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工具痕迹检验一直是痕迹检验中的难点,一是痕迹样本制作难,二是比对检验难。工具痕迹样本制作的难点一是表现在选用材料上,其硬度、塑性要适当,既要能很好的反映工具的特征,又要不破坏工具的特征;二是要利于操作,能尽量模拟出与现场痕迹形成条件一致的作用方式。因此,合适的材料,对样本的制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对检验难点表现在痕迹变化多,特征细、密,而比较显微镜视场小,难于定位。笔者在工作中发现“透明皂”是制作砍切工具痕迹样本的一种很好的材料,完全能满足上述二个条件,既经济又容易获得;样本制作完成后利用扫描仪转换成数码照片,与检材照片一同导人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就可以直观地进行比对检验。  相似文献   

2.
陈彦明 《法制与社会》2013,(31):294-295
现在对于刑事犯罪现场的痕迹侦查技术越来越得到公安机关的极度重视,现今的刑事犯罪现场的痕迹侦查技术,除了能起与侦查互补的作用,还能更好地可以根据刑事犯罪现场痕迹提供有力的犯罪证据.本文重点就如何提升刑事犯罪现场的痕迹侦查技术进行探究,希望对刑事犯罪案件侦破起到相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春明 《法制与社会》2013,(21):119+122
工具痕迹在犯罪现场是很常见的一种犯罪痕迹,其自身固有的稳定性为案件侦破提供了线索,但是在实践中工具痕迹利用率很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分析了工具痕迹利用率低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工具痕迹利用率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3个案例的检验,提出了“伴随痕迹”概念,并利用“伴随痕迹”挖掘破案信息和思路。方法常规痕迹分析方法。结论犯罪现场,有时工具未接触到的地方也会由于客体结构等原因形成痕迹,认识这种“伴随痕迹”对分析案件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犯罪现场物质痕迹中隐含着相应的心理痕迹,它是犯罪行为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事物发展联系内在逻辑的充分体现,也是现实的一种客观存在。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动态分析虽然不能直接起到证据作用,但通过它可以帮助我们刻画犯罪分子的个人特点,确定案件性质,判明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对犯罪心理痕迹的动态分析应立足于客观的反应现场物质痕迹原则,使心理痕迹动态分析的结果与客观物质痕迹起到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除了留下各种各样的物质痕迹外,还会留下潜在的心理痕迹。本文指出通过对现场物证痕迹的勘查,动态分析作案人实施犯罪的心理过程,有助于侦查人员明确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弥补现场物质痕迹的不足,同时能够对案件中的物质痕迹起到实质的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相互引申的作用,从而促使侦查人员可以进一步理解案情,客观的把握整个犯罪过程。  相似文献   

7.
1案件简介 一段时间,某地连续发生撬盗企业保险柜案件,犯罪嫌疑人戴手套作案,作案后清理现场,现场能够提取的痕迹物证很少,且作案没有固定时间和规律,给案件的侦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技术员在多起撬盗保险柜案件现场发现两种撬压痕迹,其线条状痕迹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共聚焦显微镜能否用于工具痕迹检验;方法对实验样本分别用共聚焦显微镜和比对显微镜检测后进行效果比较;结果用共聚焦显微镜检验工具痕迹比用同倍的比较显微镜能发现更多细节特征;结论共聚焦显微镜可以用于工具痕迹检验。  相似文献   

9.
李朋朋 《法制与社会》2013,(16):117-118
刑事技术痕迹检验是公安人员在处理刑事案件过程中的重要帮手,是公安人员对案件现场进行侦查中不可或缺的方法。痕迹是指事物运动后所留下的印象或印迹。痕迹检验是公安通过对案发现场所认真检查所发现的各类痕迹进行检验和鉴定,并通过痕迹检验的鉴定结果对案发经过进行分析和推断,以便发现对调查案件有所帮助的线索。痕迹检验技术可以提高侦破案件的成功率,能够更有力的打击犯罪分子、保护公民及其财产的安全,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稳定提供了保障。刑事痕迹检验技术为司法机关制裁犯罪分子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自制开锁工具形成痕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摩托车盗窃案件有增无减。随着技术性犯罪手段的多样化,犯罪分子进行盗窃的工具也经常变换新的花样,使痕迹检验工作不断面临新的课题。除经常勘查发现复制、撬扭、剪断等方法开锁之外,本地最近抓获的多起盗窃摩托车犯罪嫌疑人时,从现场及其身上查获自制“┯.┏”形开锁工具。此类工具具有轻巧,携带方便,破坏能力强,容易制作的特点,罪犯带着它既可开锁盗车,又可作凶器使用,对社会治安、个人财产有较大威胁。经初步查验和现场操作实验,“┯.┏”形开锁工具能顺利打开摩托车点火开关。因此,研究此类工具的留痕特点及规律,区别于其他作案…  相似文献   

