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审判》2013,(7):33-33
<正>荣誉档案:刘学讲,安徽省明光市人民法院潘村法庭庭长,先后获得全省人民满意好法官、安徽省第二届优秀青年卫士、全省法院先进工作者、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全省优秀法官、全国优秀法官等荣誉称号。法官感言:法官一辈子会审理很多案件,但普通老百姓一辈子可能就上一次法院。如果法官不凭良心,没有责任心,办案不公、不及时,老百姓就不会再相信法律。基层法庭的法官每天面对的虽是一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细碎事,但这些小事却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  相似文献   

2.
2006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联合评选出金桂兰、黄学军、钟蔚莉、费云龙、李昆仑、赵爱彬、姚丽青、杜建军、袁月全、刘晓金十位同志为2005年金法槌奖获得者,并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当媒体把聚焦点对准2005年金法槌奖获得者时,我们想到了“红花需绿叶扶持”这句谚语,于是我们把与金法槌奖获得者同时获得2005年银法槌奖的优秀法官向广大读者一一推出,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他们、都祝贺他们。(资料由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提供)王红卫天津市一中院王文皓太原市中级法院陈银福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法…  相似文献   

3.
首先,我代表法官学院的兼职教授,也代表北京大学法 学院衷心祝贺国家法官学院成立五周年。 几年前,当法官学院准备或刚刚成立的时候,北京地区的法学教育界似乎有一些误解和非议,似乎是法官学院也要办本科教育,要同法学院争夺生源,要瓜分教育市场。甚至当时我也有这样的怀疑。如今五年过去了,误解多少已经化解,非议也逐渐远去。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仍然存在:法官学院应当如何办?什么是法官学院的特色?今天的中国是市场经济的社会,教育虽然还没有完全但也已日益产业化了,因此,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没有自己的产品优势,就很难在这个市场站稳脚跟。 如果从中国文革后正式恢复法学教育起算,已经25年  相似文献   

4.
花蕾 《中国审判》2021,(13):42-42
“讲奉献、有作为、守情怀”是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法院法官亓民川的座右铭。担任法官27年来,他立足审判,司法为民,竭诚做群众的“贴心人”,共审结案件5000多件,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不负初心使命的铮铮誓言。基层法庭是同人民群众打交道的第一阵地。那些年,亓民川审理了很多“小案子”,如相邻纠纷、离婚案件、合同纠纷等。可在他的心里,这些“小案子”却比天大。作为农民的孩子,他甘于寂寞,乐于清贫。他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案件装满了民心。”  相似文献   

5.
法官感言:对于法官,我认为最需要具备的是亲民的素质。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的工作宗旨。在法官心中,司法为民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和行为的准则,法官的职责要求我们必须把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作为第一出发点,做到忧民所忧,想民所想,把老百姓的事真正放在心头,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人民法官只有用爱民的心传递司法温暖,才能让调解得到双方  相似文献   

6.
执行法官是法院从业人员之一,他们并不如审判法官那样为人们所熟悉,与审判法官不同的是,执行法官需要直面法院的判决,直面被执行人,维护法院判决的权威性和实效性。也正因为如此,被执行人通常将执行法官视作“洪水猛兽”,能躲就躲,能拖就拖,甚至采用暴力手段拒不执行法院的判决。可想而知,执行法官的工作犹如行走在钢丝上,时刻都有危险。  相似文献   

7.
自豪,是一种年轻的心情, 自豪,是一种洋溢的信心。 自豪,绽放出灿烂的欢颜, 自豪,飞扬起熠熠的神彩。 自豪,是自信的豪迈,是豪迈的自信! 也许有人不无怀疑:法官也值得自豪么? ——是的,法官自有法官的自豪! 法官没有唯我独尊的地位,却奉法为尊,唯法是从。我们的法律是人民意志、利益和愿望的集中体现,法官以法律的意志为意志行使审判权,肩负着这样神  相似文献   

8.
老百姓和法官对簿公堂是不多见的,在普通老百姓看来,和法官打官司无异于一个50公斤的拳击手和一个150公斤的拳击手较量,结果可想而知。但老实憨厚的村民杨庆贤为了6000多元电话费,敢于和法官张某较劲。打了2年多官司,5次对簿公堂。他们之间有什么恩恩怨怨非要诉诸法律不可?  相似文献   

9.
“龙华法院青年法官培养机制为我们指明了成长方向,让刚出校门、缺乏实践经验的我们不再担心自己会‘野蛮生长’。有了明确的培养目标,齐全的配套机制,相信经过几个阶段的培养,自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任法官。”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法院刚通过公务员试用期的法官助理张泽晖激动地说道。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法官意味着什么?”无论我是对学生还 是公众演讲,我从未被问过这样一个既简单又深邃的问题。实际上,答案有很多种。也许,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作为一名法官意味着相信你的直觉并且跟随它们。一名庭审法 官必须在孤独中作出确定无疑的决定。没有合议庭,没有争论与协商一致,没有建议者也没 有投票表决。法官不能把决定留给别人,他们不得不用心、用脑、用智慧去明辨事实,衡量 轻重,分析法律,并最终达到公正的结果。法官助理可以帮助查寻资料,电脑可以帮助组织 材料,但是每个庭审法官必须独立作出裁判。作为一名法官意味着…  相似文献   

