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增添 《前沿》2013,(15):161-16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从我国民族问题实际出发,形成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积累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宝贵经验.其基本经验是,充分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顺应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依靠科学发展来共建民族和谐;妥善处理民族宗教问题,采取合适方法慎重协调民族关系;抵御国外分裂主义势力,独立自主地规划和管理民族事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社会建设的新纪元,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迈进新时代,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踏入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征程。经过70年的实践探索和制度建设,形成了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具有独特优势的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体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70年砥砺奋进,新中国的社会建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引领农村社会建设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生产力更新换代、农村和谐社会、统筹兼顾、制度创新、合作共建方式等方面总结其历史经验,对于深入推动当今农村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培养党政干部的思想。这些思想为执政党培养千千万万优秀的党政干部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思想来源。归纳起来,共产党培养党政干部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培养的核心目标;二是坚持为人民服务是培养的价值归宿;三是始终提倡德才兼备的培养标准;四是把理论学习和实践培养作为培养的主要方式;五是把机制体制建设作为培养的根本保障。以上从培养目标、价值、标准、方式、制度保障等几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共产党培养党政干部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5.
李铁 《湖湘论坛》2017,(3):71-75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引领农村社会建设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生产力更新换代、农村和谐社会、统筹兼顾、制度创新、合作共建方式等方面总结其历史经验,对于深入推动当今农村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以破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为主线,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大力革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刻总结并丰富发展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中国共产党必将在新的征程中书写更加壮美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7.
道德建设之于社会、国家与个人具有基础性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总体上可划分为道德价值与规范体系的初步确立时期、人道主义兴起与精神文明建设时期、多元价值理念交锋交融与分步骤成体系的道德建构时期三个主要历史阶段.党和国家在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也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宝贵历史经验,诸如:全面坚持发展和创...  相似文献   

8.
正建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救助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以此理论为指导,成功地实现了对数量庞大的灾民、孤老残病等弱势群体的救助,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制度不断完善,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救助制度,形成了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以医疗救助、住房救助等专项制度为辅助,以临时救助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近68年的历史,在人类发展史上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历史。回望历史、汲取经验、牢记教训、展望未来,对我们干好今天的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就新的历史辉煌,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继承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组织机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逐步形成了组织机构严密,工作机制、领导体制优化,与党的纪律工作要求相适应的科学的纪律检查制度。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革故鼎新,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为在新旧社会转换的历史进程中完成大陆统一、建立和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以及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实践和基本经验,对推进当今的意识形态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治理先后经历了以政府为中心的行政控制型政府、以市场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型政府和以公众为中心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三种模式。建设以公众为中心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确保权力使用的公共性,强化政府职能的服务性,政府治理由先前的单纯聚焦政府或市场,走向政府、市场和社会全面推进,建设廉洁政府、高效市场、和谐社会,这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建党一百年来,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救助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以此理论为指导,成功地实现了对数量庞大的灾民、孤老残病等弱势群体的救助,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一、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 1949年9月21日至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人民政协正式成立了。在当时还不具备召开普选的全围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肩负起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重任。承担起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回顾我党新时期以来所走过的路,可以说,改革开放的实践一直伴随着理论创新的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并不断深化。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加以总结,对于我们党继续坚持并进一步提高理论创新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我国社会治理在理念、体制构建、治理机制和方法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就,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治理的历史成就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社会治理,其在理念、体制、方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历史成就,为中国社会治理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冯雷 《湖湘论坛》2020,33(4):131-144
广义语境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社会领域的各种政策和措施都可被视为是我国社会治理的具体形式。以不同历史阶段中党的相关文件资料为基础,可以梳理出社会治理以社会管控为形式的政治附属、以社会管理为形式的发展要求、以社会治理为形式的改革工作、以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形式的战略任务的战略定位演变历程。这一历程表现出层次升级化、内涵明晰化、"社会"扩大化和治理主动化的演变特征。十九届四中全会后,社会治理成为一项战略任务,要深入把握党对社会治理的战略定位规律,从战略的高度对社会治理做出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复杂形势和种种困难,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作为思想基础,以不断提高党的执政绩效作为根本途径,以始终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作为关键环节,以努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为可靠保障,以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作为重要条件,使新生的人民政权不断得到巩固。认真总结这一时期党巩固新生政权的宝贵经验,对于保持政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15,(4)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娼妓问题的成功治理是中国共产党在重建社会秩序和新政权方面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它不仅废除了娼妓制度,成功改造了妓女,而且促进了社会的良性运行和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使社会风气焕然一新。但由于历史条件的诸多限制,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娼妓问题的治理也存在这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娼妓问题的理论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和对娼妓改造的实践操作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娼妓问题治理中取得的成效和不足的分析,既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生活史的一个回望,又能够为当今卖淫嫖娼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分析思路和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