从勤劳的上辈继承来的家业和自己辛苦经营一点一点积累的财产,在翻天覆地的城市改造运动中发生乾坤大挪移,他们坚决地作了一次绝地连生的抗争。 抗争的32个月中,媒体争相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一时间坊间闹得沸沸扬扬,有骂开发商的,有骂“钉子户”的,有声援“钉子户”的,有骂政府无能的,有骂法院判决不公的。莫衷一是,不一而足。“钉子户”引来如此大的社会反响.值得我们深思。 2007年4月2日晚,重庆一位被媒体称为“史上最牛的钉子户”的房子终于被拆除,事件总算获得了解决。为此,“新闻聊斋”在别人的热炒后冷静地谈点看法,完全不是凑热闹。  相似文献   

15.
《阅微草堂随笔》是清代有“铜嘴铁牙”之称的纪昀(字晓岚)所著的五种笔记小说集的总名,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一同风行一时。书中的故事,趣味盎然,寓理于事,无不蕴涵着深刻的为官之理。近读此书,生发三思。一思“干净”与“干事”。为官既要“干净”,又要“干事”。只求清廉,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天津市的网吧悄然出现了一种专门在网络上替人骂街的“职业”——网络代骂。这些人明目张胆地打着“专业代骂”的旗号招揽生意。只要有人支付一定数额的“佣金”,并且提供被骂方的具体信息“,职业代骂”就会“全天候”不间断地在网络上破口大骂对方,并且还可通过OICQ、MSN等常用网络聊天软件进行“全方位”攻击。另据《北方晨报》报道,一位绰号“快刀”的玩家告诉记者“,职业代骂”在现在的游戏中非常盛行,他的一个网友就是“职业代骂”,每次收费“一百万”游戏币,如果需要24小时“痛骂”,或通过QQ等其他渠道进行辱骂,收费还要高…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一股“明史热”在大众间悄然兴起,从网络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受到追捧到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引起收视热潮,2006年甚至被媒体戏称为“明”年。在这股热潮中有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历史人物传记作品——《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相似文献   

18.
《法学研究》今年第一期发表了顾肖荣同志的《也谈赃物和窝赃、销赃罪》一文(下称“顾文”),对实际工作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顾肖荣同志的研究是深入的,有独到的见解,读之收益非浅,令人诚服。但掩卷沉思,对几个问题尚有疑惑,特提出研讨。  相似文献   

19.
“悟“,《说文》日”觉也“。“悟性”,《高级汉语大词典》指“对事物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这是一般而言的“悟性”。我所理解的”悟性”,是人在拥有一定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动进行综合研究,通过高度的集中、抽象、概括、加工而形成的突发性的智慧和技能的火花或闪光点。同时,悟性是人的一种独特的能力。人们在苦苦思索、艰难探求中顿开茅  相似文献   

20.
先秦诸子言说方式,至战国中期而一变:从早期至理、名言之语录,一变为充满譬喻故事之论辨。《韩非子》之《说林》、《内外储说》的产生,不过是这种演变的极至化结果;中国早期小说之“譬论”的重要文体特征,正是在先秦子书这种演进过程中生成的。《内外储说》“一曰”所记载的异闻传说,都是与其相对应的经文、说的正文故事同时写作而成的,并非是后人添加进去的;“一曰”之异闻作为“未完之稿”而产生、存在的意义,不仅体现了韩非对于譬喻故事的特殊兴趣,体现出传说故事的丰富性、口传性,而且还透露出“譬论”文体(早期小说)诞生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