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应用Ion Torrent PGM^TM平台对人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分析检测。方法采集39名辽宁汉族无关个体以及4个母系家系的14名相关个体样本,应用SequalPrep^TM Long PCR试剂盒进行扩增,应用Ion Shear^TM Plus Reagents试剂盒和Ion Plus Fragment Library试剂盒等构建文库,并在Ion Torrent PGM平台上进行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序。结果在39名无关个体共观察到39种单倍型,在396个位置观察到了397种碱基变异。无关个体中出现的变异位点数目为25~53个,平均每个个体出现36.2个碱基变异。4个母系家系中每个家系成员间具有完全相同的mtDNA单倍型,严格遵守母系遗传。结论采用本研究建立的人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序检验法,可显著提高mtDNA的个体识别能力,在法庭科学领域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Ion Torrent PGM?平台对人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分析检测。方法采集39名辽宁汉族无关个体以及4个母系家系的14名相关个体样本,应用SequalPrepTMLong PCR试剂盒进行扩增,应用Ion ShearTMPlus Reagents试剂盒和Ion Plus Fragment Library试剂盒等构建文库,并在Ion Torrent PGM?平台上进行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序。结果在39名无关个体共观察到39种单倍型,在396个位置观察到了397种碱基变异。无关个体中出现的变异位点数目为25~53个,平均每个个体出现36.2个碱基变异。4个母系家系中每个家系成员间具有完全相同的mtDNA单倍型,严格遵守母系遗传。结论采用本研究建立的人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序检验法,可显著提高mtDNA的个体识别能力,在法庭科学领域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CR-RFLP法在mtDNA多态性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限制酶RsaI和MnlI消化mtDNA D-LOOP区(HVI16106~16297)PCR扩增产物,聚丙烯凝胶电泳进行RFLP分型,对不同PCR-RFLP分型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对150例辽宁汉族随机个体及30例真三联家系血样进行检验。结果在150例随机个体中,RsaI和MnlI酶切分别发现3和8种表型,DNA测序结果和PAGE分型结果一致,GD值分别为0.107,0.670。联合两种酶切,发现12种表型,GD值为0.708。在30个家系中,母子的RFLP带型完全相同。结论 PCR-RFLP法适合在基层实验室mtDNA分析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Y-STR与Y-SNP单倍群间的关联性及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用Y-filer的17个Y-STR基因座及6个Y-SNPs(M122、M95、M9、M130、M119和M45)对云南白族146名无关男性个体样本进行检测。结果①17个Y-STR基因座构成的单倍型在146名男性个体中共检出114种单倍型,其中93种仅出现于一名个体中。②6个Y-SNPs在白族中的频率为4.1%~47.3%,其中O3-M122频率最高,占47.3%。③综合两类遗传标记结果,出现于2名或2名以上个体的21种Y-STR单倍型中,有5种其Y-SNP不同;分别只有一个Y-STR基因座分型不同的29对单倍型中,有8对其Y-SNP分别不同。Y-SNP单倍群间部分Y-STR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Y-STR单倍型相同或相近的个体间其Y-SNP分型可不相同,结合两者进行检测分析对于男性嫌疑人家系排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CR,AS-PCR)技术,建立一种三色荧光标记复合扩增检测线粒体DNA(mtDNA)SNP的方法。方法基于AS-PCR原理,选择20个mtDNA编码区SNP位点,分为两组,分别标记FAM和HEX荧光,每个位点设计具有长度差异的两条上游(下游)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以及一条下游(上游)通用引物。结合AS-PCR技术和毛细管电泳,检测200份无关个体血样。各位点随机选取至少3个样本进行直接测序验证,并进行单倍型频率调查。结果 200份血样均得到清晰分型,各位点的检测结果与直接测序结果完全一致。10μL体系下,DNA最低检测浓度为0.2pg,当模板量为0.5~5 pg时能得到较为理想的分型图谱。