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有企业如何走出困境,关键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在深层次上进行制度创新,二是在此基础上推进技术创新;只有把这两方面及其关系都解决好,国有企业才能真正走出困境。一、要在深层次上进行制度创新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明确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我国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国有企业中,现代企业制度仍未建立起来,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现在政府和企业仍未分开,政府的职能也没有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2.
塑造国有企业新的经营理念来自陕西西安制药厂的报告●孙英兰胡西生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如何走?这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难点。最近几年,西安制药厂用新的企划思想和行销理念指导本企业,不仅使企业摆脱了困境,而且连续3年以50%的增长速度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企业...  相似文献   

3.
扭亏从企业内部着眼来自甘肃扭亏企业的启示●孙志平亏损国有企业如何走出困境,是人们当前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几年,甘肃有一批亏损国有企业眼睛向内,变观念、转机制、抓管理,“死”而复“活”,成功地实现了由亏损到盈利的跨越。扭亏先要扭观念深入扭亏企业采访,干...  相似文献   

4.
改善国企负债结构应多管齐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产负债率过高,是影响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债务负担非常沉重的情况下,要把企业搞活显然是不可能的。为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既定的三年两个目标的实现,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就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问题,提出了一整套政策思路。实践证明,通过银行核销呆坏账准备金化解一部分债务,是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减轻企业债务负担的必要措施。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增加银行核销呆坏帐准备金,意在加大解决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力度。从近年来的实践看,以专门资金核销呆坏账,有利于国有企业减债和资产优化…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企业要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过去国有企业改革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机制的转换上,较少涉及整体布局的调整问题。我国国有企业几十年的实践说明,国有企业要有突破性进展,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即收缩国有资本,提高国有资本的控制力、竞争力和增值力。一、战略性调整是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国有企业因其重要地位及重重困境,一直是我…  相似文献   

6.
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对企业实行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作,才能使企业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最终帮助企业摆脱困境。然而在实施下岗分流过程中,职工所...  相似文献   

7.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走出企业改革困境陈一红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的支柱。1993年,我国国有工业企业占全国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企业户数1935%,资产总额6954%,销售收入6232%...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9,(35)
中央在1997年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走出困境,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三年左右走出困境”是形势所需、形势所迫,关系到我们的未来,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途与我们民族的命运。这一目标能否完成?需从哪些方面着手?要注意哪些问题和倾向?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一批长期研究和关注国有企业改革的经济学家、党政官员、企业家,他们的意见,相信对目前正在从事的国有企业改革会有所启发。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形势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判断。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工交司司长卢中原说,…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提出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目标后,洛阳市首批确定的14家国有企业在互998年全部实现扭亏增盈,今年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成为我市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排头兵。总结这些企业的经验,我们认为,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是我市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走出困境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目标的根本保证。参与决策,把关定向。14家企业党组织把改革脱困作为第一位工作,他们最深刻的体会是: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首先要体现在党政共谋企业改革脱困大计,找准企业改革脱困的正确方向和途径上。白马集团的主…  相似文献   

10.
再就业呼唤企业家精神柳大维一、我国再就业的严峻形势企业三年走出困境的基本措施之一,就是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这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任务和战略措施。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高就业的方针,使国有企业拥有大量的富余人员,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估计...  相似文献   

11.
从宜宾的实践谈搞活国有企业○葛燎原当前国有企业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改革不到位或力度不够。只有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才能使企业走出困境,获得新的发展。由此,我认为首先要突出抓好四个重点:第一,要以“抓大放小”为重点,加快转机建制步...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困境产生的外部原因与对策分析董武全从1978年国家在四川省的六个企业进行试点改革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已进行了二十余年。期间我们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许多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或找到出路。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亏损面进一步...  相似文献   

13.
一国有企业经营者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1、要坚定一个信心,就是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念国有企业经营者搞好国有企业的坚定信念,是企业经营者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意志和思想品格,不论企业的客观条件如何,企业经营者都要坚定信念,有了这种信念,在企业困难多的条件下,能使经营者保持一种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意志,去战胜一切困难,使企业走出困境;在企业效益好、盈利高的条件下,能使经营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继续保持创大业、创新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当前,国有企业经营者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念,一要有创大业,永不满足的…  相似文献   

14.
一、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已实施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问题,关键就是产权改革未能与结构调整相结合,以及产权改革自身的不完善,使得国有企业仍然未能走出困境,乃至影响了全国经济的发展。1.对股份制改革的迷信导致  相似文献   

15.
王海龙 《学理论》2009,(27):188-189
党组织如何改进党建工作,进一步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这是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务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规定了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但是必须看到,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随着股权多元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国有企业还存在关系不协调、内耗严重等一系列严重制约企业经济发展的问题。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加强和改进国企党建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市场经济的 主体,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占 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国 有企业经营机制,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要求。笔者认为,应“面向市场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从根 本上改变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用人、用工机制、分配机制, 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经营者的 激励和约束机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督机制,以及推动 企业科技进步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机制。 一、建立完善企业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人 才…  相似文献   

17.
减员增效、下岗分流,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不解决富余人员的分流问题,国有企业的沉重的历史包袱就不能解脱,就不能平等参与市场竞争,走向振兴之路。因此,做好下岗分流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坚持“三要三不要”的工作思路。一、要充分肯定下岗职工为企业作出的贡献,不要无情操作,激化矛盾。勿庸置疑,广大职工包括下岗分流的职工,几十年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为新中国铁路建设事业、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壮大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一点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没有国有企业广大职工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就没有国民经…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确定了从现在起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全会强调,完成这一项历史任务,首先要尽最大努力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今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后一年。能否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加大工作力度,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步伐,如期走出困境,关键在于把党建设好,尤其是要把企业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好。根据企业改革与脱困的任务和班子建设的现实状况,笔者认为,当前在企业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上,需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领导干部一定要学好邓小平理论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9.
白银氟化盐公司曾一度亏损。1993年通过股份制改造,当年就摘了亏损帽子,接着一路攀升,一年一个新台阶,到去年产量达3616万吨,实现利税1338万元,产品销量占了全国同类32家企业的三分之一。该企业实行股份制后取得的成功经验证明,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和原则是正确的,“三改一加强”确是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正确选择和必由之路。大胆解放思想,建立起新的运行机制是该公司成功的主要经验。一是以股连心的所有者机制。该公司原国有与集体所有在生产上混杂、经营上扯皮、权益上争议;职工与企业在利益上脱节,感情上隔…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指导方针,这是推进国企改革的行动纲领。本文结合四中全会的精神,拟就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问题,谈一点具体的改革思路。国企改革20年,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拨改贷、承包制、企业制度改革、战略性结构调整等阶段和方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最终没有从根本上走出困境。国企亏损增加,效益下降,实力削弱,究其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就竞争领域的国企而言,根本原因是没能触动到产权所属企业的属性问题。这样的改革,不是根本上、实质上的改革,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