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改革.社会管理迫切需要与社会工作形成合力,社会工作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制度安排.社会管理需要在社区建设中不断创新.作为油田生产生活的大本营,石油企业的社区服务单位承担着重要的社会管理职能.油田社区是国有企业办社会的缩影,是油田职工群众的家园,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是油田建设与发展的基地.不断提升社区建设水平,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建设现代化治理体系,须以清楚地认识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为前提.中国社会是伦理社会,其主导性社会关系是直接性的.西方社会是理性社会,其主导性社会关系是间接性的(有中介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本质是党组织与社会一体性.党组织是社会结构主干,在建构社会中发挥整合功能与组建功能.通过阐述土地改革会发现党由此建构了与农民的伦理关系.文章对当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否加速中国社会由伦理社会进展至理性社会这个最大难题做了初步探讨.由于实证科学难以给出确定答案,从而转换为人成长为自然人、法人之哲学前提进行讨论.最后提醒此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相似文献   

3.
完善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发展社会组织是完善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根据治理理论,私人部门、公共部门和公民社会三个部分共同起着重要作用,三者的良性互动是实现善治的必要条件.其中私人部门主要指市场;公共部门主要是指政府;公民社会则是指第三部门,即社会组织.在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体制双重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利益主体和社会需求的多元化,需要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多元化.社会组织正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幕后走向社会发展的前台,扮演着新的时代角色.中共十七大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笔者认为,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是促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王効民 《探索》2008,4(1):119-122
考察社会和谐必须立足于社会矛盾.因为,和谐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特殊状态,是千千万万微观主体相对满意的生存状态,是区别于危机、战争、革命的总体社会态势.实现社会和谐必须立足于社会矛盾.因为,和谐是适度、有限斗争之后相互妥协的产物,是缓和矛盾、解决矛盾的结果.当前我国社会存在众多深层次矛盾.释放、化解这些矛盾,避免矛盾的大量累积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关系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社会理想是具有时空结构的整体.从时间结构上看,社会理想存在着近期和远期的时间序列;从内容上看,社会理想包含着事实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及其不同导向的空间关系.近期与远期社会理想的区别在于,是以"社会实体形态"为主导还是以"社会价值理想"为主导.小康社会理想是以"社会实体形态"为主导的近期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是以"社会价值理想"为主导的远期社会理想;和谐社会是具有双重特性的社会理想.和谐社会在社会价值理想的意义上是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当代中国表述,其具体的社会价值理想系统就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新的突破口,社会管理迫切需要与社会工作形成合力,社会工作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制度安排,社会管理需要在社区建设中不断创新.因为,社区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是社会服务的家园,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地.而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社会和谐与社会进步是一个双向的主动关系.这种关系具体表现为社会和谐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是评价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是促进社会进步的结构动力.对社会和谐与社会进步二者关系的审视,有助于加深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性与复杂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保持社会稳定。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六个问题:1.完善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基础;2.反腐败是社会稳定的天键;3.减轻农民负担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4.社会稳定要求尽可能降低失业率;5.社会稳定要求消除国有企业历史负担;6.社会稳定的最终保证是全体人民作为有产者。下面着重谈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赵晓芬 《求实》2008,4(3):33-35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发展史是个人与社会统一发展的历史.个人全面发展是个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公正是个人与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只有社会与个人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关系,社会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和进步,个人才能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从而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政治意蕴是马克思区别于其他现代性理论的核心.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人与社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背景和主题是人与社会的分离,其核心内容为市民社会批判.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市民社会的方法论批判,第二阶段为市民社会的实证性批判,第三阶段为市民社会的现象学批判.现代性问题的最终解决是实现共产主义,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1.
发展观是一种价值意识,主体性是其本质属性,价值取向是主体性的表现形式.社会发展观是社会主体关于自身如何存在和发展的价值观念,满足社会需要、从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和遵循社会规律是合理的社会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上述基本价值取向,表现出了自己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阿道尔诺认为,社会本身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如果把社会仅仅看作是客体就会犯实证主义的错误,因为它忽视了社会中存在的矛盾,而社会的认识活动就是社会中的矛盾的展开.此外,社会是总体,同时又不能被仅仅看作是总体.总体和个体之间有辩证的关系,但是却不能被看作是统一的.因为说到总体就意味着有个体与它对立,说到个体就意味着有一个总体与它对立.社会认识就是总体和个体之间的循环.这就是社会认识的面相学.  相似文献   

13.
樊怀洪 《学习论坛》2009,25(5):66-69
社会公平是指符合社会经济关系和物质生产条件,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社会利益分配关系,亦即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利益分配关系.人们可以追求社会公平,但不能把自身的主观意愿当成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社会公平本身.社会公平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一个具有众多领域和多层面的系统性整体,应力求避免在社会公平问题上陷入主观主义、形而上学和平均主义的误区.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利益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不仅是一个伦理共同体,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利益结构是社会结构的物质基础,是决定该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因素.自阶级社会以来,多元利益的冲突与整合是一种常规现象,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利益的冲突更为明显,利益的协调也就更为重要.构建和谐社会,既要承认和容纳利益冲突,又要化解和协调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制健全的社会,是依法行政得到贯彻实施的社会.当行政执法以公开、公平、公正为价值尺度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整和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秩序,才能保障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社会管理表述变为社会治理,是中国社会治道之变.鉴于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根基,其中法治思维是社会治理基本思维模式,法治方式是现代社会的最优治理方式.所以法治型社会治理体制的构建是社会治理范式的历史性飞跃,它是民主+法治的完美组合升级版,是社会治理的简单化智慧,可挈领提纲的制度性化解问题;其终极目的是善治的达致.需明了的是,法治型社会治理模式是立基于“法律主治”的治理模式,承载着民众对生活世界幸福的美好向往,但它绝不是公民幸福的全部.  相似文献   

17.
李亮 《理论学刊》2005,2(2):20-23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过渡性质的社会.人们往往将新民主主义社会和我国的过渡时期等同起来,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真正把握毛泽东"过渡"一词的含义.实际上,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社会形态和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在这一进程中,政府内部的和谐以及政府与服务对象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型政府在人际关系的构建上如何适应和谐社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健康发展,是当前政府软环境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是确保我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当前,我国社会供给总量过剩,社会总需求不足.解决社会总需求不足的办法是:鼓励消费、扩大投资、加大出口.  相似文献   

20.
作为社会发展变化的体现与标志,社会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社会治理则是社会转型的有效途径.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社会治理经历了从统治型社会治理到管理型社会治理再到服务型社会治理的历史演变.服务型社会治理是以服务而不是以权力的扩张或法律的制约为宗旨的一种社会治理模式,它是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统一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