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端于武汉市的"电视问政"已推广至全国多地。通过"官、民、学、媒"等多角色在电视演播厅内面对面问政互动,较好地推动了曝光问题的解决,及时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呼声。"电视问政"正在成为地方党委政府搭建的地方治理新平台,但要进一步强化和深化"电视问政"的社会效用,必须认真厘清节目的属性、参与者角色定位、问政技巧方式,深究问题形成与破解机制等理念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
田必耀 《公民导刊》2012,(11):44-45
"电视问政看了没?"如今成为武汉市不少公务员的"见面语"。"电视问政"渐已成为武汉官方治懒治庸、与民众沟通的一个平台。今年,湖北、湖南、广东、河南等多个省市也相继组织开展"电视问政"。武汉"电视问政"由个案迅即演变成为一种现象,开始引起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3.
从2011年开始,湖北省武汉市开展了"电视问政"活动,邀请群众做"考官",干部当"考生",把一个个突出问题活生生地展现在千万电视观众面前。专家指出,"电视问政"不是让老百姓发通牢骚、出个气就完了的,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彻底解决问题的常态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一种以电视为传播载体,市民百姓就民生问题向负责的行政官员进行监督质询,并设有点评、打分等反馈环节的节目——"电视问政"正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并呈现出越来越热的趋势。"电视问政"不仅从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均有覆盖,而且还开始从地级市向县(区)扩散。"电视问政"作为一种新的官民互动形式,有利于促进官员增强公仆意识,切实关注民众疾苦,更好地服务于民;也有利于充分实现民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使  相似文献   

5.
金宗志 《当代广西》2014,(15):34-35
正今年3月以来,南宁市刮起一场电视问政"风暴"。多位政府部门的"一把手"在电视镜头前接受舆论监督的"考问",对媒体曝光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承诺立行立改,接受群众评议,较好地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电视问政是党委、政府与群众互动互信的沟通桥梁,是检验干部队伍作风和能力的"试金石"。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余远辉表示,电视问政就是要不怕  相似文献   

6.
袁浩 《前进》2014,(8):64-64
<正>在武汉市日前的一场"电视问政"中,群众对个别干部现场答复的满意率仅为29%。一家门户网站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者认为"百姓问政"沦为"真人秀"。为何本应拉近与群众距离、树立干部形象和政府部门公信力的"百姓问政"却遭遇信任危机?专家表示,"百姓问政"中,如何应对群众提出的困难和问题是一面镜子,折射的是干部"为民情怀"的多少。(7月14日新华网)古人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体察下情民情,把脉民众感知,乃执政之基。近年来,各种各样的"网络问政"、"电视问政"、"微博问政"等层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回溯电视问政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推行电视问政典型地区的问政形式、问政内容与问政特点,总结当前问政的考核评价机制、整改落实机制两个方面的实施效果,尝试为电视问政把脉诊断出深层次问题,并提出未来深化改善的宗旨性建议,最后对问政所能孕育的公共行政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6月9日,崇左市启动问政工程暨百名科长作风评议活动,把全市51个窗口单位以及推选出来的100名科室或窗口岗位主要负责人作为实施对象和评议对象,通过抓好"亮政、施政、督政、问政"等四个关键环节,采取组织问政、现场问政、电视问政、网络问政、评议问政等方式,重点解决行政不作为、  相似文献   

9.
<正>武汉并非电视问政的首创者,但把电视问政弄得如此声势浩大、风生水起的却似乎武汉一家。武汉电视问政已延续三年,由最初的一年一次,已发展到一年两次、一次五场,大有连续发展下去之势。每年武汉电视问政之时,便是国内媒体蜂拥而至之时。媒体的大幅度报道,更加助推了这一档问政节目知名度的提升。但检视媒体的报道,少见深度的思考,多见浅显的颂扬。作为一名曾经的问政参与者和密切关注者,本着质疑是为了完善的态度,我在此表达一下自己对电视问政的管见。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8月25日晚上,浙江省舟山市人大常委会首次与市纪委、市委宣传部联合开展电视问政,主题是"改善审批环境,打造‘三最城市’"。一个半小时的电视问政,通过舟山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FM97交通经济广播""海洋宽频网""无限舟山"手机客户端等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并通过问政热线、官方微信等渠道进行了同步互动,创下了舟山市人大历史上的开放度之最。2016年初,舟山市提出了打造全省审批环节最少、速度最快、效率  相似文献   

