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实名举报: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实名举报作为新形势下公民广泛参与的反腐倡廉活动,应是一项具有完善工作机制和法律规范保障的制度设计,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网络实名举报还面临监督范围狭窄,举报可信度不高,缺乏持续性,举报人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和官方处理回应性低等困境。究其原因在于举报主体界定不明,网络载体"各自为政",举报程序过简和实名举报环境不够成熟等原因。为进一步推进网络实名举报的发展,必须加强举报人权利立法保护,健全网络反腐立法和舆情监测机制,完善举报程序,建立资源整合型举报受理机构,鼓励公民参与到网络反腐之中,形成良好的反腐倡廉文化。  相似文献   

2.
沐童 《瞭望》2002,(41)
南京市公开举报身份“第一人”兰贵来被授予“见义勇为好市民”,他“公开站出来”的勇气值得敬佩,但不少群众匿名举报的现象也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据报载,湖南省100余万元反腐举报奖金查无领主,因为举报人大都为匿名者,是不是举报人都是“捕风捉影”,“情况” 吃不准,所以“心虚”而匿名呢?恰恰相反,5万元以上的案件80%都是通过群众举报得以查处的。既然情况属实,举报人“隐姓埋名”,无非是缺少“护身符”。因为举报人由于“漏风”遭打击报复的事例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1,(27)
公民举报自1988年开展至今,已有3年多的时间了。3年来的实践证明,举报已成为反腐败斗争的有效途径。目前,如何进一步推动举报工作,严历惩治反贪污、贿赂斗争中出现的打击、报复举报人的犯罪分子,保护公民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成都地区的调查数据从期望价值和实际效应两个层面探讨了公众网络反腐倡廉价值观的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公众网络反腐倡廉价值取向强度总体上属于中等。公众对网络反腐倡廉的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的期望,但对其实际作用还不满意。男性、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具有网络举报倾向、知晓政府网络举报平台的公众对网络反腐倡廉具有更高的价值期望。政府明确的态度和政策有助于增强公众网络反腐倡廉的期望价值。文化程度、举报人责任、政府网络举报平台知晓度以及举报人安全制度对公众网络反腐倡廉实际效应具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升网络反腐倡廉实际效应的对策应从两方面进行:政府层面,要鼓励公众有序参与网络反腐倡廉行动,制定公众网络反腐倡廉行为规则,营造网络反腐倡廉的积极氛围。公众层面,要增强责任感,规范网络反腐倡廉行为,提高网络反腐倡廉技能。  相似文献   

5.
曹阳 《学理论》2012,(8):89-90
举报回复行为属于行政法律行为中的具体行政行为而非行政事实行为中的观念通知行为,不同于一般的通知、告知,对举报回复行为不服时,举报人可以寻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途径的救济。  相似文献   

6.
沈峰 《民主》2008,(11):48-48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期发布了一项题为《党员监督权利的实现》的报告,分析了现阶段党员监督权利实现的现状.针对目前党员监督权利实现中面临的障碍,具体提出了推进党内监督的六点对策建议。其中呼吁应尽快出台《举报法》、《举报人风险保护法》等法规,加大对举报人和举证人的保护力度(2008年7月3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举报信访化问题,不仅掣肘了纪检监察机关的反腐工作,而且不利于举报人权益的保障,从而打击了公众举报腐败的积极性,对反腐造成了消极影响。在法治反腐背景下,重塑我国反腐举报法律制度非常必要。实际上,举报是公民享有的监督权,信访则是公民享有的请愿权,两者应当予以分离。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8.
江德斌 《民主》2010,(10):51-51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材料显示,在那些向检察机关举报涉嫌犯罪的举报人中,约有70%的举报人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打击报复或变相打击报复。其中,各类“隐性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行为.因其手段“合法”,行为隐蔽,难以界定,一直处于法律救济的“边缘死角”(2010年6月20日《检察日报》)。  相似文献   

9.
黄海 《瞭望》1996,(40)
今年1-7月,全国检察机关受理群众举报20多万件,涉及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8301人;检察机关根据群众举报立案侦查百万元以上大案658件,立案侦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404人;2121人向检察机关自首,其中贪污、贿赂犯罪分子1157人;69起打击报复举报人案件受严肃查处。 9月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式公布了《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  相似文献   

10.
黄国富 《学理论》2012,(8):85-86
宪法第41条明确赋予公民有检举权,包括举报权。这是一项民主权利,但是理论界对举报回复性质的认定有分歧,即是属于行政事实行为,还是具体行政行为。对行政事实和行政行为的分析,可知应该对举报回复行为分类分项,但应该在最大范围将其认定为具体行政行为,从而举报人对举报答复不服的,可以进行行政法意义上的救济。  相似文献   