在200名无关个体中,共分出15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06 0。结论 AS-PCR技术是一种简单、快速且有效的mtDNA SNP分型方法,适用于法庭科学检验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的mtDNA单倍型检测及异质性筛查技术,并获取其相应的汉族人群频率分布。方法用PCR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200例武汉汉族无关个体外周血mtDNA HVⅡ29~290nt区域进行分型检测。结果200例汉族无关个体中,检出17种单倍型,其单倍型多样性(HD值)为0.8826;有4名个体观察到异质性,其发生率为2%。结论PCR-DGGE是一种简单、灵敏、高效的mtDNA多态性及异质性检测技术,可应用于法医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大家系中Y-STR基因座在减数分裂等位基因传递过程中的突变现象。方法收集一个林姓父系家系的163个男性个体口腔拭子样本,采用AGCU Y24荧光检测试剂盒(AGCU Y24体系)进行22个Y-STR遗传标记分型。AGCU Y24体系包含YfilerTM复合扩增试剂盒(Yfiler体系)的全部16个YSTR遗传标记。比较该家系内男性个体两两之间的Y-STR分型差异。结果该林姓家系163个男性个体在Yfiler和AGCU Y24体系分别获得20和30种单倍型,男性个体两两之间单倍型差异率分别为0.9105和0.922 7,平均遗传标记差异数目分别为6.582 1个和9.824 8个。男性个体两两之间的单倍型差异率随着减数分裂次数增多而增加。结论 Y-STR突变会使同一父系男性个体的Y-STR基因分型产生差异,随着减数分裂次数增多差异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镇雄县王姓家系Y-STR单倍型分析,确定其主流单倍型及亚单倍型,探索该地王姓家系Y染色体标志性基因型。寻找适于云南封闭山区的数据库建设方法。方法采集云南省镇雄县2镇19村男性血样8527份,应用阅微基因Microreader^TM 29Y Direct ID System试剂盒对样本进行复合扩增,分析该地占比最大姓氏王姓家系923份男性个体单倍型多样性。结果923份王姓样本共观察到Y-STR单倍型451种,其中348种单倍型分别出现1次,103种单倍型出现2次及以上,各单倍型出现次数1~92次不等。将检测结果中相同人数大于3人的单倍型定为主流单倍型,获得该地王姓15个主流分型。结论该县区王姓家系存在主流单倍型,王姓与其他姓氏有双向基因交流。封闭山区数据库建设,应明确家系溯源,确定各姓氏主流分型,以有限样本量涵盖尽可能多的家系人员,提高建库效率。  相似文献   

9.
中国汉族人群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8,自引:9,他引:29  
探讨mtDNA多态性在法庭科学中个体识别的理论基础。应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方法 ,对 111名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无血缘关系个体的mtDNA控制区 (HVⅠ和HVⅡ )进行测序分析。在高变区Ⅰ 15 998~ 16 40 0之间发现 10 2处碱基变异 ,10 3个mtDNA单倍型 ;在高变区Ⅱ 0 0 0 35~ 0 0 36 9之间的发现 36处碱基变异 ,6 9个mtDNA单倍型。其可变碱基的变异形式主要为碱基替代 (转换和颠换 )、插入和缺失 ;碱基转换 (78 9% )明显高于颠换(14 3% )、插入 (3 4% ) ,缺失 (3 4% )。分析表明 ,人群个体mtDNA控制区碱基序列 ,基因多样性为 99 9% ,两个无关个体的偶合概率为 0 92 % ,具有高度序列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 DNA)全基因组在浙江畲族的遗传多态性,探究畲族的母系遗传结构。方法对浙江畲族231名无关个体进行mt DNA全基因组测序,统计变异位点信息及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HD)、个体识别率(discrimination power,DP)、随机匹配概率(randommatch probabilities,RMP)等群体遗传学参数。对浙江畲族样本mtDNA进行单倍群划分,并与中国其他9个群体进行母系遗传关系比较。结果在231例浙江畲族样本中共检测到8 507个变异位点(702种),可划分为94个单倍群。HD、DP和RMP分别为0.998 6、0.994 2和0.005 8。浙江畲族与南方汉族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程度最小(F_(st)=0.006 89),主成分分析及中介网络分析表明浙江畲族虽与广西瑶族、云南傣族、南方汉族遗传距离较近,但亦具有相对独特的遗传特征。结论 mtDNA全基因组在浙江畲族中具有良好的遗传多态性,浙江畲族的遗传组分较为复杂多元,与广西瑶族、云南傣族、南方汉族的母系遗传关系较近,同时也保留了其独特的母系遗传成分。  相似文献   

11.
