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于1995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国务院知识产权办公室、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和领导参加了这次研讨会。研讨会首先研讨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专家们认为: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工作的基本架构已经完成。目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点是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法律依据来真正地保护知识、保护知识分子和保护真正的知识产权,并如何运用法律打击窃取技术成果和打着保护知识产权的旗号搞技术垄断,妨碍科技进步和以不正当手段排挤同行的行为。与会的知识卢权领域…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2009,(1):44-44
2008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知识产权:新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IIPP)由北京大学与美国亚太法学研究院(APLI)共同组建,旨在采取跨学科、跨区域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寻求与知识产权国际组织、区域机构、政府部门、学术团体与产业的合作,培养国家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为己任。研究中心的日常业务包括进行学术研究、开展学术国际交流与合作、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及专业咨询等。  相似文献   

3.
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创建于2008年12月,是隶属于北京大学的专业教学研究机构。研究中心依托北京大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优势,利用国内外学术资源,以组建世界一流的知识产权学术团队,服务于政府、国际组织及企业,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为宗旨。  相似文献   

4.
罗向京 《知识产权》2007,17(6):93-95
知识产权法有哲学吗?这是一个让知识产权法学者感到为难的问题。为了说明这个学科的科学性,人们在努力探讨和挖掘知识产权法哲学,希望这个杂乱的欠缺体系化的学科,能够因了哲学根基的存在而闪闪发光。在Peter Drahos的“APhilosoph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1问世之后,这本书似乎激活了研究知识产权法哲学的热情,至少就国内而言,知识产权法哲学成为知识产权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不过,布拉德与莱昂内尔在《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1760~1911年英国的历程》2一书中,却对这个热门问题大泼冷水。一、知识产权法的非哲学性在《现代知识产…  相似文献   

5.
由北京大学与华盛顿大学联合举办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新发展学术报告会,于1994年5月9日在北京大学召开。出席报告会的有我国著名的知识产权法律界的专家、教授:高卢麟、段瑞春、汤宗舜、郭寿康、应明等各位先生,以及我国从事知识产权教学、研究和涉外知识产权实务工作的同仁,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部分教授、知识产权研究生和双学位学生也参加了报告会。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兼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负责人王义遒教授,中国专利局局长、北京大学兼职教授高卢麟先生在会上讲了话。美国华盛顿大学亚洲法研究所所长Haley教授、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Wegner教授、华盛顿大学亚洲法研究所副所长刘江彬教授以及孙远剑博士、林伯颖博士应邀就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新发展为题作了学术报告。他们的精彩演讲,使与会者受益匪浅。为此,我愿意把这次难得的学术报告主要内容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中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介绍给更多的同仁。  相似文献   

6.
2008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知识产权——新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7.
赵莉 《知识产权》2004,14(3):64-64
2004年4月23~24日,在第四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海峡两岸知识产权界的专家和多所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学者以及实务界的知识产权工作者近350名代表,汇聚在上海大学隆重召开了"第五届海峡两岸知识产权学术研讨会".这次大会由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台湾)政治大学智慧财产研究所、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等7家单位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特性新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知识产权的"无形性"是指客体知识财产的无形,知识财产就像知识产权的"树根",由于"深埋地下看不到"而变得无形;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与有形产权的专有性在渊源、排他度和派生权上不同;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是由其"特许权"本质决定的,不同国家对同一知识财产的保护依据的是各自独立的知识产权,此外知识产权法的若干分支制度还人为设定了分项知识产权的地域范围;知识产权既非伴随着知识问世"同生",也非伴随着知识永久共存续,它会随着法定时间届满失效而进入公有领域.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2010,(1):59-59
2009年11月27日至28日,由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办、磐安智慧财产教育基金会与亚太法学研究院协办的“北京大学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约二百名专家、学者和资深从业者汇聚一堂,就“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这一热点问题进行广泛交流、展开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0.
<正>一、法哲学体系的基础:人的尊严的论证与确立1784年,康德在《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一文中宣称:"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1〕而能够帮助我们脱离于这个不成熟状态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自主地运用我们的"理性"。正是在自主运用我们的理性以脱离不成熟状态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知晓了通过"我"作为主体来建构一整套严密的知识体  相似文献   