11.
电视问政为公众提供了有效的政治参与和监督平台,其提高了监督和问责政府行为的互动性、及时性与针对性。电视问政可以被看作为小型公共能量场,武汉市电视问政是这个能量场的一个典型案例。通过武汉市电视问政,看到了话语民主取得的成效,同时也发现了话语民主实现存在的障碍。因此,应以语言为媒介、以商谈为原则、以个体自由平等为条件、以公共领域为实现场所,不断强化民主参与措施,促进公众话语民主实现,进而从理论层面指导武汉市电视问政实践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正不久前.西安市首档电视问政节目《问政时刻——工作作风转变进行时》首次开播。面对现场观众的直言发问、暗访短片的触目惊心.以及特邀观察员的犀利点评,被问政单位——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负责人4次现场致敬、11次公开承诺。近年来。电视问政作为治庸问责的表现形式,直接把官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4,(5)
<正>4月15日,海峡创新银行筹建研讨会暨筹委会成立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交流基金会在会上宣布,将联合台湾二十一世纪基金会、台湾并购与私募股权协会等机构,筹划组建"海峡创新银行"。此次研讨会邀请了两岸知名经济学者和银行家,就海峡创新银行的创新内容等选题献计献策、交流论证。据悉,筹建"海峡创新银行"的目的,是更好地协助台资企业解决在大陆"融资难、融资慢"等问题。同时,通过这一平台,为两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新形势下"网络问政"的社会影响力、认同度,以及不同人群对于网络问政的看法与意见,从而找到促使"网络问政"工作链条连贯、持续、有效的方法和机制,本文就广东省惠州市网络问政平台运行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研究发现,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网络伪民意冲击民意真实性、党政官员问政能力不足、数字鸿沟的存在对网络问政的效果和可持续性造成不良影响等三个方面;并为此提出了对策建议:政府应在提高自身网络执政能力的同时,建立完善网络问政机制和相关法律体系,加大互联网的普及率,提高公民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进而消除数字鸿沟,多种措施并举,使网络问政制度化和常态化。  相似文献   

15.
正一场火药味十足的电视问政,成为西安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4月8日晚,西安市首档电视问政节目开播,面对现场观众的直言发问、暗访短片的触目惊心,以及特邀观察员的犀利点评,被问政单位——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负责人4次现场致歉、11次公开承诺。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微博的兴起和发展对推进网络问政"自下而上"政治参与的积极作用;分类概述了"微博"问政各参与主体的性质、作用、特点;重点探讨了微博问政各参与主体所实现的政治功能;总结、分析了"微博"问政参与主体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中国微博问政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和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7.
高层领导亲自上网咨询问政,为各级领导干部利用网络、重视网意,树立了榜样。为了进一步了解、宣传和推动"网络问政",人民网与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共同开展了"网络问政"大型网上有奖调查活动。网友对"网络问政"给予积极的评价,特别是对网络反腐给予高度评价并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8.
论网络问政的兴起及其理性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从虚拟世界走进千家万户的现实生活,越来越多的中国老百姓化身"网民",通过网络自由表达各种意见和诉求,开启了一个方兴未艾的"网络问政"时代.青年组成了互联网的主力军,与政府官员共同构成了网络问政的重要主体.网络问政有着积极意义,同时也必须理性客观对待,警惕网络问政流于形式、疏于责任以及青年网络问政中的非理性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19.
张玉勤 《人民论坛》2012,(17):44-45
网络问政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政治民主进程和政治文明发展。但同时,网络问政非理性现象、网络"伪民意"以及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也使得网络问政存在一定的现实风险,建议加强网络问政制度化建设,疏通网络问政渠道,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网络执政水平,推进网络道德建设,增强民众网络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20.
地区传真     
《当代广西》2014,(6):8-9
正柳江县"百姓问政"让群众来监督"我们所做的离群众满意度还有一定差距。回去马上落实低保户的审核和公示,做到群众100%知晓。"2月28日,穿山镇镇长韦滤在"百姓问政"活动中说。去年,柳江县电视台"百姓问政"栏目曝光了穿山镇存在"人情低保"问题,该镇立即采取整治措施,共有5个村委干部被处理。自2013开展"百姓问政"活动以来,柳江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