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增长前景 2008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前景为:美国、日本和欧元区2006年实际增长率分别为2.9%、2.2%、2.8%。IMF对2007年全年的预测结果分别为美国1.9%、日本2.O%、欧元区2.5%,2008年分别为美国1.9%、日本1.7%、欧元区2.1%;OECD的对美国、日本和欧元区2007年经济增长率预测结果则分别是1.9%、2.4%、2.6%,2008年分别为2.1%、2.4%和2.7%;英国《经济学家》的预测结果为2007年美国增长率为2.0%、日本2.0%、欧元区2.6%,2008年美国2.1%、日本为1.8%、欧元区为2.0%。  相似文献   

2.
南都 《党政论坛》2010,(12):36-36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格局在调整,作为新兴市场领头羊的“金砖四国”拥有全球42%的人口,世界经济总量的14.6%,贸易额占全球的12.8%,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如果四国保持过去十年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预计到2050年,四国的GDP之和将超越除加拿大以外的西方六大经济体,成为世界最强大的经济集合体。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世界经济趋势预测 1、实体经济基本面健康。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无明显变化 全球实体经济基本面健康的大局不曾改变。世界银行和IMF都持谨慎乐观态度。首先,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的地位不曾动摇,美国劳动生产率仍然是世界最高的,而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排行榜上美国也是第一名。其次,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势头不减,2007年最新公布的增长率预测甚至达到11%。第三,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发展整体势头较好,发达经济体也未出现明显衰退。因此,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依然存在。平稳较快发展仍是当前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新趋势和新变化 1.世界经济难现高增长。导致此轮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在于,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发生了变化,包括新技术扩散效应减弱、全球化红利递减、全球流动性过剩以及全球经济不平衡进一步加剧等,这将使世界经济陷入中长期复苏乏力和通胀时有抬头的困境,尽管IMF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约4.5%,已非常接近危机前5年(2003年至2007年)4.6%的年均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是美国经济增长的放缓,但我们觉得衰退的风险正在全球范围内上升,这是因为世界经济的动态变化往往使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先后出现同样的情况。当我们环顾世界,就可以看到在美国发生的情形,有些已经在其他国家非常迅猛地出现,房地产市场的收缩就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6.
李向阳 《求知》2005,(2):18-20
在2003年复苏的基础上,2004年全球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经济增长率约为5%,高于20世纪90年代高速增长时期的平均水平,创造了过去20年来的最高纪录。受周期发展的制约和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明显放缓,但仍能保持适中的速度,预计在4.3%左右。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1979—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发展水平快6.8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了长达29年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十多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一年,增长速度可能达到4.1%,大大超过1999年的2.8%。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都有明显提高。与此同时,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更是达到12.2%,创下20年来的最高记录。同1999年相比,2000年的资本流动量增加近24%。美国经济强劲增长。2000年美国前两个季度GDP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4.8%和5.6%。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进一步提高,通货膨胀压力开始显现。为了抑制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同时也为了使股票市场逐渐降温,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继续执行…  相似文献   

9.
王一鸣 《党政论坛》2008,(22):18-18
在经历了过去五年“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繁荣后,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均衡关系逐步发生变化,经济运行总体上表现为“经济增速回调、物价高位运行”的特征。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4%,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9%,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高于去年4.8%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刘丹丹 《学理论》2009,(3):38-40
哈尔滨新兴工业化道路面临的宏观形势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其主要经济增长形式为虚拟经济的膨胀,虚拟经济是以虚拟资本扩张和金融衍生交易为特征的经济。在发达国家,由于忽视对实物产业的投入。长期向外转移生产性产业,一些产业已出现“空心化”,生产效率持续走低,致使本国产出不能满足国内消费,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04,(1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预测2004年世界GDP增长将比2003年明显加快。世界主要经济体大多数增长速度都明显加快,IMF预测2004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2.9%,比2003年加快1.1个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08,(20):24-24
热点一: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0.4%,增幅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一、二季度分别增长10.6%和10.1%。上半年经济增速的回落,引发了各界对下半年经济增长的担忧。  相似文献   

13.
《理论参考》2008,(4):62-63
尽管出现金融市场动荡,2007年的全球经济增长还是几乎不会受到影响,仍将达到5.2%的增长率.而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将稍缓,为4.8%。各国经济决策者的当务之急是使金融市场恢复到较正常的状况,并维护经济扩张。经济前景面临的风险还包括,潜在通货膨胀压力.波动的石油市场.以及外汇大量流入给新兴市场造成的影响。同时,人口老龄化、全球化面临更大阻力以及全球变暖等更长期的问题也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4.
《理论参考》2009,(12):32-35
最困难的问题“未解决” 问: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的一些数据。其中,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8.9%,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7%。中国经济的反弹趋势日益明显,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今年“保八”已不成问题,您对目前的中国经济怎么看?  相似文献   

15.
余万里 《民主》2006,(1):4-7
2005年的世界经济稳中有降,3.2%的增长率虽然略低于上一年3.8%的增长率,但依然显示了世界经济的强劲。其中,发展中国家的高增长为全球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从世界经济健康运行的角度看,稳中有降的增长率有助于舒缓高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紧张和矛盾。在国际政治方面,过去一年的世界依然在热点、矛盾和冲突中前行。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警示人类生态安全的危机,同时也唤醒了人类共同体的意识。在朝鲜、伊朗、反恐、伊拉克等一系列热点问题的背后,大国关系也在悄悄发生重组和调整,中国外交取得的成果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王仁贵 《瞭望》2011,(1):20-21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GDP总量首次超过发达国家.前者的比重在十年前只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40%,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未来8年可达到60%.采访中,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赵涛认为,这就意味着,从2011年开始,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开始向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倾斜,世界...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08,(6):12-12
联合国1月9日发布《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分析指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直接推动了这些国家经济近几年来的强劲增长。报告预计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10%。  相似文献   

18.
戎殿新 《求知》2002,(1):20-23
一、预测指标屡屡调低。人们在预测2000年世界经济走势时,预测增长指标屡屡调高。对2001年世界经济形势的预测情况则恰恰相反,增长指标被屡屡调低。最初,人们预计2001年增长3.4%至4.2%,后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为3.2%,9月份该组织预测为2.6%,11月中旬再次下调到2.4%。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世界经济增速低于2.5%即为衰退。可见全球经济形势之严峻。  相似文献   

19.
《理论视野》2013,(12):81-81
中新网12月10日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2014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2013年中国GDP增长7.7%,2014年中国GDP增长7.5%左右。报告还称,2011--2030年中国潜在增长率将呈现下滑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一、滨海新区2014年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运行状况(一)2014年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1.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3.3%,总体处于缓慢复苏阶段,疲弱态势没有明显改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