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寄语     
《瞭望》1990,(3)
90年代伊始,老革命根据地大别山区传来振奋人心的信息:1985年,这里还有18个重点贫困县的490多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自从1986年国家科委以大别山贫困地区为量点开展科技扶贫以来,这个老区的面貌便发生了迅速变化。如今,全区90%的贫困户都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向脱贫致富的目标前进。大别山人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  相似文献   

2.
《求知》2021,(6)
正一阜平是一个拥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地方,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是晋察冀边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聂荣臻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11年。1948年4月,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从陕北来到阜平的城南庄,在这里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调整南线战略,为三大战役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阜平和阜平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相似文献   

3.
“将军渠”     
在河北省涉县,有一条浇灌着十多个村庄一万多亩岗坡旱地的大渠。这就是“将军渠”。“将军渠”的正式名字是漳南渠。太行山区的老百姓称它“将军渠”,是纪念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四十年前领导军民修渠引水,抗日度荒的功绩。这条用青石砌成,宽五至七尺,深八尺,蜿蜒数十里的大渠,四十年来一直造福这里的人民。抗战时期,涉县是晋冀鲁豫根据地的腹心地带。中共中央北方局太行分局、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等领导机关都驻在这里。一九四二年,历史上长期“首苦乏水”的涉县又遇到连续干旱。当时一二九师司令部和边区政府一  相似文献   

4.
李锦 《瞭望》1987,(35)
横亘鄂豫皖边界的大别山区曾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根据地。解放以来,生产虽有发展,但由于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加上极左思潮的影响,农民们一直没能摆脱贫穷的困扰,落后愚昧的现象在一些角落里依然存在(图1)。 希望在哪里?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商品经济的火种在大别山点燃了,新的观念开始前生。打通商品流通渠道,充分利用本地的人力物力搞多种经营,大别山有了希  相似文献   

5.
正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以大别山为中心区域建立的重要革命根据地。到1932年6月,根据地全盛时期面积4万平方公里,人口350万,建立了3个道委、27个县级革命政权,武装斗争、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蓬勃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这里诞生了10支成军建制的部队,是全国三大主力红军之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诞生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以来,一批批张家界人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斗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家界广大人民群众支持革命,建立了数个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斗争中,张家界革命老区体现了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坚持真理、开拓创新,顾全大局、维护中央,依靠群众、敢于胜利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解放战争时期的北满根据地,基本包括今黑龙江省的范围,即当时的松江、嫩江、黑龙江、合江、牡丹江(前绥宁省)五省及哈尔滨特别市,约80个县、市。 为创建北满革命根据地,北满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北满地区各级政权和人民武装,开展剿匪斗争,进行了清算和土改,到1946年底、1947年初,已经建成了北满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8.
王云清 《学理论》2013,(15):157-158
1943年初,山东抗日根据地人民在中共山东分局的正确领导下,为了扭转革命根据地大量战略资源外流的不利局势,积极开展了对敌货币斗争。根据地政府通过发行抗币,排挤法币、伪币,使根据地货币占领了市场,成功地取得对敌货币斗争和贸易斗争的胜利。这一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早期金融斗争,对全国根据地的经济发展以及革命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90年前,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冈山斗争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井冈山斗争中创造的优秀革命文化,也是激发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井冈山时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  相似文献   

10.
石臼港、石(臼所)兖(州)及其西行铁路,邹县电厂、兖州煤田的兴隆庄矿、鲍店矿等一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在山东省南部的临沂地区、济宁市和菏泽地区破土兴建。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曾是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今天,鲁南人民象当年支援革命战争那样大力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同时又借国家重点工程之力,精心积聚地方经济振兴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一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中,我们党就领导人民进行过选举活动,不仅丰富了当时政权建设的内容,而且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经验。毛泽东同志早在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就十分重视选举工作,1931年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不仅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而且选出了由毛泽东任主席的63人中央执行委员组成的临时中央政府。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根据地更加重视民主政权建设和选举问题。1937年进行了县、区、乡各级民意机关的选  相似文献   

12.
新四军在苏中抗日根据地开展富有成效的廉政建设,树立了廉洁、公正、勤勉的形象,赢得了根据地人民的衷心拥护和信赖,也获得了国民党统治区民主人士、海外华侨及国外进步人士的高度赞赏,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总结和传承苏中抗日根据地廉政建设的经验,对当今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开展,对赢得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陕北出了个刘志丹 1927年,轰动西北的清涧暴动和渭华起义因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响而失败,却让刘志丹这样的优秀人物脱颖而出. 刘志丹在渭华起义失败后认为:"南梁是个闹革命的好地方,有山、有梢林,又是两省边界,只要在这里建立起了根据地,再步步向外扩展,就能把红旗插遍西北."刘志丹确立南梁为根据地,成为西北红色武装割据的开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发轫.  相似文献   

14.
延安是革命的圣地,也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发源地。从1935年10月,党巾央和主力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在原陕北根据地的基础上创建了以革命圣地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根据地,直到1948年3月中共中央东渡黄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陕甘宁边区创造出一个党风正、军纪严、政通人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主社会。  相似文献   

15.
正这段时间,笔者翻阅尘封闪光的中共闽浙赣党史长卷。闽北根据地有着许多精彩的红色资源、红色传统和红色基因,是全国根据地"三红"的部分,是福建根据地"三红"的重要部分,闽北根据地涵盖的红色资源、红色传统和红色基因,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多演变的。抗战前后,在闽北根据地建立"中共闽赣省委"、"中共闽浙赣特委"、"中共福建省委"、"中共闽浙赣省委"等4个跨省性和演变性的省级党的机关,在全国根据地史、闽浙  相似文献   

16.
陕北独特的地理文化、陕北党组织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走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根据地的道路,根据陕北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加上过硬的干部队伍、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是陕北根据地建立和发展的主要原因。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对中国革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革命老根据地大别山资源丰富,然而,至今大别山区人民还没有真正摆脱贫困。 多少年来,为了寻求大别山脱贫致富之路,人们作出了许多艰苦的努力,但旧貌改变不大。那么,大别山贫困的症结何在?怎样才能迅速而有效地使大别山人民摆脱贫困?这些问题一直是我国各级领导部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和奋斗的,党永远只是人民的一小部分。离开人民,党的一切奋斗和理想不但都会落空,而且都会变得毫无意义。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党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突出地位,尽最大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是鄂豫皖苏区政权得到群众真心拥护、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9.
2005年9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河池市召开东兰、巴马、凤山三县(自治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以下简称“东巴凤大会战”)总结表彰大会,标志着历时两年多的“东巴凤大会战全面告捷。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凤山县位于广西西部的大石山区,总人口70.67万,总面积6133平方公里。三县是我国大革命时期广西农民运动的策源地,是著名的百色起义腹地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在革命战争年代,东巴凤人民为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0,(3)
河南省信阳县有个刘冲村,地处大别山北麓矿区,直到1983年,这里还有一半的农户九个月挖矿、三个月外出讨饭。县长当时流着泪问他们会干啥,男人们回答“会种地”,女人们回答“会要饭”。 横跨鄂、豫、皖三省的大别山区,总面积7200平方公里。这个曾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很大贡献的老区,到1985年,仍然是全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18个重点贫困县中,尚有492.5万人人均年收入在150元以下,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