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在下看来,此话有几种解读。一是书经典,读半部就足够治天下了。二是人聪明,能干的治政者,不需要读整部《论语》也可以治天下。而今,读《论语》的人渐渐少了,借“西学”图强倒是共识。不过,某些人对有益的“西学”常常也是截取一半,便装扮为“西学”  相似文献   

2.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只是彼老人家一生只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不要说未治过大国,连小县也未治过,倘若也去挑一下这“担子”,那股潇洒味就难说了,纵然“烹小鲜”恐怕也会食而不知其味了。  相似文献   

3.
时下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县甚至是依法治乡、依法治村、依法治校、依法治厂之类的提法也都一窝蜂地纷纷出笼。一些地方政府以政令或文件等形式出台的一些貌似具有法律效力的制度和规章也日渐多了起来 ,此种具有“短平快”之中国特色、俗称为“小立法”的“立法”形式 ,随意性过大 ,故其弊端也分外明显。首先 ,“小立法”的“立法”程序有失严谨。“小立法”多半是政府相关专业部门负责草拟 ,经主管领导“把关”后 ,即可签发实施。这与国家大法的“三审制”的立法程序相差甚远 ,更因为中间少了诸多的监…  相似文献   

4.
研究传统"德法共治"与新时代德法共治逻辑统一性问题,就是要深刻把握两者的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在逻辑起点上讲清楚传统"德法共治"的历史形成与经验启示,在逻辑必然上讲清楚新时代德法共治实践逻辑对传统"德法共治"历史逻辑的深刻回应,定位出良法善治与领导干部是新时代德法共治实践逻辑的核心主题与关键因素。新时代德法共治实践实质上体现了从法制到法治的质的飞跃,回答了新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回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诉求,也必然在新时代法治实践中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达到新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包含有类型众多的村治模式,概括起来有三大类:村委主导型村治模式、民间主导型村治模式以及自生型村治模式。不同的村治模式有看不同的内涵和各自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中国村治模式类型与特点的评析,希望对中国村治模式的理论研究有所推进,同时对于不同村治模式的优势互补,相互借鉴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各位委员:我代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汇报依法治省工作。依法治省是依法治国在地方行政区域的具体实施。依法治省工作在我省的开展,经历了逐步深化、不断发展的过程。1988年司法部结合推行普法教育提出各地要开展依法治市工作以后,我省的广州市、曲江县等市、县也较早进行依法治市、依法治县工作。在1993年5月召开的省第七次党代会上,中共广东省委正式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和廉政监督三个机制",强调要建设民主政治,实行依法治省。根据省委的要求,1993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6,(3)
正近年来,沭阳县委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按照"治县必先治村、治村必先治党"的理念,坚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从具有引擎功能的基层党建项目抓起,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村级科学治理,促进了基层和谐稳定发展,群众心气顺了,干群关系顺了,事情办起来也顺了。  相似文献   

8.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黄帝内经》中提出的治未病,主要是倡导一种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和理念。大多数职业病易防难治,因此,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的重点同样也应当是主动防而非被动治。  相似文献   

9.
治水的门道     
你见过像墨汁一般黑的河水吗?嘉善县西塘镇翠南村邬家浜就是这样一条河:河面黝黑、臭气熏天、垃圾遍地、蚊蝇乱飞。"五水共治"启动之时,邬家浜上"黑臭榜"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县里决定进行根治,让邬家浜重现水清景象。我成了这条河的"主治大夫"。接到任务,倍感压力:治不治得好?会不会治?怎么治……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治病需要望闻问切,治河同样需要。  相似文献   

