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武夷山市政协去年初组织人员编撰的《武夷山遗产名录》将于年内出版发行,这是继《武夷山摩崖石刻》、《世界遗产武夷山》、《历代名人与武夷山》、《武夷茶经》等文史资料后的又一力作,内容涉及武夷山自然、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方面。  相似文献   

2.
正石云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吴门书社社员,广西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广西工委会副主席,桂林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曾获"桂林市青年文艺奖"。书法作品入选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首届"国粹杯"全国书法作品展、第三届全国隶书大展、全国第三届行草书法大展、全国首届书法临帖作品展、首届"西狭颂"全国书法大展、全国第三届草书作品展、"乾元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第四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展、"天下大同·魏碑故里"全国书法作品展、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等,出版有《初中必背古诗文硬笔字帖》(漓江出版社)。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省、龙岩市政协开展了《摩崖石刻》、《名人故居》、《名镇名村》等专题协作,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她无声地向社会呼吁,文物是历史发展的文脉,是前人留下的财富,是精神文明的宝藏,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我们必须重视它、珍爱它、保护它。  相似文献   

4.
甘肃移民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来耀勤杨新科移民扶贫,是甘肃省解决中东部地区贫困问题的一项战略工程,也是《甘肃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83年“两西”建设开始,移民工作已开展了14年,在省委省政府“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和“有水走水...  相似文献   

5.
屈原《九章·橘颂》作于何时?历来都有争论。清吴汝纶《古文辞类纂校勘记》及近世郭沫若《屈原研究》、谭介甫《屈赋新编》等认为《桔颂》是屈原早期的作品,其主要的理由是:“这里找不出任何悲愤的情绪”,形式上“遵守着四字句的古调,其余的八篇气象和格调都迥然不同”。且根据“江陵千树桔”(《汉书·货殖传》),“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等),谓桔并非江南才有。诗中有“嗟尔幼志”、“年岁虽少”之句,这是屈原的“自喻”等等。我认为这些理由是不充足的。《桔颂》当是屈原在顷襄王时放逐后“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的途中所作。因为:  相似文献   

6.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人民日报》第八版刊发了八首优秀廉政歌曲,其中有一首《<清贫>颂》:“《清贫》是风,放飞理想与信念:《清贫》是雨,冲刷豪情更凛然。一身正气,清正廉洁,高风亮节写肝胆”读了这首《<清贫>颂》歌词。我不禁想起方志敏在狱中写的《清贫》一文。  相似文献   

7.
佛沟摩崖揽胜吕风林佛沟位于方城县东南40公里处的半山腰里,这里因有古代石刻佛像而得名。它背负群山,下临清流,泉水叮咚。青山秀水中保存着一处鲜为人知的胜景———摩崖造像。据民国31年《方城县志》载:“佛沟摩崖造像……盖仿龙门石窟而为之。”摩崖造像为北魏...  相似文献   

8.
<正>自古以来,甘肃就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战略通道,是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更使甘肃再次站在新的历史高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着力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推进道路互联互通,充分发挥甘肃承东启西、南拓北展的显著区位优势,从根本上解决交通发展裹足不前的问题,铁路负有重大使命。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6873"交通突破行动实  相似文献   

9.
郦道元在为《水经》作注过程中,地合南北,遍寻古迹,每至一处,有闻必录,广辑碑文,于注中行旅可知共记载了秦汉以来至北魏各时期的碑碣、石刻、石室画像和摩崖题刻等各种石刻文献三百余处,在地域范围上包罗南北,甚至涉及域外,其中于卷二十八《沔水注》中集中收录了汉魏时期荆襄地域十一处石刻文献,尤为珍贵,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及文化价值。本文试就《水经注》所徵引荆襄地域十一处石刻文献分上、下两篇予以逐一考释,以充实荆楚文化研究之内容,亦冀能拓展金石学研究之领域。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5,(22)
<正>黄强艺术简历黄强,甘肃灵台人,毕业于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现居北京,曾为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现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中国榜书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篆刻家协会秘书长、岳飞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漫画、书法、国画作品被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南方周末》《读者》等全国100多家报刊发表和介绍。出版有《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影响世界的68则管理寓言》《政协委员履职记》等。  相似文献   

11.
文史园地     
《春秋》2006,(6)
《青州石刻文化》出版发行日前,首部全面记述青州历史遗存石刻的书籍——《青州石刻文化》出版发行。该书分九编,介绍文章95篇,22万字,插图150幅,包括了摩崖题字、题名、题诗、题记50余处,石窟石龛造像16处,诗文碑记塔铭60余方,出土石雕造像40余尊,名人碑碣墓志20余方,涉及各类石刻精  相似文献   

