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青少年的幸福感是青少年自我发展的重要心理动力之一,理解幸福与把握幸福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获得幸福的过程既是积极心理品质建构过程,也是个性绽放即人生"蓬勃"的展现.  相似文献   

2.
意志作为非智力因素,对青少年的学业和事业成败及生活幸福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意志品质是青少年完成学业、成就事业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应当学会运用意志心理学的有关规律,采用实践教育法、挫折教育法、榜样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等有效方法来正确指导和培养锻炼青少年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由挫折而产生的挫折感常常会困扰青少年,若处理不当,则有可能引发行为偏差。所以,应教会青少年掌握适当的挫折应对方式。可以从教会青少年正确归因、给予青少年情感支持、培养青少年的理性情绪、引导青少年察知幸福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节日文化的反思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日是一种文化现象.青少年对节日文化的认识与接受体现鲜明的时代特点.要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相似文献   

5.
运用青少年健康行为(HBsC)模型中青少年健康幸福感测评指标,从社会支持、心理、情绪和社会适应能力四个纬度分析我国中小学生健康行为,结果发现:家庭氛围良好的青少年情绪更稳定、更自信、身体更健康、幸福感指数更高,对学校环境满意的青少年感觉更幸福,容易向朋友倾诉、拥有好朋友数量多的青少年幸福感指数更高,心理积极、情绪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强的青少年幸福感指数更高.可见,应该从社会环境、人口变量、个性心理以及适应能力等方面提高青少年健康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青少年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9年6月颁布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并于1999年11月1日施行。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关系到青少年自身的前途,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我们社会的发展、祖国的明天。党和政府十分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高度重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  相似文献   

7.
对四川地震灾区都江堰幸福家园安置点青少年需求的研究发现:物质需求是青少年的基本需求,心理社会需求和专业服务亦是其关心的议题。软、硬环境因素是其需求不足的关键原因,而青少年和其家庭的权能不足、及其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不佳是需求达成的关键阻碍。研究认为社工可以通过影响青少年群体与其社会环境互动关系入手,满足和实现灾区青少年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8.
爱情教育是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爱情的一种重要的情感教育,是引导他们走向幸福人生的教育。受封建传统文化思想以及人们对教育理解误区的影响,当前我国青少年的爱情教育缺失。对此我们应引起足够重视。在家庭和学校中有效地开展青少年爱情教育。  相似文献   

9.
试论当前青少年爱情教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情教育是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爱情的一种重要的情感教育,是引导他们走向幸福人生的教育.受封建传统文化思想以及人们对教育理解误区的影响,当前我国青少年的爱情教育缺失.对此我们应引起足够重视.在家庭和学校中有效地开展青少年爱情教育.  相似文献   

10.
调查表明,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总体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青少年有较强的爱国意识和集体精神,价值追求积极,基本文明素养在逐步强化,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他们身上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自我情绪”凸显,缺乏明确的理想信念;内心苦闷,渴望理解;道德认知和行为出现矛盾性;精神生活贫乏。因此,必须加强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感受幸福的能力;科学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网络虚拟幸福是指在网络虚拟环境中主体需要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感。根据网民上网目的分析有两种虚拟幸福,一种是真实的虚拟幸福,一种是虚幻的虚拟幸福。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的幸福为根本的发展观,是谋求人民普遍幸福的发展观。关注民生,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幸福的形而下内涵;维护人的尊严,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幸福的形而上内涵;加强人文关怀,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幸福的实践内涵。  相似文献   

13.
幸福是一种心理欲望得到满足的状态,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幸福指数是对人们通常所说的幸福感的量化,是人们根据一定价值标准对自身生活状态所作的满意度方面的评价。幸福感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诸如年龄、性别等自身因素,通货膨胀率、收入水平等经济因素及人文环境、体制环境等环境因素。本研究从收入水平、医疗条件和服务、安全感等14个方面构建了幸福感指标体系,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展开调查,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启示为:影响幸福感因素随着所处物质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当下非经济因素正成为提高居民幸福感关键。提高居民幸福感靠发展并正确引导人们对幸福的认知。本文同时建议,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服务型政治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构建和谐的安全环境多方面提升居民幸福感。  相似文献   

14.
论幸福指数的度量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指数的度量指标决定了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人们的幸福感。幸福指数可分为三类指标,即幸福经济、幸福政治和幸福文化。幸福政治、幸福文化、幸福经济共同决定了人们的幸福感,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不同的社会人群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幸福感。青年群体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幸福体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检视可以发现,很多青年人都沉迷和陶醉于自我营设的虚幻幸福感中,内心却非常苦闷。间隔年旅行可以帮助青年人获得幸福感的自我体验,在欣赏大自然的奇绝与壮美中,在与异域人群的接触与交往中,在劳动创造和挫折经历中,在义工和志愿活动中,青年经受着岁月流年的洗礼,把成熟、仁爱与自信熔铸于内心,同时也体味和获取着别样的幸福感受。  相似文献   

16.
幸福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现实活动和理想追求,是哲学家关注的永恒话题。由于所处的时代各异,人们对幸福认识和解读便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幸福观。从感性主义与理性主义两种审视方式入手,阐述了西方两种幸福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演化逻辑,概括了完善而辩证的幸福观的基本内涵,处理好德性与福乐之间的关系,使人的幸福既具有现实的历史基础,又有高尚道德的升华,从而避免幸福问题上的享乐主义和乌托邦主义的偏倚。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世界是以人和人的生活为中心的世界,生活世界的观念实质上是探讨优良和最幸福的生活的观念。作为以人的生活世界为基础的法律,通过法律中人之形象——“幸福人”的建构,可使法律的幸福价值彰显。“幸福人”的形象在法律上是一个总括性假设,是诸部门法的人之形象的诸多特性的集合呈现,宪政上的幸福是在否定性的宪政框架上,意欲通过立宪制度保障人追求幸福的权利。宪法上的幸福规定的抽象性极具丰富的概括性内涵,具有广阔的权利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幸福教育对提高警察生活品质,推进社会和谐,促进公安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认知重塑警察幸福观,情绪行为引导改善警察的幸福感,文化感染提升警察幸福的心理品质,切实提高警察幸福感。通过各种形式的渗透和教育,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培养警察感悟幸福、珍惜幸福、享受幸福和传递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轨迹,也是现实担当。其思想渊源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民谋幸福”的奋斗史和建设史。在目前的重要历史机遇期,中国共产党“为民谋幸福”当从以下几方面推进:践行“发展是硬道理”,强化人民幸福的物质基础;坚持“以人为本”,赋予人民幸福更持久的体验;维护公平正义,拓展人民幸福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20.
西方幸福观的历史回眸与现实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幸福观是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一种重要的伦理思想。从古希腊到近代欧洲,幸福观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物质文明激烈冲突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正确的幸福观应是创造和享受的统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个人幸福和集体幸福的统一,个人德性和社会制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