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刘慧强问以前儿子挺喜欢刷牙的,可是现在却不爱刷牙了。我给他刷,他就闭着嘴巴不肯张开,该怎么办呢?编辑家长可以调整一下牙刷和牙膏,改成孩子喜欢、有可爱卡通图案的牙刷和彩色、有甜味的牙膏,然后鼓励孩子33岁财务管理宝宝:刘奕嘉3岁2个月  相似文献   

2.
邱勇  付少玮 《工会博览》2013,(36):17-18
56岁的郭军,说话就爱笑。他是公交集团第二客运分公司的大艺术家,职工们喜欢他的黑板画,喜欢他这个人。看着郭军,远观近摸着他的黑板画,大家就觉得心里喜兴,好像看了他的画,晚上回家能多吃一碗饭似的。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喜欢谜语,尤其喜欢制作谜语让大家猜。他曾出谜面“慢慢走”,打一人名,答案是“徐向前”,令人叫绝!包罗万象的毛泽东诗词,有27个谜语妙趣横生,颇值玩味。  相似文献   

4.
陈彤 《法制博览》2010,(16):16-17
他是我们的朋友。喜欢上一位美女,美得惊心动魄骇人听闻的那种。美女的理想是做模特,他的职业是摄影师,他为她拍照片,拍着拍着就拍出感情来了。那是六年前的事情,六年前美女只有18岁,他36岁,所有人都劝他,她是美女,又年轻,现在就算不是利用你,是真爱,可你们能白头吗?  相似文献   

5.
王一南,1988年春出生,母亲肖卉在工商银行任会计,父亲王欣在电力部门做财会工作。一南从小喜欢画画,3岁时就开始涂鸦,4岁时父母就送他去中国儿童宫学习画画。  相似文献   

6.
今年21岁的彭海涛出生于成都,父亲的生意经营得不错.家庭条件十分富裕。彭海涛被父母视作掌上明珠.父母希望他以后能够考上大学出人头地。彭海涛从小就喜欢玩游戏,但是他担心父母知道后责骂他,所以他不得不经常偷偷摸摸的躲在没人的角落打游戏,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  相似文献   

7.
卢克山 《法制博览》2010,(18):28-29
当今流行“一次性”。一次性商品越来越多,屈指数来有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杯子、一次性饭碗、一次性毛巾、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内裤、一次性袜子、一次性针头、一次性手套、一次性袋子、一次性……。值得一提的是,“一次性”不仅在“物质领域”里应用广泛,还在“精神领域”里大行其道.譬如有人结交朋友喜欢搞“一次性”——一见面就熟,哥们义气,两肋插刀,可他们的友情是“热也忽焉。冷也忽焉”,  相似文献   

8.
茅青 《法制博览》2010,(11):18-19
茅以升,字唐臣,1896年1月9日出生在镇江。以升自幼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地方。从性格上看,继承母亲韩石渠的地方较多。他生来就很聪明,记忆力超强,口才也很好,喜欢交际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这一点又像其祖父茅谦。以升7岁进入柳翼谋办的新学校——思益小学。但此前他在3岁的时候就随母亲识字并和祖父学写毛笔字,4岁的时候同哥哥以南一起进入南京牛市贾治邦私塾学了两年《论语》。  相似文献   

9.
猪圈里开始长跑梦想 2003年3月2日.4岁的张慧敏在凌晨5点被父亲叫起来晨练,小敏一口气跑了1000米,跑姿优美,步态轻盈,像一头奔跑跳跃的梅花鹿。张建民看出女儿的长跑天赋,他开始勾画女儿的美好未来。他问女儿:“喜欢跑步吗?”小敏说:“喜欢呀!”女儿的回答,令他怦然心动:“那爸爸每天带你跑步好不好?”小敏点点头。从此,跑步成了张家父女生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南非,刚刚当选新总统的雅各布·祖马(Jacob G.Zuma)早就是一名争议人物。广大贫穷黑人和党内左派人士喜欢他饱满的光头和富有感染力的笑声,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祖鲁男孩”,为其自创自唱的歌曲“请把我的机关枪拿来”感到热血沸腾,为他遭受腐败案、强奸案审判愤愤不平。而大多数白人和一些党内精英则不太喜欢他,  相似文献   

