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陪审员制度起源于英国。英美法系国家的陪审员只参与案件的事实审而不参与法律审。大陆法系国家的陪审员与英美法系国家的陪审员不同,不但参与案件的事实审,而且也参与案件的法律审。我国陪审员制度是在借鉴了前苏联和大陆法系国家陪审员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实际上只是一项诉讼制度,而不是一项宪法制度。  相似文献   

2.
陪审制度是国家司法机关吸收非职业司法人员作为陪审员参加案件审判过程的一种诉讼制度,陪审制度的完善是当代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加强人民陪审工作,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通过立法加以完善.首先在宪法上要明确规定实行人民陪审制度,其次在相应的法律中应对陪审制度适用范围,陪审方式,陪审员选任,陪审员权利和义务,陪审员的培训和管理等作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3.
陪审制度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吸收非职业法官或非职业审判员为陪审官或陪审员参加审判案件的制度。它起源于奴隶制国家雅典、罗马 ,为中世纪欧洲少数封建国家所继承 ,盛行于资本主义社会 ,前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对陪审制度也有规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的审判组织 ,曾建立过陪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就陪审制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陪审员制度。  一、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历史沿革  清代以前没有陪审制度。清朝末年 ,清政府曾试图采用陪审制度。沈家本、伍廷方…  相似文献   

4.
域外国家参审制、陪审团制及观审制的有效运行有赖于四项基本构成要素,其中陪审员个体化是界定法律审与事实审的逻辑前提,陪审员认定事实的影响力是界定法律审与事实审的基础要件,明确法官引导职责是实现法律审与事实审相互分离的基本要素,陪审员合议和决议规则是推进法律审与事实审相互分离的关键因子。由于我国推进法律审与事实审相互分离是对陪审权的根本性变革,且在实践中法律审与事实审相分离存在诸多障碍,故要建构法律审与事实审相互分离的制度,就必须明确主审法官或审判长的释明和指引职能,合理设计案件合议及决议规则,建立健全意见冲突保障机制,完善相应的配套程序等。  相似文献   

5.
陪审制度是体现司法民主的核心制度。2004年8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我国陪审制度就此掀开了崭新一页。不过在陪审实践中,始终面临着“民主化”与“专业化”、“平民化”与“精英化”的冲突。近期,河南的一批农民工被任命为陪审员,引发了褒贬不一的议论,再次凸现了陪审制度的现实困惑。  相似文献   

6.
<正>4月初到5月下旬,随着一系列改革方案、实施办法接踵推出,全国10个省份50个法院正式启动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由此点燃司法改革的又一关键议题。人民陪审员制度因何改革?如何改革?改革能否成功?诸如此类的追问,不仅仅是法律界、司法界的思考重心,也是事关司法民主和公正的社会关切。中国式陪审困境陪审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普通公民参与案件审判的一项基本诉讼制度,陪审制度,被誉为"现代司法制度的根基"。  相似文献   

7.
陪审员制度流于形式是导致司法公信力日趋式微的因素之一。在新一轮陪审制改革的背景下,由于受案件难易程度、陪审员认知方式及"官本位"思想等因素的影响,陪审员在法庭上很难改变其"法官陪衬"的角色。因此,如果要使陪审员制度在司法实务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新一轮的陪审制改革必须引进问题列表制度。通过对传统大陆法系的法、西班牙、俄、日等国家的问题列表制度比较分析,我国应当在问题列表立法方式、问题列表的案件范围、制作问题的时间及问题列表内容四个方面进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8.
<正>"准法官"参与案件审判,在相当程度上停留在"重在参与"四个字,实质性的"审"、"议"环节较难参与进去。今年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发布11年,但在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陪而不审"、陪审人员不足、"陪审专业户"等问题。重庆团全国人大代表在审议中指出,必须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中,更好实现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突围"。"准法官"作用难以发挥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规定,人民陪审员除不得担任审判长外,同法官有同等权利。换言之,陪审员相当于  相似文献   

9.
这期《中国人大》关于人民陪审员的有关文章引出了本文的话题。随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的颁布和实施,“陪审员”已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称呼。每每提到这个称呼时,我总要在这个称呼前庄重地冠以“人民”二字。我以为“,人民”二字正是我们在司法活动中坚持陪审制度的根本所在。人民陪审员来自人民。追溯陪审制度的开端与发展,审视这项制度的历史与现实价值,我们都无可争议地认识到,陪审制度首先是一项政治制度。这个制度的核心是公民参与行使国家权力,即在司法活动中行使法律授予的审判权力。在西方,这项制度是为司法…  相似文献   