应用PCR-SSCP技术检测PGM1基因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Song HY  Yang QE  Yu CY 《法医学杂志》2002,18(3):152-154
目的应用PCR-SSCP技术分型PGM1基因型.方法提取156份武汉地区汉族无关个体的血样DNA,分别扩增PGM1基因外显子4和外显子8的多态性靶DNA,用SSCP分析PCR产物,判断基因型.结果两种PCR产物均检出了两个等位基因、三种基因型,DP值分别为0.5620、0.4405.综合外显子4和8的PCR-SSCP结果,分出8种PGM 1基因型,DP值为0.731 8.应用本法对保存10年的陈旧血痕和精斑PGM1分型成功.结论用PCR-SSCP分型PGM1基因型在法医物证检验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荧光复合扩增检测3个Y—STR基因座单倍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n XY  Wang L  Yuan BL  Feng CJ  Huang DX 《法医学杂志》2006,22(2):122-124
目的建立检测3个Y-STR基因座Y-GATA-A7.1、DYS456和DYS443的荧光复合扩增体系,并获取中国汉族人群单倍型频率分布。方法用荧光标记引物对郑州地区203名汉族男性无关个体进行3个基因座复合扩增,ABI3100型遗传分析仪检测、分型。结果Y-GATA-A7.1、DYS456和DYS443基因座分别检出5、6和6个等位基因,其基因多样性(GD值)分别为0.6692、0.5839和0.7053。三个基因座构成的单倍型共有44种,单倍型多样性(HD值)为0.9523。结论建立的3个Y-STR基因座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具有很高的识别能力,可应用于法医学实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法庭科学混合血迹物证中不同个体成份逐一分离、识别的问题,建立适合混合血迹个体识别的分析技术。方法采用PCR-SSCP及测序技术,选择m tDNA D-loop区的HVI 16030~16481区域452 bp片段作为分析目标,对中国汉族两无关个体、三无关个体混合血迹进行分析。结果100份两个体混合血迹样品m tDNA 452bp的PCR产物经SSCP电泳分离,结果有95份样品完全分离开,分离成功率达95%;30份三个体混合血迹样品452 bp片段经SSCP电泳分离,结果有26份样品有1~3个个体完全分离开,分离成功率达84%。对其中3份两个体混合血样、2份三个体混合血样SSCP电泳分离后的谱带进行回收、测序分析,两个体混合血样每一份均可准确获得其中单一个体序列及以另一个体主要成份(峰值比达4∶1以上)的序列结果;三个体混合血迹中不同个体成份可以达到初步分离,1份可准确确定单一个体序列。对两个体不同比例混合样品SSCP分析,结果可以检测到较少成份的最低比例为20∶8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PCR-SSCP及测序分析混合血迹综合技术,是对混合血迹中不同个体成份逐一分离、识别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The analysis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mitochondrial DNA, provides uniqu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opulation diversity and human identification. In this study, the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s of the first hypervariable region (HV-I) were analyzed in 243 unrelated individuals of seven Afro-descendents populations of the Amazon Region. Sequence polymorphisms were detected using PCR and direct sequencing analysis. A total of 133 different haplotypes were found determined by 97 variable nucleotides. Each one of the three more frequent haplotypes was shared by 9 samples and 91 sequences were unique. The genetic diversity was estimated to 0.9898+/-0.0016 and the probability of two random individuals showed identical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haplotypes were 1.2%.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的m tDNA单倍型检测及异质性筛查技术,并获取其相应的汉族人群频率分布。方法用PCR-DGGE技术对200例武汉汉族无关个体外周血m tDNA HVⅠ15997~16174nt和16208~16401nt区域进行分型检测。结果200例汉族无关个体中,15997~16174nt和16208~16401nt区域分别检出20种和22种单倍型,其单倍型多样性(HD值)分别为0.8159和0.8844;m tDNA HVⅠ组合单倍型共90种,其HD值达0.9803。两区域分别有4名和2名个体观察到异质性,其发生率为3%。结论PCR-DGGE是一种简单、灵敏、高效的m tDNA多态性及异质性检测技术,可应用于法医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北京汉族人群三个Y染色体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获得DYS4 37,A7 1,H4三个Y染色体STR基因座及其单倍型在北京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分布 ,并探讨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自行建立的Y STR 15 plex复合扩增体系 ,对用酚 /氯仿法提取的 132份北京地区汉族无关男性个体血样DNA样品进行复合扩增 ,用ABI310型遗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 ,统计分析 3个Y 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参数。结果 DYS4 37,A7 1,H4三个Y STR基因座在该群体中分别检出 4 ,5 ,4个等位基因 ,GD值分别为 0 4 977,0 6 731,0 5 42 0 ;观察到 32种单倍型 ,其中 17种单倍型出现 1次 ,最多 1种单倍型出现 2 0次 ,单倍型累积GD值为 0 9118。结论  3个Y STR基因座具有较强的个体识别能力 ,在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武汉地区汉族人群CSF1PO座位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Chen H  Yu CY  Yang RZ  Yang QE 《法医学杂志》1999,15(2):84-84
应用Yoshida设计的CSF1PO新引物对武汉地区312例汉族个体作了分型调查,获得了武汉地区汉族人CSF1PO座位的基因频率资料。与Hammond等提出的传统引物扩增效果相比较,本文所选用的引物更适用于法医检案,尤其对严重降解DNA材料的分型效果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