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生命历险     
生命历险李秀成刘世才惊人的一幕雷军接受我的采访是从100集电视连续剧《中国大案录》之《西安大追捕》开始的。在《西安大追捕》中,杀人狂魔魏振海为了对付前来抓他的警察,每天都要将一颗子弹擦上数遍,并口出狂言说这是在关键时刻救他性命的一颗子弹,谁不怕死,这...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普通的公安民警,可我却几乎每天都被我身边的、或不是身边的天各一方的战友壮烈牺牲的事迹感动不已。他们,就像一颗颗璀灿的流星,在天际一闪而过,过早地殒逝了他们本该辉煌的生命历程。 我也是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者中的一员,可每当我看见警界英烈逝去时,他们白发苍苍的父母、温  相似文献   

3.
正《沧海月明》是征辉先生出版的第五本散文集,和以往的集子相比,我在里面读到更多的是"我手写我心"的澹定从容。在技法上他不再刻意地追求叙述方式的推陈出新,另辟蹊径;在内容上他更注重对生命和众生的思考,对自我内心的提炼与完善。他不再刻意取悦读者,而是以一颗真诚的心,以自我的人生体验为模本,写出了蛰伏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生命感慨与况味。正如俞平伯所言:"文章之妙出诸天然,现于人心。及心心相应,其流传遂远。"  相似文献   

4.
生死之间     
我对生命的理解是从一个友人的离去开始的。我和他都只有22岁。当我冲进病房时,认不出躺在床上的那个人就是从小和我一起玩大的朋友,我连一个人悲痛时应有的眼泪都没有了。我们在病房一起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七天。我只记得我用力一下一下捏着吸氧瓶直到手僵,只记得我跪在一根长长的旗杆下磕破了自己的头,并把他用白布裹住的遗体轻轻地安放在灵车上……那天,我坐在他的墓碑旁,呆呆地看着夕阳把他的影子越拉越长。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残酷。然而时间总要冲淡人生的悲与喜,生命有时刺痛你,有时抚平你,显露出她原有的光辉。几个月后当我…  相似文献   

5.
敬畏一棵树     
那棵树生长在一望无际的沙海深处.在我到来之前,它已经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默默无闻的屹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了.我是在多年前的一个夏天的正午出现在那棵树面前的,那棵树仿佛在用绿色的目光惊奇地打量着我.刹那间,我那颗疲惫的心被深深的感动了,我仿佛看到的不是一棵树,而是生存的寂寞、艰难和悲壮,是一缕从瀚海深处喷涌而出的明亮的生命火焰.  相似文献   

6.
正7月20日,近半年时间没有见过爸爸。我伏在床头对爸爸说:"爸爸,我是小胖,来看您了!"爸爸仅是微微的抬抬眼皮,没有睁开眼睛。这样的见面既是意料之中,更是意料之外。我很难过,因为爸爸或许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爸爸在我的心里,是一颗星,闪烁着!爸爸很爱学习。他每天坚持看报纸、听新闻,经常摘要一些重要的讲话并写读书笔记。看着爸爸一本本记得满满当当的字,我理解了:"活到老学到老"的至理名言。爸爸做事十分认真、负责。一辈子的工作时  相似文献   

7.
正春天,两颗种子躺在肥沃的土里,第一颗种子说:"我要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让茎叶随风摇摆,感受晨露的滋润,阳光的温暖。"于是它努力向上生长。第二颗种子说:"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硬石;我若往上钻,可能会被蜗牛吃掉。"于是它只能瑟缩在土里。每个人就像一颗种子,而我们,作为福利院的一份子,选择做那颗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种子,因为,生命向上即风景。  相似文献   

8.
赵辉 《台声》2014,(8):93-95
"岩石很少有好看的,怪石嶙峋,棱角分明。岩石的内心火热,质地坚硬,虽然外表粗糙,也不是故作冷漠,岩石是一种生活态度。"这句话出自歌手赵传《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专辑中的宣传文案。此时,距他踏入歌坛已整整25年,距他唱出《我是一只小小鸟》已过去24年。年初,这个昔日以岩石自喻的男人推出了新作《一颗滚石》,他在歌中回首25年的演唱生涯,从少年轻狂仗剑天涯到天命之年品尽人生这杯苦茶。只是他依旧在路上,犹如一颗滚石。  相似文献   

9.
闫红军 《传承》2009,(17):32-33
我是一个企业家,但我更是一个中国人!我有一颗中国心,只要祖国需要,我随时可以为我的国家和民族赴汤蹈火!——霍英东霍英东先生是香港的超级富豪、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然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并非他超人的商业头脑和巨额的财富,而是他对祖国的挚爱!在各种场合中,霍先生不止一次地告诉人们:"我是一个企业家,但我更是一个中国人!我有一颗中国心,只要祖国需要,我随时可以为我的国家和民族赴汤蹈火!"  相似文献   