11.
最近,湖北省咸丰县委书记胡祥华在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大会的发言中,有一段专门讲授怎样写举报信。他以举报赌博为例,告诉大家举报署不署名都可以,但要尽可能写清参赌的地点、时间、人员姓名、赌资(或赌注)。他还将办公室和家里的电话、手机号公开,欢迎对所有违法乱纪问题举报,一定为举报人保密并及时查处。 群众写举报信是发现腐败分子的重要渠道。胡样华书记发现,不少人不会写举报信。有的不简明扼要,有的不够及时准确,也有的对事实叙述过于简略模糊,影响了案件的查处效率。他就认真准备后专门讲了这个问题。县委书记教群众写举…  相似文献   

12.
王平 《瞭望》2008,(42)
近日南京市质监局公布了地产食品生产违法行为专用举报电话,若市民发现地产食品企业有生产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的,可及时向市质监局举报。举报一经查实,对违法企业施以重典,而对举报人将给予奖励。联系最近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和由此引发的问责风暴,笔者感到,面对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其治理路径已成为焦点。  相似文献   

13.
重赏之下     
舒展 《民主》1997,(12)
据报道,近年来我国一些大案要案之所以能够较快侦破,是由于有一半以上的线索来自知情者的举报。可是举报人中多数都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身份,怕的是罪犯反过手来打击报复。前些年天津市检察院根据一封匿名举报信,侦破了一起16万元的经济大案;然而颂发给举报者的3000元奖金,却无人认领,即令当时《天津日报》刊登了寻人启事,也没有找到这位举报有功者……上海广播电台也发出过检察官的类似的呼叫,结果也是无人回应。深圳宝安县检察院收到三封揭发该县银行驻深圳办事处前主任在两起200万元贷款中收取巨额回扣(7  相似文献   

14.
国家文化会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演变为群体共有的道德主旨,潜移默化地贮存于国民的伦理道德体系当中,虽然不一定会成为当代社会是非判断主要凭借,但每一次思考的发生都会寻觅到国家文化的痕迹。推崇集体主义与推崇个人主义的国家文化并不是简单的意识形态上的区分,其庞杂的知觉系统足以覆盖潜在举报人举报决策的整个过程。文章以韩国、日本作为推崇集体主义国家文化的代表,以美国、英国作为推崇个人主义国家文化的代表,着重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国家文化对于潜在举报人所带来的伦理冲突。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社会舆情相比,网络舆情信息内容更加多元化,表达方式更加快捷化,同时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特征,也带来了涉腐舆情法律规制缺失、举报及管理无序、应对理念落后、措施僵化等负面效应。因此,必须科学建构反腐倡廉网络舆情机制,其中法制机制建设是有力保障,舆情信息系统建设是坚实基础,责任和约束机制建设是关键内容,网络举报的权益保护和激励机制是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6.
一起用重金雇佣他人杀害举报人的案件,震惊了江西省萍乡市! 举报人遇害 1990年12月7日。萍乡市至莲花县的319国道。 夜幕沉沉,山道弯弯。一辆乳白色上海牌小轿车迎着呼啸的北风奔驰。司机是萍乡上栗出口花炮总厂的柳坤发,他受厂供销科科长刘德泉指派,到长丰乡去拉一车货。车上坐着一个中年人和一个青年人,这是科长嘱他到萍乡赣西饭店捎带的客人。  相似文献   

17.
在查处一些腐败案件的过程中,一个现象很值得思索,那就是缺乏举报。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那何以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举报不容易。怎么举报、往哪儿举报,对于普通群众来说,都不是很清楚。二是举报无回音。久而久之,老百姓再火热的举报之心,最终也必  相似文献   

18.
惩治腐败,我们党讲了多年,各地也抓了多年,实际效果怎样呢?只要是明眼人,谁都看得很清楚.近年来,一些领域贪污腐化行为和腐败现象,非但未见收敛,反而愈演愈烈.个中的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但没有认真贯彻群众路线,没有真正发动和依赖人民群众,肯定是一个重要原因. 反证常常也说明问题.据报载,安徽省举报中心建立5年来,由于广泛开展宣传举报工作,在城乡设置举报箱、举报站,经常组织举报"宣传周"宣传月"等活动,群众举报十分踊跃,为反贪污贿赂斗争提供了大量的案源和案件线索,改变了检察机关以往案源渠道不畅的局面.各级检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举报案件线索6万5千多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贯彻落实"两个责任",是推进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风向标。河北港口集团近年来坚持有举报必核、有案件必查、有腐败必惩,强化责任追究,动真碰硬、真抓实管,将集团落实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两个责任"引向深入。明确定位克服主体责任表面化集团建立了主体责任管理体系,按照分层定责和结合实际的原则,将党委的主体责任分  相似文献   

20.
文志传 《民主》2004,(8):43-44
在天平的两边,分别放进举报成本和打击报复成本,天平就会立即倒向举报成本一边。这不是实验,乃是现实。据一项调查显示,纪检部门查处的各类腐败案件,大约九成来自群众举报。这就是说,举报已经成为揭露腐败行为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腐败者对举报者的打击报复也从未停止,有的甚至变本加厉。这就使得许多知情人不敢说话,更不敢主动举报,因为举报付出的成本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