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是党从苦难与辉煌中走到今天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力量源泉。我们要坚守党章规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要求,模范地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总结92年来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的基本经验,面对当前的形势与任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注意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尊重群众是思想基石,依靠群众是力量源泉,了解群众是工作依据,引导群众是重要任务,深入群众是关键环节,服务群众是根本宗旨,问效群众是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2.
罗一民 《群众》2013,(9):13-15
群众路线的含义,概括地讲,就是党章中所说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对群众路线简要而集中的表述,全面而准确。  相似文献   

3.
张华  杜奋根 《前沿》2003,1(3):110-112
群众监督对党在新时期坚持群众路线有着重大的意义 ,它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实现形式。突出表现在群众监督为“一切为了群众”提供了具体内容 ,群众监督为“一切依靠群众”提供了具体形式 ,群众监督为“从群众中来”提供了不竭源泉 ,群众监督为“到群众中去”提供了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4.
无产阶级政党与人民群众有着共同的命运和根本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具有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5.
司甜 《淮海论坛》2014,(1):21-24
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被形象地称之为党的生命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的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克敌制胜的有力武器。党在执政之后,群众路线的内涵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并成为巩固执政地位、获取执政合法性的主要源泉。社会转型过程中阶层利益多元化,利益矛盾突出.能否很好地贯彻群众路线,保持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不仅考量着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也直接体现着政治文明的程度和政治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冯昕 《中国民政》2013,(10):20-2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河南省民政厅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要内容,贯彻落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以集中解决群众反应强烈的"四风"问题为主要任务,密切联系实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一、多种形式认真学,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创造性地运用党的群众路线,不仅有力地推进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践,也获得了理论的启迪。一、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实践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坚持“一切为了群众”,把让人民满意作为活动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来设计活动载体。根据中央提出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  相似文献   

8.
刘庆斌 《前进》2014,(9):32-34
<正>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一切理论根基的直接体现。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关键要看是否尊重群众、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而现阶段尊重群众、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路径,就在于如何满足群众知情权、扩大群众参与权、提高群众表达权、保证群众监督权。这既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所在,也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现实需要。一、践行群众路线必须实行信息公开,满足群众知情权  相似文献   

9.
侯彦良 《前进》2013,(11):12-13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重大部署。着力解决党内大量存在的"四风"问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促进党的作风建设,以密切党群关系,凝聚正能量,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这既是新一届党中央的战略意图,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和期盼。通过深入学习中央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笔者认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本的是要准确把握"为民务实清廉"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大既是权力机关,又是民意机关,只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大工作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奋斗史就是依靠群众和发动群众的历史。"一切为了群众利益"是邓小平唯物主义群众观的核心。今天,重温邓小平同志有关党的群众工作重要性、贯彻群众路线、提高群众工作本领等方面的思想论述,对于新形势下促进党的群众工作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经典表述,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永葆党的生机活力、胜利完成伟大执政使命的根本。新形势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求广大党员...  相似文献   

13.
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一个传统的党建话题在当下的中国承载着新的时代内容,具有当代价值。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建设永恒主题,群众路线是党的先进性建设不变的主题,坚持群众路线必须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从执政实践面临的亡党危险认识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党执政面临的挑战不是路线方针政策上的问题,群众的不满意主要来自党的作风不正。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在转变党风。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主要内容,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转变党风的抓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不能取得实效,关键看能不~g-l,J7实通过坚决反对“四风”,使党风得到明显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非一般的工作要求,不可敷衍潦草地对付,而必须深彻灵魂,痛击弊端,这是形势所迫,现实使然,千万不能掉心轻心 回望我们党所经历的苦难与辉煌、成功与失败,一个重要的经验和法宝,就是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是党的科学领导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5.
王云骏 《群众》2011,(5):70-71
1945年5月在党的七大上,刘少奇同志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科学的总结,把群众路线概括为党的根本路线。他说:"所谓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路线,就是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同志的群众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用正确的态度与正确的方法去领导人民群众的路线。  相似文献   

16.
李武 《群众》2013,(12):66-67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制胜的法宝。做好群众工作、创新群众工作法既是新形势下基层党绀织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政协是中国人民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人民政协开展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党赋予人民政协的历史使命。近年来,襄阳市政协认真贯彻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目的在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7月15日下午,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认真学习省、厅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  相似文献   

19.
群众路线是我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也是我党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克敌致胜的法宝。党的群众路线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反映了我们党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新的历史征程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发挥群众路线这个党的工作生命线作用,不断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始终做到党的工作与群众利益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20.
党的群众路线核心是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党的群众路线源起、形成和成熟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群众观点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党的群众路线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入研究,这对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贯彻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