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6年,东南亚地区局势总体平稳。各国内政外交、社情民意变革步伐加快。一些国家局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温和复苏,仍普遍面临下行压力。南海仲裁案掀起波澜,但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趋于缓和,中国——东盟关系进入提质升级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30年是日本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转型的时期。从政治发展的宏观过程来看,这一转型经历了三大转变,即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从经济中心主义向政治中心主义转变,国家发展模式从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国家发展战略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转变。从政治发展的微观角度来看,则经历了从五五年体制、八六年体制到九六年体制的转变;政党结构从保守与革新对立模式转向保守模式。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政治意识形态及政党均走向趋同化。目前,日本新的国家发展模式尚未最终定型,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型仍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3.
李向平 《南风窗》2013,(2):90-92
当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一旦成为国家权力继续存在的主要方式之后,就不可能再度回归到由意识形态信仰建构起来的社会秩序之中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正面临一个巨大的再转型、再变迁。国家权力、经济发展、社会运作等模式,均需一个更深入的改革与开放。在此背景下,不同社会力量都在寻找各种思想资源,以论证自身的改革话语——有向中国传统寻找思想资源的,一些人诉诸新民主主义,另一些人诉诸传统的儒家宪政主义;向西方寻求思想资源的群体更多,包括民主派、经济自由主义者、新左派、民族主义等等,不一而足。所有这些充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的全球经济复苏基本得以巩固,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物价稳中有降,公共债务水平总体稳定。与此同时,各经济体经济增速分化加剧,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低速增长通道,缺乏增长动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按购买力平价(PPP)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之后并没有对能源安全投入十分的关注度,随着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加入WTO后进一步融入世界市场的制度约束,中国觉察出能源依赖度的上升对经济的危害性。过去  相似文献   

6.
关于台湾地区政治转型的原因,理论探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结构功能主义的方法论,侧重探讨台湾经济和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变迁的相关性。认为台湾政治转型是基于与其政治系统相关或相互依存的结构条件发生变动所致。二是从政治行为过程的角度出发,主张台湾政治自由化的发生是执政集团与反对阵营在激烈冲突后制度性妥协的结果,着眼于考察国民党与反对势力策略互动的政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以军事、经济手段力推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国全面推进开放合作战略,俄罗斯通过战略反击重回世界舞台中央。以上三国战略调整成为影响国际局势发展的重要因素。2015年,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大国间战略博弈加剧,地区局势中不确定因素增加。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相似文献   

8.
弗朗索瓦.韦尔热(Fran oise Verg埁s)在英刊《激进哲学》2004年第126期上发表书评,介绍三好将夫(Masao Miyoshi)等人编著的《地域研究:区域研究之后》①一书,认为学术研究与政治之间的紧密关系不仅存在于过去的区域研究之中,也存在于今天的各种新兴的理论研究中,并对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和身份政治提出了批评,认为它们忽视了资本主义在构建主体性、文化、社会和政治中的核心作用。文章主要内容如下。本书是“亚太地区:文化、政治和社会”系列丛书中的一卷。实际上这套丛书的编辑——周蕾、哈鲁图尼亚(H.D.Harootunian)和…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2016年11月9日,美国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战胜获得美国主流精英及媒体支持的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当选为第58届美国总统,并将于2017年1月20日正式就职。作为对世界政治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大选结果对全球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等领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改变全球政治格局。美国大选过程中所反映出的美国国内政治、社会文化、思潮等的重大变化也引人瞩目。这个当口,大家都在思考,美国及世界政治正在发生哪些改变?这些变化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特朗普将如何对待奥巴马的政策遗产?奥巴马执政对美国政治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为了解答上述问题,本刊特约专家撰文进行分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魏冰 《国际展望》2022,14(2):36-58
国际秩序转型的动力、过程和方向是政策界与理论界关注的核心议题。历史上的国际秩序转型通常以暴力方式实现,旧的秩序被完全推翻,获胜大国及其集团围绕自身利益建立一套新的秩序安排。在当今时代,暴力方式难以为继,新兴大国只能通过一些相对和平的手段改变既有利益分配格局,以此推动秩序的渐进调整。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制度竞争成为国际秩序转型的核心动力,崛起国寻求提升在制度体系内的物质利益和规则主导权,守成国则试图利用制度体系内的优势地位维护既得利益。崛起国的制度竞争策略包括改革既有制度、创建新的包容守成国的制度和排斥守成国的制度,守成国针对崛起国的行动而制定相应的反制策略。双方的制度竞争通过改变既有利益分配的不同维度来决定国际秩序的转型模式。当前,中国通过改革既有制度和创建新的包容守成国的制度实现了物质利益和规则主导权的提升,中美两国在国际制度领域的持续互动将决定未来国际秩序转型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昭阳 《当代世界》2015,(1):14-16
<正>2014年,全球约50国举行全国性选举,欧洲议会选举在欧盟成员国同时举行。选举过后,部分地区政党力量对比发生微妙变化。一年来,传统大党老党社会凝聚力下降、极端政党强势崛起,大国执政党困境突出、破局艰难,发展中国家强人政治继续回潮但隐忧犹存,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继续深化改革但风险不容忽视。总  相似文献   

