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羊泰勒虫病是由媒介蜱传播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血液原虫病,我国四川、青海、宁夏、陕西、甘肃、内蒙古等省(区)均曾有该病发生的报道。发病率为18.8%~65.0%,病死率为17.8%~75.3%。可见不同地区羊泰勒虫病的发病率、病死率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是...  相似文献   

2.
绵羊肠扭转是由于肠管位置发生改变,引起肠腔机械性闭塞,继而肠管出血、麻痹、坏死的重剧性腹痛病。如不及时恢复肠管位置,可造成患羊急性死亡,死亡率常达百分之百。该病平时少见。多发生于剪毛后,故有的地方称为剪毛病。 我场以往对该病采用腹内手术整复,但手术费用高,术后护理困难,且疗效不佳,死亡率在60%以上。从1972年到1976年,我场改用一种很简单的体外整复法先后治疗该病107例,  相似文献   

3.
应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AS)的BA法分别在两种载体上与常规ELISA法对比,进行了诊断人、绵羊棘球蚴病实验研究。结果以聚苯乙烯板为载体的BA-ElISA法诊断人棘球坳病:敏感性92~100%,特异性95~100%,常规ELISA法敏感性67~83%,特异性92~100%,检测绵羊棘球蚴病,敏感性61~90%,特异性67~90%、常规ELISA法敏感性为49~72%,特异性80~93%。用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的BA-Dot-ELISA法检测人血清:敏感性100%,特异性91.7~100%,Dot-ELISA检测绵羊血清:敏感性73.3~75.6%,特异性78.9~89.5%。试验证明BA法较常规ELISA有着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斑点法可以取得与聚苯乙烯板完全等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绵羊住肉孢子虫分布广泛。据报道,我国新疆、青海、甘肃等地绵羊住肉孢子虫感染率高达90.7%~100%。现已报道的绵羊住肉孢子虫有6种,即S.gi-gantea、S.medusiformis、S.tenella、S.ari-eticanis、S.cystiformis和S.microps。其中,以犬为终末宿主的柔嫩住肉孢子虫(S.tenella,S.ovicanis为同种异名)是致病性最强的一种。它在犬体小肠壁经过球虫样繁殖后,以孢子囊形式排出,污染饲草、饮水,使绵羊发生感染。严重时引起急性甚至致死性住肉孢子虫病。  相似文献   

5.
从1962年以来,我们用“九一四”治疗绵羊破伤风210多例,一般用药一次即可痊愈。 治疗方法 “九一四”1克,10%萄萄糖液500毫升,混合一次静脉注射。如果心脏机能欠佳,需先注射20%安钠咖液5毫升,20分钟后再注射“九一四”。 病例 1968年4月29日,郾城县宋寨大队一只绵羊,体重47公斤,12天前在剪毛时剪破皮肤两处,后  相似文献   

6.
绵羊魏氏梭菌A型病的诊断韵洪亮,仝镇方,史夏云,雷怀明(山西省家畜疫病防治站太原030024)魏氏梭菌A型多见于感染兔和鹿,而感染绵羊使其发病的则相对少见。1994年4月山西省某羊场在引进的夏洛来绵羊中发生了魏氏梭菌A型病,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动物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一种传染病。病原可通过病畜禽的排泄物、分泌物及流产胎儿胎衣在动物之间和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播,有的动物还可经呼吸道、交配等而传染。 (一)羊的感染 鹦鹉衣原体的羊衣原体株可引起羊的以流产为主的多种疾病。1981年在西苏格兰一群绵羊中有156只母羊发生流产,约占11.4%,Brodie等(1983)认为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流产期间和流产后的血样分析,大多数流产羊有高滴度的鹦鹉衣原体抗体。Martinov(1883)报道,在保加利亚15个地区的3808只绵羊中有1263只发生流产,补体结合试验(CF)所检流产羊中有653只是衣原体引起的,占52%,其抗体滴度为1:32~1:2048。Andreani(1983)对意大利部分省的绵、山羊流产作了流行病学调查,在7个省27群的440只绵羊中,衣原体阳性105只,占23.86%,群患病为23/27;并证明从法国进口的21只绵羊和3只山羊也患有衣原体病。Purohit等(1983)在对印度的绵、山羊衣原体性肺炎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绵羊的麦迪-维斯纳病 (Maedi-Visna)和人的爱滋 病(AIDS)是由同类病毒, 即慢病毒(Ientivirus)引起的慢性进行性传染病。二者在病理发生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研究由这种病毒引起的动物疾病的发生对进一步探索爱滋病有一定的启发性。本文仅就绵羊麦迪-维斯纳病与人爱滋病作一简单描述和比较。 (一)绵羊麦迪-维斯纳病(Maedi-Vis-na) 1.概况:绵羊麦迪-维斯纳病是由同一种病毒引起而在临床和病理组织学上不同的两种慢性进  相似文献   