10.
林国洪 《人民公安》2014,(15):33-33
<正>制服的肩上,从戴着火红的新兵肩章到现在金黄色的一颗星、两颗星……不变的是作为现代军人的使命、边防民警的责任。橄榄绿底色我于2006年冬天入伍,从火车启程的那一刻起,我的生命增添了一抹橄榄绿的底色。来部队之前,很多人告诉我,当兵很苦,特别是新兵连。我笑着对他们说:"没事,我可以吃苦。"但其实我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坚强,有时候会退缩,  相似文献   

11.
今年5月28日是著名物理学家、我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两弹一星”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九三学社原名誉主席王淦昌先生诞辰100周年。王淦昌院士生前为了我国核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一生,是为国奉献的一生,他生命中的点点滴滴都折射出一颗拳拳爱国的赤子之心,那深沉的爱国情怀至今仍让我们为之动容。  相似文献   

12.
正生命的高贵,在于看淡得失为理想付出。反贪干警覃少锋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把对生活的热爱化为对事业的忠诚,为检徽增添一抹闪耀的色彩……3月10日晚,贵港市人民检察院宿舍区与平常一样,安静、温馨。此时,住在这里的港南区检察院检察长周开俊的电话响了:"老周,请帮我转告陈副局长,我不太舒服,不能赶去与他换班……"  相似文献   

13.
宁褚文 《今日浙江》2013,(17):42-43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珍惜这一光荣称号,保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灵,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这是宁波一位86岁老共产党员——宁波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兼人事局局长颜志定写在工作笔记上的话,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5月2日下午1时30分,有着整整60年党龄的颜志定因病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再三叮嘱家人:再交3个月的党费,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不给同志和亲友添麻烦,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4.
艾略特的诗歌始终以关注人的感性生命和审美生成的本真面目坚守着自己的领地。他的创作,既是他宗教情怀的载体,又是他那诗化哲思的呈现;既是他对艺术的观照,又是他对个体生命"死亡"意识的体验。此外,在他看来,个体生命的存在具有本我的孤独性,其孤独性存在于一种绝对的自由境域,自由存在与存在自觉保持着高度一致,以期体现个体生命的存在意义。这正是艾略特创作中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悄悄话每当我迎着清晨的第一缕曙光,穿梭在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之中。在经意与不经意间,我不能不感谢我的丈夫,感谢他给我的另一片天地。感谢他用那一颗善良而诚挚的心灵,给我温暖和幸福。感谢他为我努力地营造心灵的避风港。我永远把那爱的港湾当作一畦不变的“世外桃源”,我用一颗永远不变的心固守那一片爱的宁静,乐于在其中无忧无虑地享受着不尽的耕耘与收获。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当我拖着疲惫的身躯,有气无力地回家时,他象一股暖意融融的春风,温暖着我的心灵;在一个个万籁俱寂的无眠黑夜,他哄小孩般地给我讲着永远也讲不完的有…  相似文献   

16.
绳索画出的生命惊叹号易旭东面对一位13岁的少年用一根绳索勒断自己的生命,心中塞满的问号虽时隔两年仍未消除。如今,新的学年又已来临,当我反复读着他用生命写下的绝句,翻阅数次采访他的亲人、街邻、同学和老师、校长的记录时,心灵不禁再次浸满痛惜的泪水,并在思...  相似文献   

17.
我和小满哥     
小满哥是我大伯伯家的二儿子,他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日出生,故起名小满. 可小满并不满,从一生下来左手就不会动,明显比右手小,整个左胳膊、左臂都是软的.经医生检查,说是患有先天性幼儿麻痹症.就是说,他是一个先天性残疾人. 6岁那年,我去上小学读书了,他也去了,但因考虑他就一只胳膊,甚至走起路来也一颠一跛、一歪一扯的,加之学校离家有五六里山路,父母又不可能接送,就暂且没有让他去读.然而每天放晚学后,他却要步行300来米路到我家,看我读书,跟着我读,我会而他不会的,他就问这问那地让我教他.  相似文献   

18.
名言,是激励和鞭策人们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但有时也会被投机腐败分子拉虎皮作大旗,用来作伪饰品、遮羞布。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一段名言即‘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  相似文献   

19.
樵夫 《观察与思考》2005,(21):58-59
我想,休谟一生的宁静或许就在于他的道德定力.你看他的目光时,那种宁静宛如一丝阳光渗入你的心灵,直让你觉得温暖,直让你去检视自己的一生.我敢肯定,就生命状态来说,没有哪种更能比宁静让你体味到生命的快乐与幸福,我们为什么一见到丽江古城、一见到香格里拉,内心就会无比的惬意,就因为那种静穆、和缓、宁静的景致,对应了我们心灵深处的向往.任何时候,内心的宁静一旦被打破,忧愁、苦恼就会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20.
由于使馆处于保皇党的坦克射程之内,周围多次受到轰炸,使馆虽然侥幸无恙,炸弹的弹壳却经常落在院子里.一次,时延春在办公室赶译一份照会,突然听到使馆附近枪声大作,他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跑出门外观察情况.刚爬到主楼楼顶,立即听到子弹嗖嗖声,“在我急忙躲避的一刹那间,一颗子弹擦过我的头顶,就落在离我只有半米远的地方“.直到今天,时延春谈起那一幕仍然心有余悸,在他一生中,那是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