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多年来,民商事案件中“执行难”严重困扰着人民法院,成为法院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给法院造成很大的压力。现实工作中,相当数量的生效法律文书得不到实际执行,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甚至得不偿失,这种“执行难”情况直接影响了社会稳定,严重损害了法律尊严,动摇了当事人对法院和法官的信任。如何解决好“执行难”问题,已是摆在法院和法官面前的重大课题,身为执法为民的法官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和深刻思考。本文是笔者从实践工作中遇到民商事案件“执行难”的二个案例,对“执行难”问题发生的原因,傲粗浅的分析,以求执行理念之提高。执行制度之完善,执行措施之改进。  相似文献   

2.
近日,一位在阿荣旗人民法院基层法庭已连续工作10多年的老法官激动地说:“没想到我都50多岁了,还能被解决职级待遇问题,感谢院领导对我的关心,这对我的工作将是一种极大的鼓舞……”这是呼伦贝尔中院以人为本、全面落实干警职级待遇后,一位老法官的肺腑之言。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近日,蒙城县人大常委会调研了法院立案工作。就如何解决“立案难”的问题,调研组提出3条建议:进一步提高法官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牢固树立“人民法官为人民”的责任意识,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充分利用立案信息平台,加强立案登记管理工作,避免重复立案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审判》2010,(2):36-37
在广西省法院系统“万名法官下访”活动中,武鸣县人民法院以“听民言、察民情、排民难、解民忧”为宗旨,积极开展了“百名法官下访促和谐”活动,对下访中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从司法角度予以帮助解决,由原来的群众“被动上访”变成现在的法官“主动下访”。  相似文献   

5.
近闻,有位执业律师就某基层法院的审判工作问题,在一次庭审后善意地向该院的女院长(以下简称法官)提出意见和建议。谁知,这个“资深”法官对律师的意见,不以为然,甚至还很不耐烦地讲:“你们律师是‘做生意’的,不要老是和法院‘过不去’……”。然而,这位律师不卑不亢,当即反驳:“如果说律师是‘做生意’的,那么,法院和法官是不是‘做生意’的呢?!”法官当时无言以对。 显然,这是一次律师与法官之间看似平常、但并非十分愉快的“对话”,而这次“对话”所涉及的“律师职业属性”和“道德理念”等“公共关系”,已不是律师…  相似文献   

6.
在法律体系内,法官自由裁量是司法正义的工具,其不仅容易被居心叵测的法官滥用,而且由于滥用已经遭到社会各界的批评,如何预防和控制法官自由裁量权滥用自然为法学界和实务界所关注。本文结合民事行政审判工作,揭示法官滥用裁量权的“原点”,以及“原点”之间相互连接而形成“面”,“点、面”结合构成法官滥用裁量权的主要场域,结合法官滥用审判权的“点、面”剧场,从当事人、检察官、法官角度论述了如何防止法官滥用裁量权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民法官在审判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人情”的问题。如何摆正情与法的关系,巧妙化解情与法的碰撞,是每名法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田斌榜 《证据科学》2004,11(1):17-18
为使人民法院司法技术工作更好地适应审判需要,适应司法鉴定体制的变化,作者结合3个具体案例的审理情况,从理论探讨与实际操作的角度,探索人民法院司法技术工作如何调整思路,即由“鉴定”到“审查”,司法技术人员从“鉴定人员”到“技术型法官”角色转变的工作模式。技术型法官参与对案件涉及其所熟知的专门性问题的审查有利于事实的正确认定和案件正确处理,技术型法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素质和法律知识,工作中可采取组织专家论证、听证及外委鉴定等形式。  相似文献   

9.
2009年4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全国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鲜明地提出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重大历史命题,要求全国法院广泛深入地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身处首善之区,北京市法院如何贯彻落实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开展好“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就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池强。  相似文献   

