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东盟未来走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初期,东盟及东南亚国家的官员和学者提出要建立“东南亚10国共同体”的意向之后,经过几年的准备,1995年7月东盟正式吸收越南为成员国,1997年7月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的东盟外长会议上又接纳缅甸、老挝入盟,1999年4月30日在河内举行特别仪式又吸收柬埔寨加入东盟。至此,一个包括东南亚10国在内的大东盟正式形成。大东盟形成后,地域连成一片,人口将近5亿,总面积扩大到447.7万平方公里,国民生产总值约6020.5亿美元①。东盟在组织发展和地域扩大上获得成功,确立了在东南亚地区的主导地…  相似文献   

2.
1995年7月,越南加入了东盟,使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相互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后几年,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将可能先后加入东盟,到那时候,东南亚地区原来的“东盟6国”和“非东盟4国”,就将形成一个有强大经济实力的“东南亚新经济圈”。这种形势将带给中国大西南与东南亚各国经贸合作与交流的良好国际环境和历史性机遇,同时也将带来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大东盟”带给大西南的新机遇 90年代,东南亚地区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的新时期,其国民经济总产值的增长率为世界平均增长率的3-4倍,为拉美、南非和加勒比等新经济增长区增长率的1-2倍。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仅次于中国,居世界前列。1994年东南亚的东盟6国(新、马、泰、菲、  相似文献   

3.
浅析日本对越南经济政策及双边经济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年初,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历访东盟5国,并在新加坡发表了题为“东亚的日本和东盟———坦诚开放的伙伴关系”的演讲,阐述了日本的东南亚政策。这是小泉政府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要重振亚洲外交,力图发挥地区主导作用的重要举措。在此框架下,日本加强了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特别是经济影响。本文拟就日本对越南经济政策及双边经济关系进行初步分析。一、日本加强对越南经济政策的背景及原因第一,东南亚地区国际地位的上升。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加强地区合作已经成为东南亚国家的共识,东盟在加快东南亚10国的一体化进程的同时,注重在东盟框…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EAN),是东南亚的一个区域合作组织。东盟于1967年8月8日在曼谷宣告成立。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是东盟的创始国。1984年文莱加入东盟,成为东盟的第6个成员国。1995年越南加入东盟,使东盟的成员国增加到7个。1997年,老挝和缅甸被同时吸收人盟,东盟成员国增加到9个。不久的将来,柬埔寨也将加入东盟。届时,一个包括东南亚所有10个国家在内的“大东盟”就将形成。  相似文献   

5.
东盟全称“东南亚国家联盟”(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东盟”(ASEAN),是1967年8月8日由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这5个东南亚国家发起成立的区域性合作组织。1984年1月7日文莱加入东盟,使东盟的成员国增加到6个。1994年5月东南亚10国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非正式会议,决定加快东南亚一体化进程,在不远的将来把东盟扩大为包括东南亚10国在内的“大东盟”。1995年7月28日,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近几年来“大东盟”的崛起.1995年7月东盟正式吸收越南为其成员国,1997年7月在吉隆坡召开的东盟外长会议上又接纳缅甸和老挝加入了东盟,至此,东盟由6个成员国增加到9个成员国.一个“大东盟”的蓝图就非常现实地摆在人们的面前.“大东盟”的出现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及安全格局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大东盟”的形成是冷战结束后东南亚地区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有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机遇和条件,而且还有其理论和目的.本文仅拟就“大东盟”建立的目的及其发展前景,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WTO将对国际分工起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与中国处于一个发展水平的亚洲国家,典型的是对东南亚各国如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影响很大(以下将4国称为东盟4国,加上发展水平高于中国的马来西亚,称为东盟5国).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的东亚地区,经历了从北到南、又返过来从南到北的令人瞩目的发展。现在西太平洋上的一个相当广阔的经济带已经出现,而且正以强劲的势头,按地缘关系自然形成或正在形成着若干个次地区集团。东南亚10国集团东南亚10国将形成自由贸易集团。这就是东盟6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文莱,加上印支3国越南、老  相似文献   

9.
1995年7月越南加入东盟,接着于1996年1月1日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是东盟在走向建立一个包括东南亚10国“大东盟”过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对越南来说,作为一个新成员,要实现从加入东盟获得最大利益,迎接新的挑战,就要在经济政策上实行一定的调整。 一、东盟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特点 东盟是在冷战时期,出于对地区政治和安全的考虑而成立的。在世界舞台上,东盟已真正成为一个国际行为实体,令世界要关注其在国际政治论坛中的地位。 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由危机到演变,冷战结束,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出现了新的局面,与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对立相比,经济上的合作与竞争趋势日趋明显。在这种形势下,于1992年1月在新加坡召开的第四次东盟六国首脑会议上,正式提出了  相似文献   

10.
1996年4月以来,迫于岛内外的压力,台湾当局放松了与大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的限制,同时加紧在东南亚等地区活动,进一步推行其“南向政策”。 一、与东盟主要国家签署了“促进贸易投资协定”。今年4月,台湾地区与泰国签署了“促进投资保障协定”。至此,东盟6国(文莱除外)全部与台签署了此项协定,使台商在东南亚的投资以法律形式固定了下来,意味着台同东盟的关系已奠定了基础。5月13日台在印尼设立的“雅加达台湾贸易中心”正式开始运营,负责整个东南亚的经济事务。目前,台与东南亚的经贸关系发展较快,对东南亚出口年增长率为37%,贸易总额为215亿美元,是该地区除日本外的第二大投资者。据台方估计,今年1—7月,台对外投资(不包括大陆)266件,投资额11.9亿美元,其中对美投资最多,其次为东南亚,新加坡有27个项目,越南与菲律宾各为17与12项。台今年在泰国的投资预计将达20亿美元,累计金额达7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与前景贵州财经学院孙恒忠东南亚国家包括东盟六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文莱)、印度支那三国(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和缅甸共10个发展中国家。东南亚国家与我国西南地区山水相连,是我国西南...  相似文献   

