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研究既是学界持续关注的前沿话题,也是推动实践向前发展的关键问题。该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研究视野以来,经历了初步兴起、深化发展和系统规范三个阶段,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是最为系统和规范的研究。该研究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动力、内容和路径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不仅为本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知识生长点,也为实践提供了方向和指导意见。总体看,这方面研究基础仍显薄弱、研究视域和研究方法也有不足。站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前沿,承继已有研究成果、立足现实语境,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深化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中.无沦是宏观环境还是微观环境都已作为育人环境,与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过程的环境共同构成了以教育实践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是一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及其效果产生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及结构的总和。  相似文献   

3.
沈廷川 《前沿》2007,(7):115-117
随着人与社会的发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已不能很好适应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因此,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探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认为,促进人的健康素质发展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基础,促进人的思想与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目标,依靠人的主体性实践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主要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综合与优化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旭宇 《前沿》2010,(3):126-129
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知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条件,它强调的是知识与知识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要素、环节与方面;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知识教育的目的和归宿,是知识教育的升华和拓展,这些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追求、内容过程、功能作用、考核评价等来体现。  相似文献   

5.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必须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采用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要以有效实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为准,构建实效性强的方法;要积极适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容和主客体的变化,构建渗透式、启发式和疏导式、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方法;坚持世界性和民族性相结合,构建"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传统思想教育模式的局限以及现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折射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创新的必然趋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为研究生开放性学习提供有利条件;研究生自主性学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活力";开放性自主性的学习与探究性导学相结合,可以最佳发挥现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方式包括政治上的领导、活动形式和具体工作方法三个层次。改革情境中人与社会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价值期待的转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转型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巨大变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式现代转型的背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人文取向日益增强,活动方式更加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多样化与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不断分化,由动员为主到动员与主体自主并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社会化程度增强,加强与改进的社会逻辑,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深入性的持续追求与活动中创新与坚持的平衡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式现代转型的重要表现。转型中需要具有反思,同时也在不断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开辟着新视野。  相似文献   

8.
形态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研究一个重要而有待深化的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基于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关系,旨在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究竟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较为充实丰富的外在现象描绘基础上亟待推进到内部结构和存在状态的深度解析。为此,需要以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为基本遵循和范式,借鉴其他学科形态学研究方法特别是教育形态和德育形态有关成果,解蔽思想政治教育起源演进、模式范式研究中的形态场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出现。促成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传媒载体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诞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的基本形态也由此演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印刷传媒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现代电子传媒载体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媒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拓展,日益促成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潘运军  陶然 《前沿》2012,(21):133-135
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是公民社会兴起的前提.公民社会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应借鉴公民教育,实行主体性、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以人为本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工作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努力适应社会环境、对象需要和自身发展,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和加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着由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向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型,即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转型。尽管思想政治工作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但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精神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2.
赵继伟 《桂海论丛》2010,26(4):126-128,F0003
思想政治教育机理的属性包括:动态性,表现为即时运动和不断运动;关系性,表现为引发性和规约性;原理性,表现为普遍性、必然性和条件性。关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机理的共同属性,是动态性和原理性的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机理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机理的表现形态包括:时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机理、运行机理、作用机理、接受机理和发展机理;体态,表现为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和个体思想政治教育机理。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寻求专业化与科学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建设思路与发展趋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以及实际工作中积极主动地自我认知、自我建设以及自我实现的过程,旨在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一门专业化的现代学科建制、科学的知识体系以及一项独立的职业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核心特质就在于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独有的专业特性、职业特性以及实践特性。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内部化、学术研究内部化以及实际工作的内部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锻造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自觉的学科意识;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界意识;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精神;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14.
杨龙和 《湖湘论坛》2000,13(2):18-19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对于全面、正确地认识和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原则、途径和方法等问题,对于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试图就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等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主体间性理论这一视阈透视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如下转型:结构模式由主客体型向主体间性的转变,方法由注重单向灌输向注重共同体验升华的方向转化,价值追求由单一的工具理性向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研究领域由外在的行为领域向主观心理领域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朱振如 《前沿》2002,(3):29-3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把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教育的目的、功能以及规律入手阐述了二者结合的必然性 ,并提出了将二者有机结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全面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两个范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科学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科学化的必然选择。从本质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既有共性更具差异性;从关系上来说,应当基于一种非线性的、动态的思维来审视两者的样态转换;从功能上来说,两者的比照有利于在理论上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构成,在实践上推进育人环境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8.
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功敏  袁汪洋 《前沿》2007,(2):95-96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培育职工的企业精神融为一体,注入时代的内容,创造崭新的工作方式,推进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绍庭 《理论月刊》2006,(10):179-181
虚拟环境是在媒介大众化后由媒介营造的,与现实环境相脱离的人工化的环境。它具有四个特点,即在形成上,是人为创设的环境;在机制上,是媒介重构的结果;在本质上,是一种意见环境;在内容上,与现实环境有距离。在我国当今时代,虚拟环境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虚拟环境不是虚无的,也不完全是虚构的,而是虚幻的。作为环境,虚拟环境的形成机理是对现实环境情境化的过程,其对人的作用机制是二次情境化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虚拟环境不仅对教育对象,而且对教育主体,不仅对教育的内容,而且对教育的手段,都有着极为复杂微妙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体现的民族特性,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思想政治教育与民族性相互联系,彼此融合,体现着民族品格,蕴含着民族精神,在民族伟大的实践中生成。新时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性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