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原 《瞭望》1986,(49)
有人对我说:“长岛的县委书记王爱民是渔民出身,对渔民有特殊的感情。”我去长岛访问他,他并不是渔民出身,而是售货员出身。他对渔民的特殊感情,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培养起来的。但是,外边的传说,并非毫无因由。我访问他以后,觉得他比渔民还要渔民。渔民在大海的风险中生活,而县委书记王爱民却是个敢于闯海的人。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为疾病所缠,不得不时常与医院打交道。其中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因而,也格外地同情那些求医者,尤其是那些既无权势又无关系的普通劳动者。 四个月前,经人介绍,在上海中医学院龙华医院胡建华医师那儿就诊。十多次在那小小的门诊室里候医,耳闻目睹,由衷地感到,这是一位有良好情操的老中医。他的美德,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所要提倡和发扬光大的。 胡医生非常“重名”。这名不是“名位”之名,也非“名家”之名,而是在病人中的名声。 恐怕少有医生象他那样,凡来自病人的信,只要不是表扬信,每封都要复。累计,他已为病人回过5000多封信!  相似文献   

3.
笛王陆春龄     
88岁的陆春龄,一身青衫长褂,清瘦的身影背不驼,眼不花,根本看不出已是一位老人 陆春龄生于1921年,他的父亲摆弄的不是二胡、笛子,而是汽车方向盘、汽车轮胎.陆春龄7岁爱上了短笛,他的启蒙教师不是什么国乐大师,而是住在自家隔壁的个皮匠.  相似文献   

4.
《各界》2012,(12):F0002-F0002
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梁漱溟说,他不是“学问中人”,而是“问题中人”。他一生精力都用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人生问题:一是中国问题。对人生问题的追问,使他出入于西方哲学、印度宗教、中国学问,而被视为哲学家;对中国问题的求索,使他投身于辛亥革命、乡村建设,发起中国民主同盟,而被视为社会活动家。  相似文献   

5.
韩学功是一个功勋地质队的党委书记。他上任以来,这个队先后摘取了国务院黄金领导小组命名的黄金生产先进集体、地矿部文明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等十多个“桂冠”。他的名气虽远不及这个队大,但他却被誉为河南地调一队的领头雁,深受全队职工的拥戴。  相似文献   

6.
郭红敏 《侨园》2011,(12):62-63
周恩溥是周恩来总理的亲弟弟,他去世时46岁,撇下了妻子王兰芳和唯一的血脉周荣庆.1957年,周恩来让从部队转业的周荣庆到基层锻炼.于是,王兰芳母子俩在河南省焦作市一直生活到病逝.如令,王兰芳的儿媳和孙儿仍生活在焦作.几十年来,在周总理夫妇的教诲和人格力量的影响下,她们没有以周总理亲属的身份自居,而是过精简朴低调的生活,传承和延续了伟人的家风.  相似文献   

7.
最近,有一则新闻报道令我吃惊不少,骨鲠之语。不吐不快。报道大的意是: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469处差错(包括明显的“硬伤”和尚有争议的问题);主管部门认为这些差错在规定的比例之内;其原因是编审体制问题(据2000年10月3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笔者吃惊之一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差错竟有如此之多,不是三处五处或十处八处,也不是几十处,而是几百处。更令人感到震惊的是,这并不是学生可以看后扔掉的“小人书”,也不是可看可不看的“街头小报”,而是非看不可、非记住不可并要接受考核的中学课本。呜呼!这究竟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科书呢,还是误人子弟、谬种流传的“教唆书”呢?有关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又跑到哪里去了呢? 吃惊之二是:主管部门认为这些差错在规定的比例之内,言下之意是不必大惊小怪。笔者不以为然,这种草率的态度岂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吗?更令人感到忧患的是,在当今社会上,类似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了。比如,你批评他产品合格率只有百分之七十多,他会说“别人  相似文献   