10.
周曙 《江淮法治》2008,(6):19-19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贵州、四川、重庆等西部12个省区市800余家基层法院试行法官助理制度,在审判法官与书记员之间设立“法官助理”职务,试行“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审判组织模式,以此减轻西部基层法院法官短缺问题,分担法官工作压力,提高司法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律师》2010,(3):56-56
2月23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全省法院反腐倡廉工作暨司法作风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省高院院长郑鄂要求全省法官,必须进一步强化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司法观、职业观、价值观。郑鄂强调,要充分吸取11.13案件的沉痛教训,在法官和律师之间划出“隔离带”,坚决反对法官在交往上“傍律师”、“傍大款”。尤其是在法官和律师存在夫妻、近亲属关系问题上,要尝试推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定期摸清情况,向当事人和社会提供查询.落实审判回避制度,启动实行法官与律师就业限制、单方退出制度的试点工作;同时。要探索将“一岗双责”制落实到合议庭这个司法办案的最基本单位,落实审判长权责.适度解决审判长相关待遇,为其履行内部监督职责提供保障和激励。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201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法官、检察官提前离岗、离职问题的通知》(法发[2010]14号,以下简称《通知》),对于有效缓解当前人民法院面临的“案多人少”、“法官断层”的突出问题,保障审判工作的正常开展具有重要作用。为确保《通知》的贯彻落实,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3.
消极执行是人民法院执行机构“执行难”的一种主观上的主要表现,执行法官如何克服消极执行,提高执行案件的结案率,解决“执行难”问题是摆在法律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从法院执行工作的实践出发,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对法官评价和考核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法院各项改革的全面推开和深入,法官素质问题已无可争议地成为掣肘改革全局和决定改革成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法官素质的研究,目前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法官的遴选、任用、资格、条件等,即法官的“入口”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对法官的评价和考核也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在岗法官的素质保障和提升。法官评价与考核的内容  根据法官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法官的评价、考核内容包括审判工作实绩、思想品德、审判业务、法学理论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笔者认为,除了对法官的思想品德、职业操守、敬业精神等作风方面的评价外,…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法官职业化发展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7月5日,在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法官职业化是提高法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是法院建设的一条主线。”从而使法官职业化被首次提到人民法院建设的战略高度,由此拉开了中国法官职业化的序幕。法官为什么要职业化提出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多余。但就是这个看似没有必要、答案不言而喻的问题,却是长期以来影响法官职业化建设的最主要障碍。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结束后,媒体对其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比较广泛的报道,“法官职业化”成为流行的时…  相似文献   

16.
星期一的早晨,北京水韵风情庄园业主委员会潘某等4人给北法官曹松清送来了写有“公正执法调解化矛盾为和谐”的锦旗。到法院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这么棘手的问题解决了,感谢曹法官,京市昌平区法院民二庭他们激动地说:“没想感谢昌平区法院……”  相似文献   

17.
王立新 《中国审判》2014,(10):76-77
《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关于“深化法院人事管理改革”,提出了“推进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和“建立法官员额制”的具体措施。纵观当今法治化较为成熟的国家或地区,都对法官的任职条件进行严格限制,通过法官遴选制度实现了法官精英化,法官数量也较为稳定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6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人民法院召开“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对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由此拉开整个活动的序幕。会议针对此次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提出了四点具体要求。一要充分认识开展这次“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二要把握关键,明确重点,真正做到部署工作、处理问题、审理案件都要置于大局中去思考,都要从有利于大局来把握。三要在学用结合上下大功夫。  相似文献   

19.
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司法公正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文明的象征、群众的期盼。实现司法公正应有完善的司法制度和良好的司法环境,更需要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法官群体。研究探讨法官职业道德教育,是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方面,对培养高素质的法官队伍,解决司法不公,实现社会正义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认识当前加强法官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法官的必备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由法官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决定的,法官是法律的实施者,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在我国,这种国家意志又是…  相似文献   

20.
“律师与法官不同”,这似乎不是问题,律师与法官当然不同。因此,本文提出这样的问 题,是否有些“弱智”。律师与法官有很多不同:性质不同、资格的取得方式不同、职业不 同、服装不同、收入方式不同、工作方式不同等等。但本文所要谈到的律师与法官的不同, 不是指或仅指的上述这些不同,而是要探究在诉讼中,律师与法官在对待具体案件时,在案 件的事实认定和适用法律的法律认知方面,以及在各自的法律工作中,职业道德要求方面有 何不同。“律师与法官相同”,则是要论及两者的共性,以及人们应当如何从这一共性视点 来对待律师和法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