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的教学,都有一个导入新课的教学环节,初一《公民》课的教学也不例外,许多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在导入上下一番功夫。导入引人入胜,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讲故事导入。在教新课前,教师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搜集或编写紧扣本框题教学内容的故事,使学生在听讲故事的过程中,初步领会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从而导入新课。如在讲授《公民》第七课的“赡养父母”这一框题时,有位老师口述了课文所述的一个故事:一位85岁的老太太,在短短的一个月内连续被他的四个儿子“抢走”。  相似文献   

2.
导入新课是使新、旧知识衔接的中间环节,又是向学生传授新知识的“序言”和“开头”,因此,导入新课是否得当,是否有趣味,对下面的授课能否成功,能否达到教学目的影响很大。导入本无成法可依,而只能根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及学生实际,甚至临课即时情况来灵活设计。我曾设计并使用过如下一些导入方法。第一,板书图示导入。我在讲《社会发展简史》下册“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时,首先板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政治课与恰当的导入新课是分不开的。巧妙导入新课,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配合,有利于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政治课导入新课方面,我归纳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一、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正题讲授新课。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教学内容多但较容易理解的内容。由于课堂教学容量、密度很大,且内容较好接受、好理解,此方法尤其适用于高年级学生。二、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常常与其他方法相…  相似文献   

4.
1.复习性反馈这种反馈往往用于新课前的提问,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重点强化前面获取的知识信息。2.衔接性反馈往往用在导入新课时,起承上启下作用。政治理论并非孤立地存在,经常是新旧知识密切联系,互为因果,互为关联的。因此可运用提问方法,激起学生对新内容的求知欲。3.穿插性反馈 多用在新课教学过程中,起强化信息输入的作用,同时通过学生答题反馈,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有时还可挖掘潜在知识信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类提问还能促使学生注意听、认真读。多思考,便于教师掌握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中学政治课教学的特点要求我们,新授知识务必使学生当堂消化、巩固。因此,教师讲课必须努力抓好巩固环节,加深学生对新授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向45分钟要质量。如何提高新授课的质量呢?我的主要做法是:一、抓整体巩固,使知识系统化原来,我在讲授新课之后,总是根据教学  相似文献   

6.
在讲授新课之前。一般说来,都有复习上一节课所讲过的内容这一环节。其目的是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导入新课。对此,有的教师是自己简明扼要地口述上一课讲过的内容,然后进行新授;有的教师则以提问的方式,自己提出问题,让某一学生回答,然后加以评述,导入新课。我的做法是: 在讲课之前,对上一课讲的内容设计出练习题,或刘印出来,或抄在小黑板上,在上课时,让学生动手做,发现问题教师给予纠正,从而导入新授。这样做,一能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二能提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教育部也把研究性学习列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大连市开发区八中的张岩进老师行了有益的尝试。课例:教师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三无”产品的了解导入新课:《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屏幕上打出题目后,询问学生:从这个题目中你想知道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确定本节课要研究的三个问题:消费者的权利有哪些?怎样依法保护…  相似文献   

8.
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做到“五个点”。1.设计好“起点”。所谓“起点”,就是导入新课。导入的设计如果科学得当,可以一下子抓住学生,让学生主动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进入到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或直接导入,如破题释意,开“窗”窥“室”等;或间接导入,如情景导入、设疑导入、故事导入等。2.调整好“视点”。所谓“视点”,就是指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点。课堂教学中的“视点”主要有两个:教师和教学媒体(常规教学用具如黑板,现代教学用具如摄影、电子计算机)。让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导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入就是在一节课教学开始时,教师为有效地导入新课而进行的一种创遣性劳动。它既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又是组织教学的科学而巧妙的手段;它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总之导入的过程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为师生即将进行新课教学作好。动理准备。下面结合自己教学教研工作实践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导入的方法”谈几点粗浅看法:1.情境导入法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而生动感人的情境又能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引起学生的愉快情绪,…  相似文献   

10.
(一)递进性原则。一节课内容的安排应有一个梯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做到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由基本理论的讲解到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从而减少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中的难度。(二)简洁性原则。是指课堂结构要简洁,传授知识线索要明晰,富有条理。要正确处理好课堂的容量,详略的取舍和新旧知识的衔接,善于对庞杂的内容进行归类、组合、简化。(三)完整性原则。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一节课应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容,二是课堂结构应有导入新课、讲授、总结、布置作业等教学步骤。(四)…  相似文献   