11.
《政法学刊》2017,(1):5-12
在诉诸于感官的"无形财产"、关注创造过程的"智力成果",以及关注创造结果的"知识产品"、"信息"、"符号"等统合知识产权客体的术语中,"知识产品"一词不仅体现了权利客体与权利本身在术语上的对应性,还强调了这类财产的非物质性和经济属性。作为一种在法律上有财产价值、有"构"无"质"的精神产品,知识产品既区别于包括自然力在内的有体物,又不同于作为客体的权利这类无体物。由于知识产权客体的特殊性,在民法典中规定知识产权时,宜采用有保留的纳入式:即将知识产权与其他民事权利的共性规定于民法典总则之中,将知识产权与其他财产权的共性规定于财产法总则的一般规定中,并且在财产法总则中设定"知识产权的一般规定",重点在于描述知识产权制度与其他财产权制度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制度是架设在知识与财产或者智慧与财富 之间的一座桥梁,其是以法律规定将知识转化为财产或将智慧转化为财富。关于此种转化的正当性,至少有"精神道德论"、"经济激励论"、"增强竞争论"和"利益补偿论"等基本理论作支撑。这些理论分别形成于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支撑着不同体系的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历经五百多年的发展,现已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  相似文献   

13.
于志强 《政法论坛》2012,(3):164-170
软件的可替代性和在产品市场中的被支配性,是软件在创作方式和结果上与其他应受知识产品保护作品的主要区别。随着软件开放性源代码的出现以及开放性源社区的形成,复制源代码以及"逆向工程"成了侵犯软件知识产权新的行为方式,传统知识产权保护手段在这种情况下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在这个前提下,对软件产品知识产权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保护应该具有优先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与人权:后TRIPS时代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明  肖志远 《法律科学》2005,23(5):115-122
TRIPS的产生,在促进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发展的同时,也被认为造成了知识产权制度与国际人权法之间的冲突。从立法宗旨上讲,不管对知识产权采用什么样的措辞,知识产权保护应与维护人类尊严和实现其他人权相一致。所以,我们必须开展有关研究工作,探寻如何在包括TRIPS在内的国际条约框架下,协调好知识产权与人权之间的关系;具体说来,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必须以国际人权公约的价值取向为指导,在保护作者精神权、隐私权、公共健康与环境等方面进行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5.
从法哲学视角看,知识产权法作为人类共同知识活动的激励机制提供的激励条件,它以尊重个人独立和平等为前提,以"对价与衡平"为立法原则,通过为保护个人创造性财产权而激励个人对知识活动的贡献并最终促进人类共同知识活动发展。知识产权发生于表达自由与财产自由、经济自由及其他政治自由权之间的符合"对价"的自由契约;知识产权法作为制定法上的"法定权利",是国家允诺强制保护的符合对价与衡平条件的"社会契约"。其正当性应该满足宪政分配责任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指出基于信息概念的模糊性,知识产权的对象是信息这个观点值得质疑;信息产权的正当性问题并非用信息取代知识就能够加以解决,信息产权缺乏相应的正当性基础。关于知识与信息的关系,一方面知识是人的创造物,可以传递,并有真伪之分,而信息则属于客观领域,不具有传递性,也无所谓真假,人不能创造信息;另一方面信息是我们认识的对象,同时又能被人类利用作为客观知识的载体。最后,知识产权的对象属于客观知识的范畴,具有观念性、符号性和客观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黄汇 《法学评论》2015,(3):74-82
"山寨"现象系知识产权人拥有知识产品的定价权,留给公众法定的"消费者剩余"空间不断被挤压所形成的。其在制造着知识产权法"模仿"概念的同时,对知识产品的过度垄断形成反制和竞争。但"山寨"并非救济公共利益的最佳方式。中国知识产权建设的未来应在实体和程序的双重控制下,开辟更多法定的促进"知识共享"的规则性空间。法律既要防止知识产权的保护贫困,又要防止公共利益的保留不足。这样,知识产权机制才能奠定在科学的价值论基础上,以更显著的绩效和更优化的激励方式,促进知识创新活动不断迈向未来。  相似文献   

18.
由北京大学主办、台湾资讯工业策进会协办的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学术交流会于9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海峡两岸知识产权的专家、教授、律师、法官及主管人员130多人,其中台湾代表近40人,大陆代表90多人。大会经过广泛的征文,共收到论文52篇,其中台湾19篇,大陆33篇。论文的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两岸知识产权的协调与发展,科技法律与产业发展,知识产权教育与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与司法实践等。  相似文献   

19.
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在物质层面上,是要让所有人在分配基本公平的情况下,能够享受做人的尊严;在精神需求上,是要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国家主人翁地位,在这个社会中  相似文献   

20.
传统中医药知识作为世界传统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信息技术现代化的今天,人们对西药毒副作用的排斥逐渐增加,使得中医药出现空前的盛行趋势。可我国作为传统医药大国,在这个"中医热"中却凸显了诸多无奈与尴尬。这是由于我国《知识产权法》对传统中医药保护的缺陷所造成的,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传统中医药知识现状的描述,分析我国知识产权法对其保护的不足,并提出一些见解,希望能促进并完善对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