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快乐大叔 《党课》2010,(19):109-111
有人说,在英国首相中,丘吉尔是最特别的一位。没错,论文采,丘吉尔的文笔不逊于很多英国作家;论幽默,他的“幽默指数”甚至领先于与他同时期的萧伯纳;论能力,他带领英国民众战胜了残暴的德国法西斯……不过,现在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多半是他的幽默和机锋,下面就撷取一些丘吉尔的幽默对答,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1英国首相丘吉尔对苏联一直抱有敌意,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二战期间,他发表演讲,欢迎斯大林加入反法西斯阵营,立刻有人讽刺丘吉尔的政治态度转弯太急,他幽默地回答道:  相似文献   

3.
鲁先圣 《党课》2011,(16):70-70
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而且是才华横溢的演讲家,正是他无数次激昂慷慨的演讲,给当时徘徊、忧郁的英国民众以巨大的精神力量,使整个英国树立起坚持不懈、战斗到底的民族气概。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群体或单位,真正要变强大,背后支撑的都是思想文化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徐昕 《唯实》2002,(8):100-102
当代政治是政党政治。政党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决定力量,政党建设的核心是思想理论建设。一个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民族是盲目的民族.一个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政党是看不清前进方向的政党。正如列宁所说:“没有理论.党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利.而且不可避免地迟早注定要在政治上遭到破产。”  相似文献   

6.
说话的学问     
快乐大叔 《党课》2013,(5):97-98
读一本有关说话的书,发现里面所举实例不是萧伯纳的就是丘吉尔的,便不解,难道英国人说话比咱中国人还“牛”?论起说话这门学问,战国时的苏秦、张仪都是说死人不偿命的角色,两千年来粉丝无数。能说会道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一个人能否安身立命乃至成为名士的要件。  相似文献   

7.
安泰的教训     
在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 的是有一位无敌的英雄,名字叫安泰,他 的母亲是地神盖亚。安泰很有力量,没有 一个英雄能与他抗衡,因此,大家都认为 他是一个无敌英雄。为什么他这样有力 呢?原来他同敌人决斗遇到困难时,便往 地上一靠,即往生育和抚养了他的大地 母亲身上一靠,就取得了一股新的力量。 因此,任何敌人都无法战胜他。但他也有 一个弱点,就是怕决斗时与地面分开。敌 人知道这个弱点后,就设法把安泰举到 空中,使他无法再同地面接触,最后在空 中把他扼死了。 用这个故事来比喻党和人民的关系 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党是人民的儿子,人 民则是党的母亲。儿子的力量来自于母 亲,一旦离开母亲,就失去了根基。这种  相似文献   

8.
为思想而作     
人身上只有两个地方跳动:一个是心脏,一个是思想。心脏为思想而跳动,思想为心脏说明。所以思想着是幸福的,为思想而作也是幸福的。 思想没有想象的数量和重量,但却是有无比的力量。思想从物质出发,走向物质,回归物质,在相对独立时,又反作用于物质。这是思想独有的伟大。正如帕斯卡尔说的:“人的全部尊严都在于思想。人脆弱如苇草,乃是思想使其显示高贵、尊严和伟大。失去了伟大的思考,人类便也失去了存在和发展根本依据。” 思想是幻觉,思想是流水,思想是求索,思想是创造,思想是人生的脉搏。  相似文献   

9.
沉思的花絮     
人是一个拖着躯壳的小小灵魂。即使能活上三千年,甚至三万年,你也应该记住:人所失去的,只是他此刻拥有的生活;人所拥有的,也只是他此刻正在失去的生活。因此,生命的长短没有什么不同。此刻对于所有人都是一样的,那正在逝去的也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失去的不过是单纯的片刻;一个人不可能既失去过去,又失去未来——还没有经历  相似文献   

10.
1948年春天,张治中将军作为国民党西北行辕主任在西北师范学院大礼堂作报告。张将军演讲的题目是《世界需要太平,中国需要和平》。张治中将军从他在欧美等国的旅游观感,世界人民的生活,讲到世界不能再打大战了,并痛批英国丘吉尔首相执行的狡猾  相似文献   

11.
陈甲取 《党课》2012,(24):63-64
丘吉尔为了庆贺自己的69岁诞辰,在英国驻德黑兰使馆举行宴会。出席德黑兰会议的罗斯福、斯大林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遭到德国法西斯的入侵。英国首相丘吉尔前往美国,向罗斯福总统请求军火援助,共同抗击法西斯德国,罗斯福却举  相似文献   

13.
江亢虎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且身份复杂的历史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尽管如此,他的思想与活动对晚清民国的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动向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对江亢虎在五四运动前后思想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考虑到他这一时期一直致力于推动的"新民主主义和新社会主义"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思想理论,因此将其看做一个整体而不是割裂进行讨论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4.
<正>"信念告诉我的人生,没有比脚更长的道路。"这是洪立成的座右铭。1963年洪立成出生在农八师一四七团一个老军垦的家庭,父母亲都没有文化,家中有4个儿子,他排行老三,童年时代他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聪明好学,门门功课都在班里前三名,可是12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使他失去了听力,因为听力不好,经常听不清老师的讲课,才勉强上完了初中。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2013,(9):62-63
<正>在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形成、完善和发展过程中,作为我们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的刘少奇同志曾经做出过重要贡献。他经常向人们讲这样一个故事:在古希腊神话里,巨人安泰只要身不离地,就能从大地母亲身上不断吸取力量,所向无敌。可一旦离开了大地,他马上便失去了力量,后被他的敌人击毙。刘  相似文献   

16.
世界著名政治家、英国首相丘吉尔,一生虽是在繁忙中度过的,但仍活了91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领袖中最后一位离开这个世界的。归结丘吉尔成功的秘密,就是他终生善待自己,善待生活。  相似文献   

17.
雷蒙德·威廉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家,杰出的文化唯物主义奠基者。他对文化概念进行了批判性的历史考察,把文化与阶级、文化与政治联系起来研究,提出了"文化是整体生活方式"的思想;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工人阶级文化问题以及文化领导权问题作了更为深入的拓展和阐发。其文化唯物主义思想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非还原论等特点。也正因为有他开拓性的研究,再经过爱德华·汤普森、佩里·安德森和特里·伊格尔顿赋予其深度的阐释、借鉴、批判和发展,使文化唯物主义成为诠释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著名古希腊神话故事,名为“安泰之死”.传说安泰是位英雄,只要他身不离地,就能从大地母亲那里获得无穷力量,所向无敌,但只要他一离地,就立刻失去力量.另一位英雄赫拉克勒斯发现了他的这一致命弱点.在两人搏斗中,当安泰忘乎所以时,赫拉克勒斯把安泰高高举起,最终杀死了安泰.这个故事喻示人们:任何强大的力量,如果离开了后盾和支撑,都会逐渐衰竭,变得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19.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国、美国、英国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国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  相似文献   

20.
张国祚 《前线》2014,(12):39-40
<正>今年"五四"青年节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证明,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全社会所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才是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这里讲的就是文化的力量,这个核心价值观是最深沉的。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当中绝不能偏离这个核心价值观。为什么把核心价值观看得如此之重呢?习近平总书记还讲到,核心价值观能够引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追求的方向,如果没有这种追求,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失去信仰,没有经纬感,迷失方向,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