8.
思想漫谈     
日前,从一张并不出名的报纸上读到一位并不出名的党员的事迹报道。说报纸并不出名,因为它只是一张地方行业周报;说党员并不出名,不是指他只是个副处级干部,而是他的事迹是在例行的离任审计时才被发现总结出来的。之所以对他发生兴趣,是他的“不好意思”感动了我。 时下,不少干部为了升职晋级,都想方设法找个什么学校一读,以求镀镀金拿个文凭。这机会也让这位名叫李允启的干部碰上了。可当领导把学习的指标给  相似文献   

9.
比较一:评价。十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是《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则是《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完善”,两字之差,我理解这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0.
箜篌引 《各界》2014,(1):68-69
缤纷三国,本是政客的天下,儒生只须稍稍俯下身子,凭胸中丘壑,自可轻易戴上乌纱。但这个儒生却是个例外。他不是不想济天下,也不是不想建功业,而是有更重要更迫切的事:修史,为一个时代立此存照。因此,他必须游离于政治漩涡,置身局外。只有这样,他才能慧眼独具,永保清醒。这个儒生,叫陈寿。  相似文献   

11.
雷横斗小三     
雷横在梁山上排名第25位,在步军头领中名列第四,职位是步军头领兼突击营指挥。这样的安排,显然不是因为他的武功,而是源于他和宋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杨锡祥 《各界》2014,(4):2-2
曾国藩(1811-1872)素有知人之明,然而曾国藩亦有看走眼的地方,他共有五个女儿,前四个女婿都没选好,心有愧疚。他反省后认为:“这是因为过去选女婿,其实不是选女婿本人,而是选父亲。父亲好,  相似文献   

13.
刘涛 《学理论》2013,(15):25-26
密尔在《代议制政府》一书中充分地论述了选举权思想。密尔的选举权思想分为扩大选举权和限制选举权两个部分。他主张扩大选举权,同时提出了一些限制性条件。这并不是矛盾的,而是体现了他的阶级立场,因此,要辩证地看待密尔的选举权思想。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领导规律论,是毛泽东领导思想的核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讨毛泽东领导规律论,有重要意义。应该说,毛泽东对领导规律的论述不是专门的系统的,而是在他的著作中散在和隐含着的。但是,他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相似文献   

15.
郭敏 《党政论坛》2010,(6):52-52
一个人的快乐,并不是他拥有的太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很少。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心灵留下一点空隙。就像婚姻,两个人之间,也要保持一种轻松自由的关系,不要太松,但也不要太紧。  相似文献   

16.
1980年5月24日上午10时,李维汉应约拜会了邓小平。他这次来访不是叙旧,也不是发牢骚,而是要向邓小平详细陈述他昼思夜想的一个大问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并不是简单的概念之争,而是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但是我们从著作中可以归纳出他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一个比较科学完整的世界观,它不是教条的而是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研读著作时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用发展的态度理解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阔别近三十年的母亲和儿子,终于在广州城里见面了。母亲紧紧地拉着儿子的手,第一句话就劝他回新加坡。老人几十年的心愿,就是只需要儿子一个“回”字。 可是,她的儿子——黑龙江矿业学院的副教授陈佩宗,却在“回”字上头跟他的母亲有着不同的理解。对于他来说.早在二十几年以前就已经回来了。回到了伟大祖国的怀抱。若是按照妈妈的意见行事,那就不是“回”而是“离”了。离开抚育他成长的社会主义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9.
刘诚龙 《党政论坛》2011,(22):44-44
狄仁杰是唐朝名相,他心胸阔达,方正廉明,被武则天看中,提拔任宰相,他初任这一职务,也碰到过有人向他告密的事,告密者不是别人,而是武则天。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平顶山的煤,早已赫赫有名。无论产量、质量在全国都数得上是“名列前排”。但平顶山市,却还不大为人所知。历来矿区城市给人的印象是穷的、黑的、脏的。这一次我们到平顶山市去,却是大开了眼界:这座煤城是一座美丽、洁净的城,是一座工业相当发达的城,是带动周围几个县经济发展的中心城;还有,它还是座朝气勃勃、文化相当发达的城。 汽车驶入平顶山市区,映入我们眼帘的不是烟囱林立,黄烟滚滚,不是黑尘扑面,不是拥挤的人群和狭窄的街道,而是宽阔笔直的马路,明亮整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