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6年12月20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临湖轩举行仪式,授予韩国国会议员崔炯佑先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顾问教授称号。副校长迟惠生教授、我院院长梁守德教授、院党委书记张映清教授、副院长潘国华教授、我院各系负责人及学生代表,共30余人出席了仪式。  相似文献   

2.
1997年10月28日,北京大学举行仪式,聘请法国波尔多第四大学比较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马特先生为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副校长迟惠生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潘国华教授、方连庆教授,院长助理许振洲副教授以及国际关系学院部分师生出席了隆重的聘请仪式。我院潘国华副院长介绍了马特先生的工作经历和学术成就,迟惠生副校长向马特先生颁发了北京大学客座教授聘书。最后,马特先生致答辞并作了题为《21  相似文献   

3.
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邀请,台湾政治大学教授、中山学术与国家发展研究所前所长、政治大学教授协会名誉会长张亚沄先生及夫人于1996年10月2日至9日在我院进行学术访问。访问期间,我院梁守德院长、潘国华副院长、方连庆副院长等同张教授进行了友好会见和座谈。张亚沄教授还分别同我院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干部班学员进行了两场大型座谈,就“三民主义在台湾”、孙中山思想、两岸关系、大陆的改革开放及  相似文献   

4.
1999年9月14日至16日,由我院和日本成蹊大学法学部共同主办的“建国50周年以来的中国与日本”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法学楼举行。我院常务副院长潘国华教授、党委书记邱恩田副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梁守德教授和日本成蹊大学法学部学部长加藤节教授等出席开幕式。潘国华副院长和加藤节学部长、日方代表团团长富田武教授分别代表双方致辞。开幕式由我院学术代表团团长李义虎教授主持。 我院代表团成员李义虎教授、林代昭教授、关世杰副教授、印红标副教授、梁云祥博士和日本成蹊大学代表团成员富田武教授、宫本光雄教授、金日旭副教授、久保野惠美子讲师、李晓东博士等分别围绕日美安保体制、中日文化交流、留日华侨、亚欧关系和日本外交及日本社会问题作论文发言。双方就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我院部分师生旁听了研讨会。 此次学术会议为我院与日本成蹊大学法学部的定期学术交流项目,每隔一年在对方举办一次相关问题的国际性学术研讨会。现将会议论文发表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台湾问题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两岸关系成为举世注目的焦点问题的时候,我院和北京电视台联合拍摄了七集电视专题片《海峡风云》。该片由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任总顾问,罗青长、杨斯德、经叔平、郑鸿业、贾亦斌、张铭清、梁守德、方连庆任顾问。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为该片题写了片名。我院常务副院长潘国华教授为该片总监制,我院国政系主任李义虎教授为该片总策划。  相似文献   

6.
1997年9月9日—10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日本成蹊大学法学部联合举办的“跨世纪的中西方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在北大勺园举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梁守德教授,副院长潘国华教授、方连庆教授,日本成蹊大学法学部部长加藤节教授出席开幕式,梁守德院长和加藤节学部长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词。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龚文庠教授、叶自成教授、林代昭教授、潘维副教授、许振洲副  相似文献   

7.
1992年10月29日至30日,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有关学者和专家在北京大学勺园召开了"东亚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中国学者有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副系主任方连庆教授、陈峰君教授、林代昭教授、邱恩田和张锡镇副教授;国际经济系巫宁耕教授;日本学者有日本大学东亚研究会本田弘教授、浦野起央教授、加藤义喜教授、长谷川启之教授;韩国学者有庆熙大学亚太研究所所长赵正源教授、朴基岸教授、姜正模教授、梁性韶教授。北京大学副校长梁柱教授、国际政治系代主任潘国华教授参加会议开幕式并在会上讲了话。方连庆、本田弘和赵正源三位教授分别代表中、日、韩三国学者在开幕式上致词。有十二位学者在会议上宣读了学术论文,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意见。这次学术研讨会,对进一步推动北大国际政治系与日本大学、庆熙大学的联系与交流;对中、日、韩三国关于东亚问题的研究与深入开展具有积极意义。现将提交会议的论文原文按发言和宣读顺序刊登于后。  相似文献   

8.
1996年6月27—29日,由我系和韩国庆熙大学亚太地域研究所、日本大学商学部联合举办的“东北亚发展模式与国家间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北京大学副校长梁柱教授、国际政治系系主任梁守德教授、庆熙大学副校长赵正源教授、日本大学代表长谷川启之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北京大学外事处副处长潘庆德、外国留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黄道林、社会科学处副处长何淑云等同志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9.
9月5日至9日,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大陆研究所所长、中国大陆研究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开煌教授和东吴大学政治系系主任黄默教授一行三人暨东吴大学政治系研究生13人对我系进行了学术访问。 其间,国际政治系系主任梁守德教授、副系主任潘国华和方连庆教授,以及张汉清、张映清教授等同台湾三位教授进行了友好会见,并商讨了双方交流事宜。我系师生和台  相似文献   