10.
清代的乾嘉史学内涵丰富,不仅在历史考证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而且其理性诉求意识极为鲜明,主要表现为"实事求是"的治史理念、"护古惠后"的治史品格、"辟持风气"的治史精神。这不仅对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当代中国史学建设也具有明显的启示、借鉴意义与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关于“依法治国”、“依法治省”、“依法治城”或“依法治市”之类的呼声,人们固然已经非常耳熟;对于“依法行政”的要求,也不会感到陌生。而无论是治国、治省,还是治城或治市,总离不开、少不了“依法行政”这一条。说到“依法”,极其自然地令人联想起提出已久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4句话、16个字。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笔者到某市婚姻登记机关搞调查。婚姻登记员向我讲了他和一位离婚当事人的一段颇具幽默感的对白,令人不禁发笑,继而深思,很值得远离此行的苦苦众生们一听。“你为啥要离婚?”“因为我有病。”‘有病治一治就行了,不一定非要离婚呀。”“我的病很重.谁也治不了。”“那能不能说说你得的是什么病,看看我们是否能帮帮你介“能行。不过说也白说,你们帮不了我的忙。因为我得的是‘外遇病’。这种病一旦染上,就很难治了。我有好几位同事和朋友都得了这种病,不少大夫都给治过,结果一个也没治好。”这位当事人是一位男性,在某机…  相似文献   

13.
改土归流:明代云南治所城镇发展历程的重要转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庆江 《思想战线》2001,27(1):122-125
明代,云南一些政区的改土归流成为了其治所城镇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有的因此而筑造城池,有的以此为契机而迁移治所,甚而筑造了城池.这一转折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新的统治据点的建立,有利于封建政治统治的加强,同时也成为这些治所城镇新的发展起点,形成了当时治所城镇的发展模式,使其地理位置分布地点更趋于适宜,这就有利于治所城镇的发展并影响其在后世的演变.  相似文献   

14.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既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主要途径和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也是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探索。既有研究大多在宏观层面上论证了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其微观过程的研究。本研究尝试以广州市公众意见咨询委员会的实践运作为案例,详细呈现政社互动与官民共治格局下社会治理的具体运作机制。在广州公众意见咨询委员会的运作中,委员们通过坚持政策全过程参与,有效保证了共治质量。但同时,公咨委制度也存在不足,需从加强立法、明确职责定位,强化能力培训与经费补贴支持,严格遴选机制等维度着手加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理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民族法规体系———兼论依法治桂的立法对策○贾兴依法治国写进了党的十五大报告,写进了新党章,也融进了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头。与此相适应,一个依法治理地方和行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最近,广西区党委、区人大也先后作出了“依法治...  相似文献   

16.
审议同期声     
《中国人大》2014,(22):6-6
治霾须治污,治污先治人。治不住大气污染,就治不住雾霾,而大气污染是人造成的,治不住人,就治不住大气污染。——吉炳轩副委员长目前一些量化管理措施应该说是强化监督、规范司法工作的方式,但是也要避免考核指标、体系不合理,审判管理目标不明确,评价标准不严谨,考评多且杂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有可能使得一线人员仅仅为满足考核指标疲于应付,不能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办案。——陈竺副委员长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海南》2011,(10):24-24
公车治理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个老大难问题了。中办、国办1994年就下发了《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规定:省、部长级及以上干部配备专车,现职副省、部长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或相对固定用车,副省、部长级及其以下工作人员,包括离退休后享受省、部长级待遇的干部都不得配备专车。我国隔几年就来一次公车治理,治来治去,都很难走出管理者治自己,左手治右手,用车人治用车人的怪圈。  相似文献   

18.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党对依法治县工作的领导,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工作的根本保证。必须把依法治县工作列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程,明确依法治县由党委一把手负总责,...  相似文献   

19.
嵊州在三界镇八郑村搞了一个民主治村模式,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非常好的促进。我们只是做了一些探索,也做了一些努力,但是如果要成为中国的民主治村模式,我觉得还有很大的距离,还有很多事要做。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论坛能够把嵊州的民主村治工作再向前推进一步,我们会吸收各位领导和专家在论坛上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思路,结合到我们的实际工作当中。“八郑规程”要成为中国的民主治村模式,还有很多事要做!嵊州市市长@魏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聊城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治国方针,在市委领导下,对"一府两院"及执法部门,通过推行执法责任制,强化人大法律监督,使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市纳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主要做法是:一、从社会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充分发挥人大法律监督作用,选准依法治市的突破口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市,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基础,也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和根本任务。强化人大监督职能,是依法治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