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农业实现现代化,农民生活实现小康进而达到比较富裕,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李鹏总理在会上提出要求:“南方各省、区,尤其是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要发挥自然条件好、乡镇企业发达、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优势,率先建立起发达的农业。”浙江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  相似文献   

2.
今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从我国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今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从我国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由此可见,农村的发展无疑是全面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关键是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建设好党的基层组织,培养一大批政治坚定、热爱农村工作,有知识、懂经营、善管理、能带领  相似文献   

4.
围绕实现“小康”目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张裕锋省、市委提出,今后三年经济要再上一个新台阶,到1997年基本实现“小康”目标。完成这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如何按照中央关于大力加强农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全面搞好农村基层...  相似文献   

5.
王冬梅 《世纪桥》2005,(3):43-43,49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为林区企业,怎样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加快小康建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和艰巨任务。结合“十六大”精神和浙闽经验加快经济发展的学习,我们认为林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应在几个方面求实创新。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口12亿,9亿在农村。9亿农民的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关系到全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奔小康目标的实现。 做好新时期农民工作,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今后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重申要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实现现代化,农民生活实现小康,进而达到比较富裕,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关键就是要处理好农民问题,做好农民工作,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是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建议》提出“九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一是保证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粮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7.
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我省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解决起来难度很大,初步解决温饱的群众,巩固温饱成果的任务也很艰巨。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只是扶贫开发、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阶段性胜利,巩固扶贫成果,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小…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实践》2002,(11):27-28
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我国应该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关于如何实现工业化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工业化,报告郑重地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新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80%,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引导农民奔小康,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全面完成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最艰巨的任务。最近,笔者经过调查研究深深感到,我国农村奔小康应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就是“健全班子、更换脑子、找准路子、挣取票子和过好日子”。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出现了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就显得特别重要而艰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社会历史过程。从这个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全面小康”两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也一致。“全面小康”为“和谐社会”的实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和谐社会”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小康,最早源出《诗经》: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 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 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 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 想社会模式。这以后,小康社 会和小康生活,作为一种社会 理想,逐步走入寻常百姓的生 活用语中。 1979年12月——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 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 时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 的现代化:“我们要实现四个 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 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 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 念,而是‘小康之家’。” 1984 年,他又进一步补充说:“所谓 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 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  相似文献   

13.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及其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庄严宣告: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一、小康的提出“小康”这一概念最早出自我国《诗经》,《诗·大雅》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礼运》一书中,则把小康作为与大同社会相对的一种社会模式。邓小平最早提出“小康”这一概念是在1979年12月6日,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相似文献   

14.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习近平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表征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只有贫困地区同步实现小康才是真正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党中央在深刻洞察全球经济科技  相似文献   

16.
《柳州党史》2003,(2):28-28,43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农村人口全面小康生活的实现,关系到“工业立柳、强市  相似文献   

17.
当前,湖南发展的势头很好,机遇很多,但我们也十分清醒地看到,任务依然艰巨,困难和挑战同在,我们要始终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机不可失的责任感,在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上下一心、真抓实干,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着力把湖南的科学发展推向前进,加快实现湖南的“小康梦”“两型梦”“崛起梦”,让三湘父老如期进入全面小康,奋力书写中国梦的湖南篇章。  相似文献   

18.
玛曲县作为一个纯牧业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牧村,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切实加强“三牧”工作,把建设社会主义新牧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牧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坚持“牧业立县”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针对玛曲县牧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牧村应突出抓好五个重点:一是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方面,争取完成全县总长508.87公里的9条通乡油路的建设任务,实现乡乡通油路、行政村通公路、自然村通车的目标。通信方面,积极发展数据通…  相似文献   

19.
楚雄州已达到“总体小康”,但要实现“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跨越,任务十分艰巨,必须针对州情,采取系统对策和措施,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体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一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是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武装企业领导干部的头脑。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因此,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