12.
当举国上下都在以各种形式,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由太子龙控股集团独家出品、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协助拍摄的MV《公仆颂》,从6月27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播出。接下来,《公仆颂》将陆续在全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沈定庵书法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同时举行了“沈定庵书法学术理论研讨会”。沈定庵系浙江绍兴人,6岁习字,数十年来遍临汉魏六朝碑帖,终于自成一家。他笔下各体皆擅而尤精隶书,其书厚实凝重而又圆融丰润,带飘逸之气,曾为当代大作家沈雁冰先生激赏。日本侵略中国时,沈定庵随父避难广州湾,一日见街坊一家店铺里挂着伊秉绶的手迹,读后如痴如醉,不忍离去。店主见他小小年纪,如此好学,乃尽出所藏,供他临摹。少年沈定庵获此良机,便探本求源,推索其意。“于西汉金石则好鲁孝王陵塞石刻石,张迁、华山、西狭颂、石门颂、史晨诸碑,每种…  相似文献   

14.
季宗 《中国减灾》2008,(11):46-47
我国历史上被震毁的城镇很多,多数是在原地重建,易地新建的也有,但见之于记载的很少。最早的记载见于《后汉书.五行志》:东汉灵帝光和三年(公元180年),“自秋至明年春,酒泉(郡)表氏(县)地八十余动,涌水出,城中官寺、民舍皆倾,县易处更筑城郭”。表氏县城在今甘肃高台县西。《旧唐书·地理志》也有记载:“秦州治上邦,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缘地震移治于成纪县之敬亲川。”上邦县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  相似文献   

15.
《甘肃理论学刊》是中共甘肃省委党校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宗旨是,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双百”方针,从理论上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研究探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研究探讨我国西部及甘肃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党、干校干部教育问题;交流理论学习、研究的成果和信息。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四化服务;为振兴和建设甘肃服务;为完善党校教育和培养党的领导干部服务。  相似文献   

16.
《甘肃理论学刊》是中共甘肃省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刊物。主要栏目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改革研究、西部和甘肃经济、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建设、领导科学、社会调查、党政干部论坛、政法论坛、文史园地等。本刊是甘肃省优秀期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中国共产党》专题核心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相似文献   

17.
王晓华先生在《探索与争鸣》发表的《钱钟书与中国学人的欠缺》、《建构主义: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见该刊1997年第1、10期)对中国文化做了批判性论述,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该刊今年第3期上,邓牧之、彭文斌的《也谈中国学术文化的重建》(以下简称邓彭文)对王晓华的观点进行了反驳。通观全文,充溢言表的对中国文化的过分夸赞,使我们再次感受到了90年代兴起的“新保守主义”的存在。我们认为邓、彭二位对王文观点的反驳缺乏说服力,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看法有值得商榷之处。邓影文的作者认为中国文化在理论体系建构能力上并不比西…  相似文献   

18.
张九成所著《论语绝句一百首》为儒佛融通之作,带有非常强烈的参禅意味,虽然名之为"绝句",而实乃拟取于佛门之"颂古"。参禅悟道的思想经历为张九成研读《论语》等儒家经典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使他从《论语》记载的圣贤言语中体悟了孔门心法。因为有参禅的经历,故而在张九成的理解中,孔子与弟子之间的论学,极为类似于禅宗参访时主客相见时的机锋辩难。张九成将自己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以禅宗颂古的形式表达出来,此与《大慧宗杲语录》中的"颂古"如出一辙,正是他得到了大慧宗杲所创看话禅真传的证明。  相似文献   

19.
正唱响新时代,民歌咏芳华。第20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地飞歌·2018"晚会于9月12日、13日晚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举行。晚会分三个篇章。开篇《大美壮乡》由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的全新演绎所组成,实现了个体经历与时代大潮、个人情感与集体情感的同频共振。第二篇章《丝路情缘》在节目编排上既有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水乳交融,也有古典舞蹈和现代流行的激烈碰撞;既有美声演唱也有中国戏曲,充分表现了中外文化之美与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唱出共同发展的美好期许。第三篇章《新时代颂》,通过情景交融的  相似文献   

20.
春天的延安     
黄健 《传承》2011,(16):4-5
延安,在电影《保卫延安》、诗歌《延安颂》等很多地方都有提起,贰元人民币上延安宝塔山的雄姿,延河水的湍流成为很多人挥之不去的永恒记忆,而延安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永远在激励、鼓舞和鞭策着我们每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