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在今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这就明确指出了坚持“三个代表”思想的根本,是要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在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社会实践中,坚持在理论上有新的认识,在实践上有新的发展。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  相似文献   

2.
谈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的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实践之源上看,理论创新一是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二是要有唯物史观态度和观点,来断总结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将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汇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中去。三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老问题”,对“众所周知”的理论问题,做出新的理论探索和理论说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发展,着眼于党的建设所面临的新任务而做出的科学论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和历史创造理论.在实践中,我们要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各项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同时,提出马克思主义的"123"与"345"这两个概念;而这两个概念的成立,又离不开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和对"什么是历史"的两点认识,即历史是历史本身,历史是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的"123"明确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任务"、"两大发现"和"三个来源",而马克思主义的"345"则明确了继承、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性质"、"四个离不开"和最终形成"资本论第五卷"。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不仅仅是具体操作层面上对于新闻事件的选择标准,而且要从根本上认识新闻对于人的有用性,并作为一种职业信念,直接与新闻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密切关联,其价值观核心即"以人为本"。新闻人以及媒体只有在这样的高度理解新闻价值,在实践中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才能更好地从事人民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哲学的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从学术形态、政治形态、大众形态相统一的视角看,作为"范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方面功不可没,但无疑也需要重新反思其利弊得失,从而沿着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不断发展。深入研究作为"范式"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哲学,揭示其深层理论困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改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过程。在农村改革中,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足中国农村实际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仅推动了中国农村改革的顺利发展并取得了伟大成就,也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在中国农村改革中得到坚守、创新和发展并不断中国化,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这进一步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适应实践发展而不断创新。在新时代,农村改革和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任务更加艰巨,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中国的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的中国化,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何关银 《重庆行政》2013,14(4):16-18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强调,理论的功能集中表现为通过解决问题改变世界;恩格斯也强调过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从列宁到毛泽东再到邓小平同志,都十分强调时代、实践的应用创新理论。总之,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与实践及其实际关系的基本观点的重心是:立足于"实践标准"与理论的实践应用并创新理论。如果应用"实践标准"、创新理论的学术逻辑去认识实践模式,就可以得出时代的阶段和环境锁定,及其对"嬗变型模式创新"指认这一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通俗化,就要善于把党的创新理论讲"细"讲"实"讲"活"。要善于从微言阐发大义,善于让理论接地气,善于将话语转化风格,用群众喜闻乐见的鲜活语言和生动的讲授方式增强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扩大创新理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承继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思想到实践、从共性到个性的三层转变;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三次结合;改革开放时期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个理论成果;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建设、共产党执政和人类社会发展三大规律的认识;贯彻了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真正了解实际情况与把真正弄懂的理论和真正了解的实际相结合的三项要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三点特色。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用“三个代表”统一思想,是推动党的建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客观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创新与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最好的坚持。  相似文献   

12.
"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后提交的一份新答卷,这一答卷既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的新发展,是中共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新举措;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继承与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新探索。可以说"全面从严治党"从理论和实践双重维度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创新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完善自我,建设现代化新型政党的新举措和新方略。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对这一理论的深入推进和发展,是厘清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发展脉络的必行之举。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在游离变幻的时代氛围中不断呈现出新的景观。历史经验已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发展的科学体系。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创新,对已有的理论进行丰富、完善和发展,只有坚持这样做,理论才能真正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历史观和价值观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只有站在历史观价值观的高度,才能深刻认识和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内涵和现实意义.本文简要回顾了唯物史观形成、确证和深化的发展历程.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 1858年手稿)>[资本章][结尾]中关于生产力、科学文化和全社会利益关系的论述进行了发掘和探讨,论证了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辩证统一关系的阐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价值观的理论创新.本文还提出了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以破解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这一经济学难题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新东方》2022,(1)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了"两个确立"。"两个确立"的形成具有科学的理论逻辑,只有从理论上认识其形成的必然性,才能深刻领会其精髓要以和重大意义,做到把理论认识转化为行动自觉。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原则,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属性,"两个确立"蕴含着丰富的唯物史观思想,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指导我们正确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处理民族问题,开展民族工作,在实践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其"以人为本"的思想。新时期,坚持与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教育的滞后、僵化、单一等因素。加入WTO以后,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更新观念、开拓思路,创新进取,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贴紧中心,把握规律,找准载体,必须在认识上、内容上、方法上进行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从而增强思想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一、认识要创新认识创新,就是要从国际和国内视角来明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战略地位,增强教育者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5,(4)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实践中不断传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逐渐形成了以"一体、两翼、三特色"为主要内容的系统的党建工作思想,为"新常态"下的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相似文献   

19.
丁妍 《人民论坛》2014,(12):211-2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实际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中国时代精神。其发展经历了早期传播、紧密结合、曲折发展和理论创新四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启示有:要有整体性理解、要处理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之间的关系等,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中国实践的理论结晶,思想内涵丰富、逻辑体系完整。学习、掌握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学"是前提,要从"学懂"到"学深";"悟"是关键,要从"弄通"到"悟透";"实"是落脚点,要从"实干"到"做实"。通过"学深""悟透""做实"三部曲,真正把握其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