11.
近日读报 ,见一位女法官坦言 :“法官是一个寂寞的职业 !”不禁感叹这位女士对法官职业的深刻领悟。而在另外的场合 ,我们看到报道 :某某领导到某某法院看望全体“法院干警”。其实 ,在法院门廊上的会议通知、法院机关报刊以及正式文件中 ,我们也经常看到“法院干警”的称呼。由此 ,我们不禁联想到法官与警察的关系。警察一向被认为是“喧嚣”的职业 ,与法官职业相比 ,应该说是有很大的区别。在我国 ,警察曾经象征着权力、地位和影响 ,是很多中国人看好的职业 ,相比之下 ,法官职业曾经没有警察职业那么被看好。因此 ,也许是要“拔高”法官的…  相似文献   

12.
横向透视:法院文化的概念、结构与价值法院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法院文化是近年才逐渐走进国人视野的,与之相关联的有法律文化、司法文化、法官文化、审判文化以及诉讼文化等几个概念。法官文化、审判文化与诉讼文化的提法并不常见,它们的提出也是近期的事,很多时候是叙述者需要时随手拿来的,并没有统一的、获得多方认可的定义或解释,比如北京法院主要倡导法官文化,河南法院则大力宣传审判文化。法官文化概念的提出与我国倡导的法官职业化建设有关。如贺卫方教授所言,它是为了突出法官作为一  相似文献   

13.
法官业绩考核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法院只有干部没有法官。法官法颁布实施后,法官虽有了自己的称谓,但管理上仍然一直参照国家公务员沿用行政化模式,因此,每年年底也要进行一次例行考核,评价其工作成绩的标准是确定为优秀、称职或不称职几个等次。由于这种考核方式比较单一,考核内容笼统,尤其是过分注重定性考核而忽视了定量考核,使考核结果抽象化、概念化。往往是你好我好大家都称职,评选的优秀也缺乏先进性,致使考核部门对法官情况掌握不全。这种工作好坏无从体现、能力大小难分高低的人事管理体制,抹煞了法官职业的特殊性,客观上降低了法官的素质要…  相似文献   

14.
很高兴也很荣幸能有这么一个机会,让我在这里阐述我眼中的法官与律师之间的关系。这既是我本人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也是我们忡国律师》始终在关注的主题。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排常渴望大家能不客气地指出文中的不足与谬误,以使我的研究更全面更完整更科学。一、了解几个弊端现实中的法官与律师的关系并非一种正常的关系。其中既有密切到类似于人们常说的“三同”或“三陪”关系,有的甚至连判决书都由律师来代作。当然,也有互相指责的情况,有人说:“现在的法官被律师带坏了。”也有人说:“律师也不愿这样,那是法官逼良…  相似文献   

15.
司法现代化与法官职业化是两个联系紧密的命题。从逻辑联系来讲,一方面,法官职业化是司法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司法现代化是法官职业化的应然结果。由此决定了,法官职业化是司法现代化的前提基础和关键所在,也是司法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两个命题之间的逻辑联系,为我们反思当前司法改革提供了思路,也为今后司法改革指引了方向。专业性、公共性和自治性是法官职业化的三大基石。在法官职业化建设过程中,应围绕三大基石来建构我们应有的制度逻辑和司法传统。  相似文献   

16.
绝密材料在法院泄密罪与非罪在世间游荡4000元“毁”掉一个法官并不难?!人们说像这样的小“冤案”在偌大个中国已经不足为奇,但这样一起我什]现在权且看作的“冤案”(因目前为止尚没有最终结论),发生在一个法官身上,无形中增添了不少新闻性。人们或许会不解地问,为人民大众“当家作主”的法官身上也会有冤?而且“伸冤”也这么难?!那这法官是一个什么样的法官呢?他有何冤要伸而又这么难呢?且让我们看看下面的这堆文字“绝密”材料为“法官”伸冤。一审法院否定了自己的判决!摆在记者案头的是一份被称为“绝密”的案件审查报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审判》2014,(7):37-38
从书法官职业12年了,我听到最多的一个称呼就是“刘法官”。当事人一句“法官”,虽然再普通不过,却常常让我觉得沉甸甸的,也让我不断地思考和反省:老百姓来到法院,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法官?基层法官每年都要审理三四百件案子,如何才能在每个案件中让当事人感受到公正、放心?  相似文献   

18.
法官等级与司法公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法官:一种特殊的职业钟:贺先生,最近,全国法院系统正在实施法官等级制。按照法官法的规定,从最高的首席大法官到最基层的法官,共分十二个等级。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大法官、首席大法官这类称谓多少有些陌生。法官等级制的推行应当不仅仅是个称谓的改变,作为从事司法制度研究的专家,在您看来,这种制度的推行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贺:法官的称谓是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在我国,清朝以及清朝之前并没有专门的司法职业。清末民初开始设立专门的法院,于是需要有区别于行政官员的专业化的司法阶层。这个只从事案件与纠纷的裁判工作的专…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审判》2013,(7):32-32
<正>荣誉档案:彭文忠,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兼执行一庭庭长。他把"注重有效执行,追求程序规范,强化监督管理,力争案结事了"作为执行工作追求的理念和目标,以"彭文忠法官执行工作室"为平台,深化执行便民利民举措,力求执行的有效到位,努力破解执行难题,曾先后获得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优秀法官、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等荣誉称号。法官感言:"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为了老百姓的事儿,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彭文忠  相似文献   

20.
任平 《公民与法治》2010,(10):29-29
最近,一个“为上级服务”的帖子在网上广为流传:“我是一位县级市的基层官员,我们的一切,从升辽到工资都掌握在上级领导手中,不由得我们不为上级领导服务。得罪了老百姓,他们顶多骂我们几句,得罪了上级领导,我们的前程就没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