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今年3月10日至12日,我院举办了以西方哲学为主题的讲习班,邀请学院王永年书记,福州大学人文学院庄穆和许斗斗教授、省委党校林默彪教授举行了七个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2.
根据钱副总理关于加强对非洲国家外交工作的指示精神,为促进非洲国家外交官对当代中国的了解,培养对华友好力量,经外交部批准,外交学院于1999年9月6日至26日举办了第四期非洲国家中青年外交官讲习班(英语班)。来自非洲19个英语国家和非洲统一组织的共20名学员参加了讲习班,其中司级3人,处级11人,处级以下6人,平均年龄42岁。讲习班分两个阶段进行。前10天在北京,上午由外交学院的袁士槟、苏格、熊志勇、潘绍中4位教授以及非洲司樊仇参赞就《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和大国及周边国家的关系》、《中美关系和…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3日至12日,应我院邀请,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张世英教授来福州讲学。在为期十天的讲学中,张世英教授先后在我院、福建师大、福州大学、福建省委党校进行了六场学术报告,听众达到七千多人次,学术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张世英教授此次学术报告的主要内容为:《西方后现代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从黑格尔到海德格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中国和东欧中亚国家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加强该地区外交官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了解,经外交部批准,外交学院于2001年10月10日至29日举办了首期东欧中亚国家外交官“了解现代中国讲习班”。参加讲习班的学员共24人,分别来自24个东欧中亚国家,其中参赞级外交官3人,一秘4人。讲习班分两个阶  相似文献   

5.
1992年初我院按照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办公室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办公室的统一布置,积极组织我院教师申请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目前已被批准立项的有4项,它们是: 1.由谢益显教授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项目资助。  相似文献   

6.
2005年4月28日上午九时,我院院长梁绿琦教授主持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北京青年志愿者行动与志愿精神研究"暨共青团中央2004-2005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项目"中国青年志愿者理论与实践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我院召开.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青年工作科学化和青年研究学科化,促进青年学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于1988年5月13日至25日举办了全国首届青年学讲习班。这是继1986年11月在杭州举行全国首届青年学研讨会之后又一次重要的青年学学术活动。参加讲习班的,有来自全国四十多所团校、近二十所大学、部分省市青少年研究机构的教师和研究人员,还  相似文献   

8.
一  为加强对非洲外交官的工作 ,增进中非友谊 ,经外交部批准 ,外交学院于 2 0 0 0年 1 0月 9日至 2 9日举办了第五期非洲中青年外交官讲习班 (法语班 )。参加讲习班的学员共 2 5人 ,其中 2 4人来自非洲 2 3个讲法语国家 ,1人来自非洲统一组织。学员中司级 5人 ,处级 1 0人。讲习班分两个阶段进行。前 8天在北京期间 ,参加了“中非论坛”的主要活动 ,听取了外交学院曲星、李军和王瑞华三位老师讲授的《中国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中非关系》和《中国概况》等讲座 ,游览了名胜古迹并观看了文艺节目 ;后 1 2天赴兰州、贵州、…  相似文献   

9.
由海牙国际法学院和中国国际法学会联合主办,并由我国最高人民法院赞助的海牙国际法学院1987年北京讲习班于j4月1 3日在北京东方饭店举行开课典礼。典礼由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国际法学会联系会员、北京大学王铁崖教授主持。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宦乡,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任建新,海牙国际法学院副董事长曼·拉克斯(M·Lachs)教授,荷兰驻华大使冯·登·伯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精神,积极推动我院“学术小镇”建设,2007年12月29日至12月31日,福建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人文学研究所在福州梅峰宾馆召开以“信仰:危机与重建”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江夏学院(筹)临管委主任、博士生导师胡晓莺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我院人文学研究所所长黄克剑教授,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我院人文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张志林教授,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副校长、福建省哲学研究所所长关家麟教授,江夏学院(筹)临时党委副书记、我院人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永年同志,江夏学院(筹)临管委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叶文振教授,江夏学院(筹)临管委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屈广清教授,江夏学院(筹)科研办负责人黄陵东教授,江夏学院(筹)法学院负责人、本刊主编陈明添教授,江夏学院(筹)教务办负责人吴国平教授,江夏学院(筹)组织人事办负责人王长勇副教授等领导、专家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黄克剑教授和张志林教授主持,胡晓莺主任、关家麟教授、王永年副书记和屈广清副主任分别致词。参加开幕式的还有来自省内外各高校、学术机构代表及本院师生200余人。本次学术研讨会得到了省内外三十多家高校、学...  相似文献   