11.
杨宇波  崔军 《刑事技术》2020,(2):215-217
动车高速通过隧道时,运行车体推动的空气由于受到隧道壁的约束能形成能量很强的冲击气流,有时会造成一些设备设施损坏、脱落,进而危及高铁行车安全。这类事件发生后,铁路部门往往误以为是人为破坏,并以破坏案件进行上报。本文通过对特定动车行车事故的现场勘验、调查访问,分析了高铁隧道内气动效应对特殊位置设施造成损坏的过程及形成痕迹特点,准确认定了事件性质和事故发生原因,并对气动效应形成损坏痕迹和常见工具形成痕迹的区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痕迹认定肇事车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交通事故勘验技术的发展,物证技术在重特大交通事故现场勘验以及侦破交通逃逸案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痕迹检验技术作为物证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认定肇事车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交通事故中的痕迹是车辆与车辆、人体、道路等客体在路面上相对高速运动形成的痕迹,相对于其它类型案件有着自己的特点.交通事故中的痕迹分布范围广、造痕体和承痕体相对运动剧烈,形成痕迹的造痕体和承痕体大多都会发生形变.基于交通事故中痕迹形成的这些特点,交通事故中的痕迹检验难度是比较大的.但交通事故中车辆的特殊结构形成的印压痕迹、车辆轮胎、摩托车车篮等造痕体在灰尘等介质作用下在人体的衣服等表面形成的印压痕迹都可以很好反映造痕体的外部结构特征,从这些痕迹反映出造痕体的外部结构特征可以寻找和认定交通肇事车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磁卡锁的逐渐普及,犯罪分子有针对性地研制出了一种开锁工具。这类工具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开锁时间短,遗留痕迹少,开锁时电脑控制系统无开门记录。笔者就近年来在实际勘查工作中,对利用工具开启磁卡锁案件的作案特点及遗留痕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何新刚 《法制与社会》2013,(21):114-115
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在一般的刑事案件中,犯罪分子很少赤手空拳的作案,往往都会借助一些工具,而这些工具恰恰出卖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特征,成为公安机关侦破案件的关键。因此,本文依据工具痕迹的基本理论结合案例对利用工具痕迹进行现场勘验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痕迹物证可以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为诉讼提供证据。然而在实际公安工作中,许多刑事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后,往往仅限于现场勘查寻找、发现、提取、固定常见的典型痕迹物证亦即狭义的犯罪痕迹,对不需通过刑事技术手段获取的广义犯罪痕迹以外的非"典型痕迹",不善于发现、分析和利用,甚至是对这一方面"毫无概念",从而为案件的侦破带来困难甚至是失去战机。为此,结合实际案例,论述非典型痕迹及其在侦查破案中的运用,以拓宽现场勘查人员和侦查人员的侦破视野。  相似文献   

16.
撬杠撬压凹陷痕迹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统计本地区案件情况,入室盗窃案件占各类案件勘查总数的70%,所有入室盗窃案中,犯罪分子使用工具撬门侵入作案的占50%,其中使用撬杠工具的达60%。由此可见,由撬杠形成的工具痕迹在现场上的出现率是比较高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安装双层防盗密封铁门的为数较少,被撬的也极少;安装木门暗锁或外层铁栅防盗门、内层木门暗锁的为数居多,且被撬居多,往往在木门上留下撬杠撬压凹陷痕迹。由于撬杠本身造型独特、制作难度较大、市场上难以购买,犯罪分子一般不会作一案换一撬杠,因此,它具有使用的连续性。并且使用撬杠作案时,撬杠一般不会折断、弯曲…  相似文献   

17.
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除了留下各种各样的物质痕迹以外,还会留下潜在的心理痕迹,通过现场勘查,提取遗留在现场中的各种痕迹物证,来分析作案人实施犯罪的心理过程,对于推断作案人的犯罪行为动机和目的,认定案件性质,明确侦查方向和范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犯罪手段智能化、现代化在各类案件中目益彰显,与之伴随的是案件现场中遗留痕迹物证越来越少,在物证缺少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另类痕迹——犯罪心理痕迹在侦查破案中的运用。作者对犯罪心理痕迹与现场重建两个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针对犯罪心理痕迹在现场重建过程中的理论基础、应用原则、应用的具体步骤和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阐释,形象化的说明了犯罪心理痕迹在现场重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蔡江 《刑事技术》2009,(5):58-59
近日,笔者在勘验3起入室系列盗窃案时发现现场门窗完好,门上挂锁未见破坏痕迹,可室内财物却被盗,起初以为用钥匙开锁实施盗窃,但在检验挂锁时,发现锁舌上有新鲜带状擦划痕迹,锁舌两侧锁体内壁上有2条线状擦划痕迹,认定这是压锁舌技术开锁,是利用“插片”开锁遗留的痕迹。这类技术开锁留痕不明显不易被发现,容易被被害人和侦查技术人员忽视,笔者也是第一次遇到,现结合本辖区发生的利用“插片”压锁舌技术开锁案件,对“插片”的结构、原理、遗留痕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任何犯罪的发生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被侵害客体和环境的改变,留下反映犯罪事实的种种痕迹,包括现场物证痕迹和现场心理痕迹。那么二者之间有何联系?物证痕迹的重要性固然可知,那么心理痕迹在确定案件性质、明确侦查方向及抓捕犯罪人的过程中又有怎样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