10.
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在谈到陪审制度的政治作用时,把有陪审员参加的法庭看成是免费的学校。“这个学校向人民传授治国的艺术,培养公民的守法精神”。陪审制是现代民主国家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定于200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决定》规定人民法院审判一些第一审案件,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但该文件是否体现了作为政治文明标志的陪审制度所应陪审制度与民主当体现的基本政治伦理呢?以下且与美…  相似文献   

11.
程颖宜 《前沿》2004,(11):180-182
陪审制度是我国诉讼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但随着社会变迁 ,司法制度改革 ,该制度的一些弊端暴露出来 ,改革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成了法学界的热门话题。本文着重阐述了我国陪审制度存在的几点弊端及针对弊端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 ,以希使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政府行政方式的一场自我变革,已成为深化中国政府改革的关键因子。"行政审批局"的设立正是基于进一步探索行政审批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益尝试。传统行政审批在管理中面临的困境能否通过"行政审批局"的设立而化解,需要仔细梳理"行政审批局"模式的改革进程,并重新审视"行政审批局"模式的当下价值,进而正确认识"行政审批局"模式运行中出现的梗阻,从而给予尚未成立行政审批局的地方政府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1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明确各级法院职能定位,规范上下级法院审级监督关系"。《决定》此部分改革内容,剑指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审判权力运行现状。司法要实现公平正义,需要在其体制上进行深化改革,而司法改革的关键和重心,则在于司法责任制度的具体落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以来,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全省法院系统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以松原地区两级法院作为试点,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离不开司法责任制的落实,落实司法责任是本轮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和灵魂。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落实,就是要按照"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改革总要求,革除审判权运行当中存在的"审者不判、判者不审、权责不明、权责不一"等痼疾沉疴,不断优化审判权运行机制,切实健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两孩"生育新政正式获得了法律通行证。此次修法行动,不仅及时回应了民意关切,也践行了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的法治原则。不过,计生法的修改,只是启动生育新政的第一步,"全面两孩"政策要真正调整到位,并非如此简单。首先,持续三十多年提倡一孩的政策导向,已经自上而下累积了繁琐坚固的制度体系,因而亟需全面清理、该废则废。与清理旧制陈规相比,更为关键的是加速构建与生育政策转型相适应的新制度体系,而  相似文献   

16.
司法民主是我国司法改革的前进方向,人民陪审制度是我国实现司法民主的主要方式之一,应充分发挥陪审员源于民众,代表民众的优势。我国存在传统法律伦理精神与现代法治精神的冲突,导致现实中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缺失。为培育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不仅要融合有益的传统法律伦理精神,还要加强现代法治精神的宣传教育。法官制度与司法民主与公平正义在逻辑上是紧密相连的。时下的法官制度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遴选与任免上的不尽科学等。完善法官制度要提高法官的准入资格,增强司法独立性,打破按照行政区划设置司法机关的局面等。  相似文献   

17.
一个稳定和有效运作的国际金融体系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是有利的,但是金融动荡、危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除了经济方面的因素,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政治困境是导致不稳定的重要因素。金融结构中的权力和金融制度的运行规则是政治困境产生的根源,国际金融中的权力突出表现为结构性权力和联系性权力,这两种权力又塑造了金融制度的运行规则。因此,在对国际金融困境的治理中如何改变现有的权力结构和改革制度的运行规则是极为关键的。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在监督主体和监督对象之间,始终存在一个如何实现激励兼容的问题。浙江省乐清市人大常委会监督政府的创新实践"人民听证"制度,作为一种特别的监督机制,通过揭示执行困境和引入新的参与主体,改变了监督主体和监督对象之间二元对立的利益格局。通过调整人大和政府对于监督本身的态度,该机制成功解决了二者之间的激励兼容问题,成为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创新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9.
审议是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职权的重要手段和使用频率最高的运作程序。审议质量直接反映会议质量,而搞好会前调查研究又直接反哺于审议质量的提高。目前,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审议中,对审议的法律地位的认识不足,"审"什么,"议"什么,含糊不清;对被审议的问题,调查不深入,重点抓不住,审议草率,无的放矢;对某些重点议题准备不充分,证据摸不准,随意发言,审而不清,议而无决,委员说给委员听。影响会议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无一不与加强  相似文献   

20.
日前,通化市东昌区人民法院选任的14名人民陪审员在人大常委会上正式通过任命。这是东昌区人大常委会为东昌区法院规范陪审员队伍管理的又一新的举措。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 人民陪审员通常是由法院临时指定的,随意性大,人员素质得不到保证, 导致临时陪审,陪而不审,形同虚设。而今,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规定, 由地方人大常委会任命陪审员,它对推行依法治国方略,监督审判人员公正司法,规范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将发挥重要作用。东昌区人大正是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