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们是黄河泰山》是一首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颂歌,由著名歌唱家彭丽媛首唱。这首歌唱出了祖国的历史苦难和辉煌,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昭示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2.
书生与江湖     
朱国勇 《廉政瞭望》2010,(19):64-64
有两条线,始终贯穿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一条明线,叫书生气;一条暗线,叫江湖气。随便哪一本史书,一眼看去,都是书生;细思之下,又全是江湖。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书生都是演员,所有的导演都是江湖。这些导演一般不登台亮相,就算登台了,他们也只会展示自己书生的一面。他们潜藏于历史的暗处,不经意中显露的一鳞半爪,便已经左右了历史的局势。  相似文献   

3.
我们正站在两个世纪的交汇点上。即将逝去的百年,人类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它深深地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新的世纪姗姗而来,它将为人类展现怎样的前景?我们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做好准备了吗?这一切问题,已经现实地摆在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在即将跨入...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04,(12):45-45
胡伟在2004年9月30日的《解放日报》上撰文指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这不禁使笔者联想起了1945年毛泽东与黄炎培关于“历史周期律”的那次著名谈话。毛泽东的回答是:“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终于找到了珧出“历史周期律”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5.
天府广场通向春熙路那条隧道,如果不堵车,一分钟的时间就能穿越整个隧道。但在2011年元旦的那天,几乎所有出行的人都被那条隧道“折服”,两个小时的漫长等待让车上的人们无聊地打哈欠、看手机、打瞌睡,连聊天的心思都没有了。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贯穿着一条红线,就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必须抓住这条红线去评判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既要反对粉饰历史、掩盖失误,更要反对丑化、妖魔化历史和历史人物.我们还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冷静面对成就与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们这个民族在进入21世纪上半叶的时候,正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大飞跃。这是一个全民奋起、艰苦创业、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进而从不发达国家转变为中等发达国家的历史大飞跃。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一样.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已经具备了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良好基础。展望湖南文艺的明天,  相似文献   

8.
刘开寿 《探索》2000,(1):1-1
我们已经胜利地进入2000年,新的世纪、新的千年正向我们一步一步走来。当我们怀着无比喜悦、无比兴奋的心情,张开双臂迎接新世纪、新千年的曙光的时候,又冷静而理智地思考着:自己怎么办?继续在探索中前进!——这就是我们的回答。……  相似文献   

9.
初夏的腾越大地,草木葱茏,生机盎然。采访团的汽车驶过槟榔江,再穿过一个隧道,停了下来。“我们已经走在了南亚国际大通道上。前面就是缅甸甘拜地口岸,顺着这条路,再走3小时,就可以到缅北重镇密支那了。”当地工作人员介绍,保山是中国通往南亚里程最短、最便捷的通道。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冬去春来,物转星移,当我们迎来“五四”80周年的时候,世纪老人的脚步已经走近一个新的世纪──21世纪的门口。20世纪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世纪。本世纪的三次历史巨变(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都在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中起着划时期的作用。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的确如此,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在20世纪经受了多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但伴随其后,总是产生了巨大的历史进步。当人们兴高采烈地讨论着20世纪的三次历史巨变并展望对世纪的光辉前景时,…  相似文献   

11.
世界已经进入了ZO世纪的最后几个年头.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纪、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哲学对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负有极重要的历史责任,理应在反思过去、批判现在、展望未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的中国哲学却显得有些沉寂。在市场经济的热潮中.哲学受到了冷落。对此,人们有种种想法和议论。我认为,当前中国哲学的沉寂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它是’新旧世纪交替、社会历史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哲学大变革之前较难避免的一种阵痛。可以相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发展.中国哲学必将会以…  相似文献   

12.
商志晓 《发展论坛》2000,(12):21-23
(一)正当人们历述改革开放历程、回首20多年辉煌,感受一代伟人邓小平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20世纪已经走过,21世纪已悄然降临,在21世纪,邓小平理论会发生怎样的作用,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对21世纪有什么期待?这是我们在世纪交替之际研究邓小平理论时不能不思考的问题,为了说明这些问题,还是让我们回顾一下20世纪的历史,并从中寻找21世纪中华民族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如何与21世纪社会主义国际型港口城市这一战略目标接轨,这是当代宁波几乎所有的部门都在悉心研究的一个课题。作为承担着历史文物保护责任的政府文化职能部门,很显然的分课题就是,如何提高宁波公众的历史名城意识,通过热情与科学的规划和保护手段,让我们的这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与未来达成默契。 从行为学角度看,历史是一种动态的传承。四明  相似文献   

14.
从东辽河发祥地顺源流而下3公里左右,一座青山映入眼帘,这就是大架山。辽源市东辽县辽河源镇的大架山村,便是因此山而得名的。2005年感动吉林十大人物和2005年第二届中国十大老年新闻人物、106岁的世纪植树老人,代喜增就生活在大架山后的大架山屯里。  相似文献   

15.
(一)正当人们历述改革开放历程、回首 20多年辉煌、感受一代伟人邓小平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 20世纪已经走过, 21世纪已悄然降临。在 21世纪,邓小平理论会发生怎样的作用,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对 21世纪有什么期待 ?这是我们在世纪交替之际研究邓小平理论时不能不思考的问题。为了说明这些问题,还是让我们回顾一下 20世纪的历史,并从中寻找 21世纪中华民族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趋势。   (二) 20世纪是一个辉煌的世纪,同时又是充满激荡的世纪。在这一百年中,除了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  相似文献   

16.
一段屈辱历史的前奏○李秀敏众所周知,香港是19世纪40年代伴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的失败,而开始其长达150多年屈辱历史的。但是早在清朝乾隆统治的18世纪,英国为扩大其贸易方面的利益,就对中国提出过增加通商口岸和割取领土的要求,这一历史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7.
“住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每当我们读着朱德这些豪迈诗句,他那响亮的名字,他那南征北战、戎马一生的经历,他那成武、刚毅、正直、谦逊的形象,便立刻浮现在我们眼前。在朱德诞辰11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从他的光辉一生中采撷出一幅幅多彩的历史画面,编成这本(朱德人生画卷)奉献给广大读者,也以此寄托我们对这位世纪伟人的崇敬和怀念。朱德,作为一位跨越两个世纪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以自己7o年奋斗不息的伟大实践,在中国的现代历史和党史、军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青年时代就怀着从戎救国…  相似文献   

18.
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紧紧抓住21世纪头一、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努力实现我们的目标。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  相似文献   

19.
李立三:叱咤风云坎坷路的革命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已进入世纪交替的时刻。使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20世纪即将过去。百年风云,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造就了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这两年,我们已经纪念了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的百年诞辰。今天我们又聚集一堂,纪念一位在党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经历的领导人,这就是李立三同志。李立三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我们党的第四、五、六、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是党史上有影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一生,既带有传奇色彩,也有甚为曲折的经历。他既被历史匆…  相似文献   

20.
(一)满怀信心地领导着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干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的今天,是历史地形成的。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不要小视我们的党。”在20世纪后期国际社会主义低潮的态势下,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的。风景这边正好”的现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是多方面的主客观因素所形成的。而中国共产党人既有顶天立地的钢铁意志、坚定信念,又能够足智多谋、独辟蹊径地走出自己的路,则是其中的十分重要的一条。我们党这样做,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