12.
保加利亚的政治转型与民族和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保加利亚族和土耳其族的关系充满恩怨。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保加利亚向多党政体的转型过程中,保加利亚不仅维持了国家统一,还与土耳其人达成和解,并未发生严重民族冲突。土耳其人建立了民族政党,甚至一度与保加利亚人联合执政。民族结构、转型期间的国家控制力、民族政党以及跨界民族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福山在其新作《政治秩序与政治衰退》中公开承认,自由民主并不完美,自由民主对政治衰退也不能免疫,不能视自由民主为普世的东西,美国式民主制度自身存在严重问题。这些与福山在"历史终结论"中的观点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但福山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立论,仍然认为自由民主是最不坏的政体,仍将是未来的制度范式。  相似文献   

14.
2018年11月英国与欧盟达成脱欧协议。英国内部围绕这一协议出现了新的政治僵局和政治博弈:该协议在英国议会批准过程中面临巨大阻力,挪威模式、二次公投、无协议脱欧等可能性依然存在。脱欧僵局与近年来英国在议会主权的宪法体制、精英民主向大众民主演化、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身份政治与政党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层面出现的政治转型趋势紧密关联,能否打破这一僵局也与英国围绕这些问题建构新政治共识的结果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提出至今已历时十年,在双边、多边以及整体实践层面上取得了诸多进展。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既是区域秩序重塑的现实产物,也反向推动着区域秩序重塑朝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区域秩序重塑背景下,推动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需要持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东盟中心地位赋能,统筹发展和安全两大问题,推动中国和东盟所提倡议实现更加紧密的对接。  相似文献   

16.
当前,亚太地区出现了由中美日及东盟四大力量占主导的新的多极化格局。在影响亚太地区秩序构建的四种力量中,东盟这一极可能是最弱的,但又是不可或缺的,无论东盟倒向哪一边,都会使亚太地区的力量平衡发生倾斜,并导致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力量对比重新调整。深化中国—东盟合作是构建亚太区域秩序的关键和重要保证。当前,中国—东盟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双方都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和机遇。  相似文献   

17.
"美国优先"理念对国际秩序走向带来深刻影响。基于此理念,特朗普政府确立"有原则的现实主义",权力竞争回潮;掀起"退群"运动,国际制度体系动荡;蔑视自由民主规范和价值观,自由主义价值理念面临被颠覆的危险。国际秩序领域出现的诸多变化,已远非国际秩序转型所能概括,自由国际秩序陷入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家由过去争论美国领导世界的方式,到疑虑美国是否还将继续领导世界;美国也从过去专注于维护美国在国际秩序中的领导地位,兼顾新兴经济体对于自由国际秩序内部权力与利益相脱节现象的改革诉求,到如今聚焦美国应如何更好提升自身实力以平息国内白人蓝领阶层等对美国参与经济全球化、领导自由国际秩序所带来的国内利益损益严重不均现状的不满与排斥。我们需全面理性认识并积极管控"美国优先"冲击下国际秩序在特征、动因与议题领域所呈现的一系列危机性变化,这是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基本稳定与合理化变革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战后美国在东亚地区建立的以双边主义为基础的安全同盟体系即轴辐体系是美国亚太政策的支柱,但在中美战略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这一体系正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冷战期间,双边主义的组织模式与东亚权力分配格局相吻合是轴辐体系有效运转的基石。冷战结束后,东亚权力分配格局向多节点结构转型,推动东亚国际秩序向多边主义导向的网络化方向发展。这使轴辐体系的双边主义组织模式与东亚国际秩序的多边主义取向之间出现结构性错位,进一步凸显了轴辐体系的两大弊端即残缺性和外部性。对此,轴辐体系难以有效应对东亚面临的多元安全威胁,东亚的长期稳定仍需要建构一个与多节点结构相匹配的兼具内生性和完整性的区域秩序。  相似文献   

19.
攻防理论(offense-defense theory)的研究者通常将军事技术的攻防优势变化作为国家改变军事战略的原因。他们假定当军事技术有利于进攻时,国家就采取进攻战略;当军事技术有利于防御时,国家就采取防御战略。这种假定将军事技术的攻防优势变化与军事战略转型视为一种天然关系。然而,军事史上有大量军事战略与军事技术不相符的现象,这些史实并不支持军事技术的攻  相似文献   

20.
欧亚区域秩序、中美俄博弈和全球转型三者紧密纠缠在一起,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进程.全球转型指的是在经济科技推动下,以制度、观念和力量对比变化为基础,国际秩序、关键国家的体制与发展态势以及国家间关系在相互紧密关联中所发生的总体性变化.中美俄博弈,是世纪之交全球转型进入新阶段以来最引人注目的大国间互动.欧亚区域秩序构建虽远未成形,却聚合着全球转型与大国博弈之间的张力,透露着未来全球转型的若干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