9.
棘球蚴病是严重危害人畜的一种地方性寄生虫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尤以牧区为重。据我们在石渠县调查:藏绵羊感染率达78.00%,牦牛达88.84%。用间接血凝反应诊断,藏汉干部、工人、牧民、家属、儿童的感染率为30.56%;而13岁以上牧民的感染率竞达67.65%。 对本病的治疗,目前除用外科手术外,尚未见有特效化学制剂。国内外曾用甲苯咪唑试验,效果不尽相同。吡喹酮(Praziquentel)是近年来合成的一种新药,有资料报道其驱棘球蚴效果较好,但国内还未见正式文献可查。我们于1982年5月至12月试用吡喹酮治疗绵羊棘球蚴病,并初步取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我场15年间(1969年1月~1983年12日)的绵羊病史资料做了整理分析,基本摸清了绵羊肠套叠的发生动态和发病原因。并认为早期手术是目前治疗本病唯一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发病情况 自1969年以来,本场所饲养的5个品种羊群中,共发生肠套叠132例,发病率0.35%,死亡68头,致死率51.52%。分析发现本病的发生具有下述几个特点: 1.与季节的关系:绵羊肠套叠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以冬季(11月~次年1月)发病为最高(57例,占发病总头数的43.18%),春季(2~4月)次之(40例,占30.30%),其次为夏季(5~7月  相似文献   

11.
脑脊髓丝状虫病在朝鲜、日本和印度均有流行,我国湖北、陕西、福建、山东、江苏和广东等省也有发生。主要危害山羊、绵羊和马,牛也有病例报告。我省许多地区多年来一直流行羊脑脊髓丝状虫病,发病率为3~10%,死亡率22.6~77%。本病因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虽然各年发病率有所差异,但总的趋势在逐步蔓延扩大。据对延安部分地区调查,八月上旬立秋前后开始发病,九月中旬达到高潮,十月中旬趋于下降。每当雨水较多年份,由于中间宿主得到大量繁殖的有利时机,本病就会大量爆发。如果  相似文献   

12.
1990年6~7月,内蒙古额济纳旗西河一带的绵羊、山羊暴发一种以皮肤发炎、结痂、龟裂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范围广,来势迅猛,经对病羊进行诊断性药物治疗、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坏死性皮炎。发病情况 6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7月中旬以后逐渐停息。发病羊群占70%,发病率为34%~70%,主要发生于2岁以上的山羊、绵羊,以膘情差的母羊为多。临床症状 病羊食欲减退、消瘦,病初表现颜面、耳朵浮肿,体温升高1.0~2.5℃,部分羊在角基部、尾根皮肤有鲜红色出血性变化,疼痛明显,用手触…  相似文献   

13.
联氨酚噻药给绵羊口服100毫克/公斤,对感染六周大的各期肝片吸虫的驱除作用确有100%的效果; 而且对年老的肝片吸虫也有很高的驱除作用。同时对绵羊自然发生和人工感染所引起的急性肝片吸虫病的治疗效果也高达94~100%。 此种治疗制量,对羊没有任何毒性表现。  相似文献   

