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学行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大学大爱行为文化,就是要把大爱精神内化为大学人的自觉价值追求,把爱心与责任真正融入到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去,建设和谐校园.根据大学人在学校的岗位、角色,不同的主体在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和要求也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在大学大爱行为文化的建设实践中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既要区别对待,又要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校园,推进高校文化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构建和谐校园推进高校文化建设的深刻含义;构建和谐校园应处理好的六个"和谐";推进高校文化建设应着重解决的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作为高校党委和行政机关报,高校校报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校报自身独特的优势和功能,使构建和谐校园成为大家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4.
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建设和谐宜人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毅军 《新长征》2009,(6):57-58
加快建设和谐大学文化,是高等学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和实现高校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大学的重要举措。在和谐大学文化建设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营造健康校园舆论环境为基本职责,以和谐创建活动为重要载体,以“和合”文化来提升大学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高等学校实现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5.
和谐校园的构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校园的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的根本特征,和谐的校园文化的根本特征是和谐校园伦理.和谐校园是具有和谐伦理精神的校园,它具有校园政治伦理、校园文化伦理、校园人际伦理、校园生态伦理等方面丰富的伦理意蕴.和谐校园伦理特征吴体体现为:公平正义性、真诚关怀性、创新有序性、绿色生态性等.构建和谐校园,应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人道与和谐协调发展等基本伦理原则;加强校园人文道德精神教育与先进伦理文化建设;加强校园制度和管理的伦理建设;发挥师生在建构和谐校园中的主体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等.  相似文献   

6.
和谐校园的构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校园的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团的根本特征,和谐的校园文化的根本特征是和谐校园伦理.和谐校园是具有和谐伦理精神的校园,它具有校园政治伦理、校园文化伦理、校园人际伦理、校园生态伦理等方面丰富的伦理意蕴.和谐校园伦理特征具体体现为:公平正义性、真诚关怀性、创新有序性、绿色生态性等.构建和谐校园,应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人道与和谐协调发展等基本伦理原则;加强校园人文道德精神教育与先进伦理文化建设;加强校因制度和管理的伦理建设;发挥师生在建构和谐校园中的主体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等.  相似文献   

7.
大学和谐校园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坚持"和谐办学"的方针,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校园,推进高校文化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构建和谐校园推进高校文化建设的深刻含义;构建和谐校园应处理好的六个“和谐”;推进高校文化建设应着重解决的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条件,是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尚真理、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充满生机、安定有序是和谐校园的三个主要特征.构建大学和谐校园要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根本,发挥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服务育人三大作用;建设好"两课"教育、校园文化、网络平台三大阵地.  相似文献   

10.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它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学校各方面的长期共同经营和建设:首先,要加强领导,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其次,要整体规划,精心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再者,要科学管理,创建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积淀中升华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了解高校不良文化传播,对于大学校风学风建设和和谐校园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调查不良文化传播的现状、途径,大学生对不良文化影响的认知,对不良文化产生的原因及对大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作为高校党委和行政机关报,高校校报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校报自身独特的优势和功能,使构建和谐校园成为大家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主,农、理、工、文、管、法、经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 几年来,大学工会以提高工会影响力,构建和谐校园为出发点,积极推进"教工之家"建设,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创建格局,为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和谐校园的建设主体包括学校领导、在校师生员工及历届校友。校领导要不断为学校制定新的发展目标,要以自己的言行推行和引导校园价值观,并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广大师生要在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熏陶下,在正确的方向上形成合力,在积极互动中共建和谐校园。同时,广大校友应充分发挥其育人和凝聚功能、辐射和服务功能,共同促进大学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5.
建设曲靖高校和谐校园,是提升曲靖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曲靖高校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对曲靖高校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进行和谐校园建设现状的满意度和态度的问卷调查,其结果表明,目前曲靖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满意度,总体水平不高,在学生的年级和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总满意度受到和谐校园内在精神状态的影响.因此,可以从经费投入、管理体制改革、以师生为本、依法治校和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等方面着力改革,以提高曲靖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黄平  袁媛 《世纪桥》2008,(7):56-58
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从根本上来说是校园文化主体的建设。大学生是大学的主要力量,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关键在于构建和谐的大学生群体。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主体的层级关系应以校园为基础空间,横向与纵向结合,发展校园文化主体中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人”、“文化人”精神,这是一个逐步积累的汽车进的系统过程,需要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全方位协同进行。  相似文献   

17.
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从根本上来说是校园文化主体的建设.大学生是大学的主要力量.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关键在于构建和谐的大学生群体.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主体的层级关系应以校园为基础空间.横向与纵向结合.发展校园文化主体中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人"、"文化人"精神,这是一个逐步积累的汽车进的系统过程.需要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全方位协同进行.  相似文献   

18.
大学具有和发挥着传承文明、创造和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功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理应成为社会文明的源头,引领文化潮流的先驱。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校园,学校对构建和谐社会应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贡献。基于上述认识,在理论和实践中坚持育人为本,构建一个学习和谐、生活和谐、心理和谐的和谐校园是对教育工作的最高要求。一、坚持育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全面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举办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9.
在理论与实践中,大学法文化存在诸多冲突与矛盾.大学法文化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法文化型构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有助于和谐校园建设.理想的大学法文化型构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蒋大力 《世纪桥》2008,(11):60-60,62
和谐校园的构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校园的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的根本特征,和谐的校园文化的根本特征是和谐校园伦理。和谐校园是具有和谐伦理精神的校园,它具有校园政治伦理、校园文化伦理、校园人际伦理、校园生态伦理等方面丰富的伦理意蕴。和谐校园伦理特征具体体现为:公平正义性、真诚关怀性、创新有序性、绿色生态性等。构建和谐校园,应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人道与和谐协调发展等基本伦理原则;加强校园人文道德精神教育与先进伦理文化建设;加强校园制度和管理的伦理建设;发挥师生在建构和谐校园中的主体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