11.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9,(2):F0002-F0002
作为“2008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的重点支持项目,我院治安系张爱华教授主持的《户籍制度改革研究——深化户籍迁移制度改革的基本障碍及排除对策研究》于11月19日开题,该课题整合了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党史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的优势资源,受到了王嗣均教授等多位社会知名学者、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1993年5月28日到6月2日,全国跨世纪哲学思考学术讨论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委党校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全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湖北省社科院共同举办的。到会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冰岛大学哲学教授阿诺尔先生和香港学者周柏乔先生应邀参加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和中央党校副校长邢贲思向大会发来  相似文献   

13.
中日唯物辩证法研讨会于1988年8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大学举行。这是中日两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之间开展的第一次有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是中日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首次盛会。日方正式代表7人、中方正式代表10人、列席代表21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韩树英等3人作为特邀代表也参加了会议。会上,中日哲学家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读《哲学研究方法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年第 1版 )感受最深的首先是欧阳康教授在书中阐发的哲学学术见解 :“个性即创造性”。欧阳康教授一直重视和着力探索一条个性化的哲学研究道路 ,这也是他一直强调“以真正哲学的方式研究和发展哲学” (见该书第 1页 )的重要内容之一。作者认为 ,把握哲学未来走向 ,从研究方式的角度看 ,有两个测度 ,一是世界化 ,一是个性化。实现哲学个性化研究的途径是创制符合哲学本性的哲学方法。在欧阳康教授看来 ,(1)哲学研究方式首先是看待哲学的方式 ,实质是如何看哲学的问题 ,即哲学是什么的问题。欧阳…  相似文献   

15.
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主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期国际战争法教官讲习班”,1999年3月16—19日在西安政治学院举办。讲习班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以下简称ICRC)驻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格鲁耐克先生和ICRC委派的军事教官费雷蒂先生主讲...  相似文献   

16.
张志林,男,1957年生,重庆人。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外国哲学博士点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分析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全国科学技术哲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全国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在全国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任兼职教授、研究员,其中任福建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人文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学术专长: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分析哲学、科学思想史。张志林教授于1992—1993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作高级访问与合作研究,任牛津大学林纳克学院高级研究员,获得英国皇家研究员奖学金奖,享受牛津大学学士院院士待遇。承担过各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和教育部重点项目),已发表论文、论著数十篇(部)。代表性学术专著有《反本质主义与知识问题》、《因果观念与休谟问题》和《技术解释研究》等。获得过包括金岳霖学术奖、全国青年优秀社科成果奖和广东省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在内的多种学术奖。张志林教授风采  相似文献   

17.
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张世英教授应学院的邀请,于今年4月3日至12日来福州讲学。在为期10天的讲学中,张世英教授共进行了六场学术报告,内容包括《西方后现代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从黑格尔到海德格尔》、《哲学与人生》、《从科学到审美》、《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人与人》、《儒家的差等之爱与基督教的平等之爱》。本刊编辑部根据张世英教授的讲座录音,整理成文字稿件,马列部指派专业教师,对文字稿件进行缩写。现将六篇稿件集中刊发,以作为读者们学习与交流之用。  相似文献   

18.
哲学与人生     
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张世英教授应学院的邀请,于今年4月3日至12日来福州讲学。在为期10天的讲学中,张世英教授共进行了六场学术报告,内容包括《西方后现代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从黑格尔到海德格尔》、《哲学与人生》、《从科学到审美》、《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人与人》、《儒家的差等之爱与基督教的平等之爱》。本刊编辑部根据张世英教授的讲座录音,整理成文字稿件,马列部指派专业教师,对文字稿件进行缩写。现将六篇稿件集中刊发,以作为读者们学习与交流之用。  相似文献   

19.
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张世英教授应学院的邀请,于今年4月3日至12日来福州讲学。在为期10天的讲学中,张世英教授共进行了六场学术报告,内容包括《西方后现代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从黑格尔到海德格尔》、《哲学与人生》、《从科学到审美》、《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人与人》、《儒家的差等之爱与基督教的平等之爱》。本刊编辑部根据张世英教授的讲座录音,整理成文字稿件,马列部指派专业教师,对文字稿件进行缩写。现将六篇稿件集中刊发,以作为读者们学习与交流之用。  相似文献   

20.
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张世英教授应学院的邀请,于今年4月3日至12日来福州讲学。在为期10天的讲学中,张世英教授共进行了六场学术报告,内容包括《西方后现代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从黑格尔到海德格尔》、《哲学与人生》、《从科学到审美》、《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人与人》、《儒家的差等之爱与基督教的平等之爱》。本刊编辑部根据张世英教授的讲座录音,整理成文字稿件,马列部指派专业教师,对文字稿件进行缩写。现将六篇稿件集中刊发,以作为读者们学习与交流之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