11.
佚名 《法制博览》2011,(7):64-64
一个有梦想的美丽女子跟了一个有权有势的中年男人,从此心想事成美梦成真。她喜欢唱歌,他给她出CD;她喜欢演戏,他为她买剧本;她喜欢珠宝,他带她去欧洲挑选……然后他出了事,人们指责她,说如果不是因为她,他不至于。她理直气壮大义凛然地为自己辩驳:爱一个有权有势的男人,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这难道不是每个女人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找个喜欢的     
喻国明 《法制博览》2011,(18):74-75
不管你学什么专业,找工作一定要找个喜欢的,这样你每天早晨6点到晚上8点都是高兴的。再找个喜欢的人在一起,这样晚上8点到早晨6点就是开心的,这就是生活。  相似文献   

13.
蜈蚣 《法制博览》2011,(16):30-30
广州人有许多的纠结,交通、楼价、教育……还有一个纠结就是餐饮,“食在广州”长盛不衰,与广州人喜欢吃而且喜欢到外面吃有着最大的关系,但是广州餐饮的问题不少,什么时候明察暗访,什么时候都可以整出一大堆“负面新闻”。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月5日下午,冬日的寒风肆虐着大地。6时许,连云港市某中学校门打开,学生们蜂涌而出。13岁的初一学生顾某出了校门,象往常一样往家走着。但他做梦也想不到,厄运正在悄悄向他逼近……就在他穿过马路,行至校门对面的小巷口时,忽见迎面走来辍学在家的魏某。魏某与顾某没说上几句话,就冷不丁抽出长刀朝顾的头部猛砍下去……魏某缘何举刀19岁的魏某原来也在顾某所在的学校读书,后因多次打架斗殴,违反校规而被学校开除,成了一名社会闲散青年。虽说魏某和顾某曾就读同一所学校,但彼此并无往来,谈不上交怨结仇。那么,…  相似文献   

15.
张亚凌 《法制博览》2008,(12):38-38
我自己不喜欢读《西游记》,一直不喜欢,不论原著、电视剧还是碟片,我也拒绝让孩子读它,——一部中国特色的名著。  相似文献   

16.
易中天  胡君 《法制博览》2008,(18):12-13
中国人的事最不好讲。 比如腐败。中国人喜欢腐败吗?当然不喜欢。提起腐败,中国人没有不咬牙切齿痛心疾首恨之入骨的。就连那些行贿者,也未必当真喜欢腐败。如果不受贿即可财源滚滚,他为什么要冒丢官下狱的风险?如果不行贿就能通行无阻,他又为什么要拿自己的钱送人?  相似文献   

17.
木易 《法制博览》2010,(15):76-77
1953年10月31日,是蒋介石六十七岁的生日。 蒋介石一生喜欢人奉承、吹捧,更喜欢人们把他当作神。他逃到台湾后,虽系败军之将,仍用其权力,将自己弄成了“神”。每逢生日,均要台湾人民为他庆寿、祝寿。台湾各机关、团体、学校、军队在这一天均要张灯结彩,开会庆祝,大中城市的各街道还要张贴很多祝寿、庆寿的红绿标语,国民党控制的报纸、杂志,还要发表祝寿社论。台湾人民不知,1953年,就在他们对蒋介石的一片祝贺声中,国民党及蒋介石极其残忍地迫使他们的“元老”吴稚晖提前一天结束了生命。  相似文献   

18.
小贴士     
每天刷牙两次可防癌日本的研究显示,口腔和喉咙中有能产生被认为是致癌物质乙醛的细菌,刷牙可洗去细菌和致癌物质。每天刷牙两次以上的人,患口腔或食道癌的概率比刷一次牙的人低三成。  相似文献   

19.
爱的絮语     
韩星 《法制博览》2010,(8):37-37
都说他是一个好人,整天笑呵呵的,待人接物也和善。同事们都喜欢与他打交道。公司搞竞聘,百分之一百的群众票将他推选到部长的职位。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他的性格大变。  相似文献   

20.
甄静慧 《南风窗》2014,(21):73-76
粱中堂不喜欢人口学,真心不喜欢。谈起自己整整研究了30多年的学科,他的反应是深深地皱着眉,很是厌烦。“人口学是很浅的学科,它有什么深度吗?一点都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