10.
1995年4月26日,由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台港澳与世界事务研究所主办的“江泽民关于台湾问题八项主张暨台港澳与世界事务专业方向”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国务院台办、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全国台湾研究会、台联会研究室、北京市民革、北京大学分校、北京旅游学院、《台声》杂志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记者共三十多人。赞助这此研讨会的山西运城烟草公司代表也出席了会议。国际政治系台港澳与世界事务方向的研究生旁听了会议。会议由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副主任潘国华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副校长梁柱教授、国际政治系系主任梁守德教授代表校、系致了欢迎词,并就在国政系设立台港澳与世界事务专业方向作了说明。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赞同在国际政治系设立台港澳与世界事务专业,并就设立这一专业的办学方针、课程设置等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议还认真学习、讨论了江泽民主席关于台湾问题八项主张及其重大意义,发表了非常有价值的看法。现将研讨会上有关台港澳与世界事务专业建设方面的发言,按发言顺序摘要刊载如下(根据会议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相似文献   

11.
1996年6月27—29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韩国庆熙大学亚太地域研究所、日本大学商学部联合举办的“东北亚发展模式与国家间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勺园举行。北京大学副校长梁柱教授、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梁守德教授、庆熙大学副校长赵正源教授、日本大学代表长谷川启之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北京大学外事处副处长潘庆德、外国留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黄道临、社会科学处副处长何淑云等同志出席了开幕式。 与会的中韩日三国学者,分别就东北亚发展模式、区域协作及其前景、环境与安保协作、“冷战”后的东北亚国家间关系等问题,作了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学者重点讨论了东北亚经济发展模式和中、韩、日关系,并取得许多共识。会议促进了三国学者的学术交流,加深了相互理解,取得了圆满成功。本刊现将提交会议的论文,按发言顺序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北京大学副校长吴志攀教授, 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潘国华教授, 各位教授, 女士们,先生们, 代表中国未来的北大学子们, 非常高兴能够见到各位,也很感谢各位给予我的热烈欢迎。 今天我很高兴能够访问汇集了中国最高精英的、知识分子的摇篮--北京大学。北京大 学开拓了近代中国的命运,并主导着现代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1998年1月5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术顾问委员会召开本年度第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联部副部长蔡武,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杨成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詹世亮,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潘振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王辑思.《光明日报》国际部主任穆方顺,我院院长梁守德.副院长潘国华、方连庆,以及我院有关领导。  相似文献   

14.
1995年9月12—13日,由我系和日本成蹊大学法学部共同主办的“21世纪的东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授、教务长周起钊教授、社科处副处长何淑云同志以及我系代系主任潘国华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张汉清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0月16日至17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外交学学科建设暨21世纪中国外交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北京大学副校长吴志攀教授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常务副院长潘国华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16.
1996年11月19日,北京大学隆重举行授予日本田渊节也先生顾问教授仪式,在仪式上闵维方副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田渊节也先生作了重要讲演。下面刊载的是田渊节也先生的讲演稿。考虑到篇幅的限制,本刊将讲演稿后附的一些数据资料予以删节,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17.
1999年9月7日,由来自德国8所大学和5家著名研究与智囊机构的18位学者、专家、教授以及3名记者组成的德国著名学者访华团来我校访问,与我院师生举行了“欧洲和中国”座谈会。此次活动是由我院德国问题研究中心连玉如博士负责筹划和承办的。 座谈会开始,我院常务副院长潘国华教授首先致词,对德国客人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向客人着重介绍了我院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的情况。座谈会安排了3个主题发言。德  相似文献   

18.
1993年9月7日至8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同日本成蹊大学法学部在北京大学举行了中日“亚太地区国家、民族与国际关系”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出席会议的是:方连庆教授、黄宗良教授、陈峰君教授、林代昭教授、王杰教授、张锡镇副教授。成蹊大学出席会议的是:加藤节教授、广部和也教授、宇野重昭教授、关口末夫教授、田中治男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吴树青教授会见了与会代表。北京大学副校长梁柱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梁守德教授、成蹊大学法学部长广部和也教授、成蹊大学代表团团长加藤节教授分别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有四位学者在会上宣读了学术论文。与会代表对亚太地区国家、民族与国际关系的一些理论和现实问题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次学术研讨会对进一步加强两校的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将提交会议的论文按发言顺序刊登于后。  相似文献   

19.
1999年8月4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和平与安全研究中心(IIPS)主办的“科索沃战争与新世纪国际格局”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常务副院长潘国华教授出席会议。研讨会由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IIPS主任梁守德教授和该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方连庆教授主持。与会单位有: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光明日报》和《瞭望》周刊。与会代表围绕研讨会主题热烈发言,进行了认真讨论。本刊现将会议综述予以发表,并选登了3篇论文,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应台湾政治大学中山学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的邀请,我系赵宝煦教授和梁守德教授会同校内外学者十二人一道于6月6日至20日赴台参观访问,并出席两岸学者举行的“21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人”的学术研讨会。梁守德教授在会上作了“21世纪的世界与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