11.
最近,由于学校工作的需要,我重新担任高二(6)班的政治课教学工作。和这个班曾经有过半年的接触,相隔一年多了,学生还能接受我吗?我有些忐忑地走进教室。其实,对于这堂课的内容,我心里是有底的。课前,我已经做了精心的准备,包括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设置问题情境讨论,怎样板书等等,只是对学生的情况还不甚了解。课堂提问时,我每点到一个学生的名字都会发现,那个学生眼睛一亮,不易察觉地一惊,才站起来侃侃而谈,充满了自信与骄傲。而伴随他站起来的是下面学生的小声议论:“怎么老师知道他名字”,“老师还能记住……”我微笑地面对他们,仔细倾听着…  相似文献   

12.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 ,如运用新闻照片、漫画、典型人物的材料、录像、语言描绘、歌曲等 ,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素质起着多方面的作用。一、设置情境 ,可以有效地导入新课有效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堂成功的课 ,往往离不开好的开头。新课的开头 ,如果贴近内容巧妙设置情境 ,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创造力 ,而学生也会带着兴趣或解疑的需求 ,探索问题的思考 ,进入新课的学习。笔者在讲高二下册 ,“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一、结束语的作用1.结束语是一个“板块”。课堂教学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一堂课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它分别由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展开新课、巩固新课等阶段组成。这样,在课堂的各个阶段就有了导入语、讲授语、过渡语、提问语、结束语,等等。结束语是与课堂教学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构成的一个“板块”。如果没有课堂结束语,就谈不上课堂教学的完整和完美了。因此,从形式上看,有无好的结束语,是体现一堂课是否完整的标志之一。2.结束语是一把“梳子”。政治课教学不仅有较多的知识容量,更有不少例证。面对教师洋洋洒洒的“爆料”…  相似文献   

14.
一、导入设计先声夺人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开头,有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打开了殿堂的大门,引导学生竞相登堂入室。在哲学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恰到好处地链接文学作品,设置一些诗歌、散文等文学情境,导入新课,就会一扫课堂的沉闷气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拨动其思维之弦,为新课讲解定下基调。例如,在教学“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一框时,如果直接讲矛盾的含义,就很抽象深奥,学生不易接受,这样做会陷入空洞的说教。在导入新课时,可引用现代诗人艾青的《光的赞歌》一诗:我们从千万次的蒙蔽中觉…  相似文献   

15.
到学校听课,无论是概念、原理还是观点,也不管是讲授新课还是试卷分析,常常看到一些老师提前开始,在上课的预备铃声中挤进去自己的导入语;在下课铃声响起后,继续赶时间,进行最后的作业布置或内容总结。这种情  相似文献   

16.
设问种种     
一、检查复习的设问。其目的有三:一是复习巩固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二是检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三是温故而知新。二、导入新课时的设问。这种设问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探索新知识的最佳状态。三、知识关键处的设问。即抓住对整个概念、原理、观点的理解有重要作用的地方。或学生不易理解的某些字、词、句。在这些关键内容处设问,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整个概念、原理、观点的理解、掌握,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四、似有矛盾处的设问。不少知识点看起来似乎‘咱相矛盾”。抓住这些地方设问,往往可以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7.
一堂好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而且还要有令人受益匪浅,耐人寻味的结尾。那么,思想政治课应该如何结尾呢?我认为,思想政治课的结尾,应该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本节课的小结。通过小结,既要使学生把握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又要从这些知识要点中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从而达到思想政治课的双重教学目的。第二部分是巩固新课。通过巩固新课,既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特别是重点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进行小结和巩固新课呢?我认为,课堂小结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相似文献   

18.
一、导之以情。在进入新课之前,叮以放一段音乐,一首歌曲,或吟诵一首诗,以创设一种情境,激发、感染学生的情绪,增强讲课的感染力,提高听课效果。二、导之以趣。新课从一个有趣的故事或漫画开始,可增强学生听课的趣味性,并起到以趣引思的妙用。三、导之以疑。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思考,然后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四、导之以物。实物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新课之前,出示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实物,导入自然,利于理解。五、导之以图。在政治课教材…配备奋~定数量的插图和图表,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导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入就是在一节课教学开始时,教师为有效地导入新课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它既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又是组织教学的科学而巧妙的手段。它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总之,导入的过程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为师生即将进行新课教学作好心理准备。下面结合自己教学教研工作实践对政治课教学的“导入”谈几点粗浅看法。一、导入的功能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讲演中,开头的十分钟效果是最佳的,因为…  相似文献   

20.
谈思想政治课的导入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人入胜——谈导入的趣味性趣味性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助燃剂”,激发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新课时,应注重创设情境,增强情感色彩,营造课堂气愤,做到引人入胜,妙趣横生,使教材以新颖、风趣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和促使学生接受新内容,防止学生产生对政治课的厌烦心理。例如,在教学初三《谈社会理想,树坚定信念》这一课时,笔者在上新课的前几分钟,用录音机播放流沙河的一首题为《理想》的诗点明理想的作用、理想的含义——“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