14.
粘膜病     
粘膜病(Mucosal Disease)又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腹泻—粘膜病复合症。是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无临床表现的接触传染病,以高热、腹泻、厌食、鼻漏、白细胞减少及口腔、食道、前胃、皱胃和肠道粘膜糜烂为特征。多数病畜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在畜群中血清阳性率可达60~73%。病原为病毒。主要感染牛,绵羊能发生亚临床感染,鹿有自然发病的报道。 历史和分布  相似文献   

15.
蕨中毒指动物采食蕨类植物后发生的中毒综合症,包括马蹒跚病、牛的骨髓损伤性出血性素质、绵羊的进行性视网膜变性-失明症、以及由其致癌、致畸和致诱变性引起的各种动物肿瘤和畸形等。近年来,在我国贵州、四川、湖南、陕西、江西和广西等地陆续报道了耕牛蕨中毒的发生。耕牛中毒后表现血尿,发病率达10%,个别病点高达70%。由于发病主要是4~15岁的成年役用牛,病后引起耕牛丧失役用力,甚至引起死亡,治疗往往无效,从而招致农牧业生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绵羊150只,分三组进行春季驱虫试验。试验组羊投放丙硫苯咪唑瘤胃控释剂1枚/只,阳性药物对照组羊一次口服丙硫苯咪唑10mg/kg体重,空白对照组不给任何驱虫药物。分别于投药前和投药后15,30、45、66、86,120和140天进行粪便虫卵计数,称取体重和剪毛。结果表明,试验组在给药后86天时,虫卵减少率为93.7%,驱净率为88%;阳性药物对照组在给药后45天时,虫卵减少率已降至77.4%,驱净率42%。平均体重和平均剪毛量,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7.
20 0 3年 3~ 5月 ,甘南州玛曲县和碌曲县相邻的尼玛乡和郎木寺镇部分村的绵羊发生以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的疫病。其中玛曲县尼玛乡秀玛村 5队2 8户牧民的 30 0 0多只绵羊从 3月下旬开始陆续出现发病、死亡 ,每日死亡 2~ 3只 ,至 4月初 ,每日死亡 6~ 7只 ,到 4月 16日累计死亡 14 2只 ;碌曲县郎木寺镇尕尔娘村 34户牧民的 4 0 0 0多只绵羊从 3月 2 4日开始发病、死亡 ,至 4月 8日累计死亡 2 6 8只。 4月中旬 2县的疫情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笔者通过现场观察、病理剖检 ,并采集病料送甘肃省动物防疫总站检验 ,确诊为绵羊巴氏杆菌病。1 临床症…  相似文献   

18.
母马腹下浮肿病表现为从脐后到乳房严重肿胀,较积满乳汁的乳房大2~3倍,肿胀形状多为鸡卵形、个别的为梭形,患部发热并稍硬。笔者用25%硫酸镁穴位注射治愈本病4例。方法是:准备20毫升的注射器及短针头,注射器内吸入25%硫酸镁20毫升。在百会穴及肾俞穴处剪毛,碘酊消毒。保定好患畜,同时  相似文献   

19.
滚蹄病多发于骡及驴的后蹄。我们运用针刺屈腱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二柱栏站立保定。将患肢拉向后方进行固定。也可采用患肢在上的横卧保定方法。先将蹄进行修整,然后装钉舌状蹄铁。术部在跖部中1/3屈腱外侧方。剪毛消毒。用2~3%普鲁卡因液30~40毫升行胫腓神经传导麻醉。用0.5~1%普鲁卡因液20~30毫升行局部浸润麻醉。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自1971年以来,采用2.5%醋酸可的松注射液治疗耕牛角膜炎106头,方法是:先在病眼太阳穴处剪毛消毒,用金属注射器(兽用12号针头)吸取2.5%醋酸可的松注射液,按百公斤体重用药1毫升,对准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