12.
1995年的东南亚地区形势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其特点十分明显。 一、以越南加入东盟为标志,一个“扩大的东南亚联盟”已成雏形 东盟成立于1967年,自称是一个为促进东南亚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组织,但实际是冷战时期的产物。东盟成立之初,其政治主旨在对抗越南等“有共产主义色彩的印支国家向东南亚的渗透”,是多个弱小国家在冷战时期为保护自己、加强实力而结成的联盟。 在东盟成立后的20余年间,越南与该组织的关系因越南战争和越南入侵柬埔寨等原因而处于对抗状态,整个东南亚地区也处于东盟和印支两个集团对峙的局面。冷战时期,这两个集团分别代表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该地区的势力。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出现的变化以及1991年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巴黎和平协议的签署,东盟同越南的关系开始缓和,越南也改变了对东盟的态度,调整了其对外政策,并迅速向这个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影响不断扩大的区域组织靠拢。随后,越南在1992年  相似文献   

13.
该书使用丰富的资料论述了东盟五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与中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的历史和现状,是这一学术领域中不可多得的文献。中国历代王朝都以建立“内向型”的大陆国家为目的,很少对东南亚抱有扩张领土的野心。除了对安南(越南)、缅甸之外,中国历代王朝根少想在“南洋”扩大自己的版图。现在的东盟五国完全没有被置于中国直接统治下的历史,对中国原本就不抱有强烈的猜疑。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短讯     
● 为了减少全球性经济衰退对东南亚经济的冲击 ,预计将于 7月下旬在越南河内召开的东盟外长会议将重点讨论如何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在此问题上 ,东盟已有初步的打算 :当务之急是加快电信业的发展和航空网络的建设 ,以及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东盟 1 0国还达成初步共识 ,在人力资源开发、英语应用培训、交通网络建设等方面对比较贫困的柬埔寨、老挝、越南和缅甸提供帮助。东盟地区论坛会议期间将邀请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和朝鲜代表到会 ,安排中美代表进行双边会谈 ,安排朝鲜和韩国代表举行北南双边会谈。东盟还将重申建立东南亚无核区的立场…  相似文献   

15.
前言 柬埔寨终于加入了东盟。东盟多年的课题——东南亚10国体制终于建立起来了。东盟自1967年成立以来,一直在促进地区合作的深化和扩大,例如促进政治合作和经济合作等。加盟国也从1967年成立时的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5国增加到了10国,1984年文莱、1995年越南、1997年缅甸、老挝都先后加入了东盟,从而使东盟的领域扩大到东南亚整个地区。  相似文献   

16.
4月30日,东盟接纳柬埔寨入盟仪式在河内举行,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10国外长共同签署了柬入盟协议,大东盟宣告正式成立。东南亚10国连成一片,人口达4.98亿,面积447.7万平方公里,国民生产总值约6020.48亿美元。东盟成为一个颇具实力和潜力的区域组织。大东盟成立是冷战结束后本地区的重要事态发展,也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自然发展趋势。大东盟的未来走向将对本地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及“东盟方式”的形成,认为诸如不干涉原则等全球性准则构成了“东盟方式”的基本原则。然而经过了几十年的相互交往过程,东南亚国家却根据亚洲的情况来逐渐修改了这些基本原则,从而形成了“东盟方式”。这个过程受到了东南亚特定政治因素的影响:东盟国家特别关注国家的主权及其在政策上对维持国内稳定的优先考虑。上述观点导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最近关于灵活解释“东盟方式”的建议是为时过早的。这是因为那些影响“东盟方式”形成的政治因素尚未发生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为东南亚地区一体化发展和东盟扩大创造了条件。随着伊斯兰复兴运动近年在马来西亚和文莱的深化,这两国出于宗教情感而持反以亲阿的态度,并将其变为东盟意志,无视东盟大多数成员为非伊斯兰国家且与以色列合作良好的事实。这既体现了冷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展现实在东南亚的投影,又体现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宗教转向”和东盟国家在伊斯兰问题上的分歧公开化。以色列实际上已成为东盟伊斯兰与非伊斯兰成员国之间的宗教“柏林墙”。欧盟模式应是东盟可资借鉴的方向,东盟制度建设乃至维系存在的基础在于:一是加强东盟制度民主建设,二是东盟机构的“去宗教化”。马来西亚和文莱可以通过伊斯兰会议组织等国际宗教组织发出其宗教诉求,但东盟绝非在宗教上的合适平台。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东南亚启动了无核区建设,但近年来由于世界油气价格的高涨,一些东盟国家纷纷着手开发民用核能。其中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缅甸、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尤其突出。与这些国家的核能开发相关的环境安全等问题受到了东盟内外各种力量的关注,这给东盟在区域安全问题上的协调和治理能力提出新挑战,并将影响东盟未来的自身改革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17~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广西社会科学院、东盟智库网络、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2009”在广西南宁举行。会议主题是“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中国与东南亚”,来自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中国、美国、韩国等国家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展开对话,专家学者就中国与东盟关系和东亚地区合作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了许多具有战略性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论坛部分专家的论文和会议报告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