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7年9月,毛泽东来到武汉,住在东湖甲舍。他同湖北省委秘书长梅白谈起领导干部子女的教育问题。问:你记得曹操评汉献帝的话吗?梅白答道:记得。有这样两句:"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相似文献   

2.
正你是个爱抱怨的人吗?你经常对很多人、事、地方不满意吗?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杂事琐事让你难以心想事成吗?他人常常是你成功的障碍而不是帮助者吗?你从未想过自己有什么不对之处吗?请思考下面这5个对你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借口。1.没时间真的吗?你真的没有时间做不仅对你个人,而且对于和你有关的人也有利的事情吗?如果连做能够改善自己生活质量事情的  相似文献   

3.
朋友,您看过电视连续剧《铁人》吗?还记得那口填死的油井和那些铁骨铮铮的汉子们的呜咽声吗?还记得钻井工人为寻找丢失的岩样那全神贯注的神情吗?是的,您一定不会忘记,不会忘记那一组组感人至深的镜头,不会忘记那一个个催人泪下的场面。这镜头、这场面,绝不是艺术的拔高,也不仅仅是历史的浓缩,而是今天人们对求实精神的感受与渴求。是今天人们对求实精神的理解和共鸣。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现场短新闻评奖在大邱庄举行,当天禹作敏来看大家。他介绍了大邱庄的一些情况后说,以前有人批他,说:“抬头向前看,低头向钱看”口号不对,怎么能向钱看呢?他反驳说:你没有钱能办事吗!现在大家都讲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什么,记白了还不是钱?农民理解问题就那么简单,讲求经济效益就是向钱看。禹作敏还讲了个故事:有一次,有个领导干部到大邱庄。禹作敏问:“你这局长一月拿多少钱?”“二百多吧。”“想多拿点“吗?”“不想。”“你说这不是神经病吗?通过正当渠道多收入一  相似文献   

5.
还记得买椟还珠的寓言故事吗?自以为精明的商人留下了珍贵的珠宝,买走了包裹它的漂亮小盒子,比喻人舍本逐末,取舍失当。千万不要以为,买椟还珠这样的傻事只出现在寓言中。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在你自己身上、在你的厨房里,可能每天都在上演。不信您来看看——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阿桐: 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一年。时值隆冬,你那里该是雪盖冰封,琼塑玉雕的世界了。我这里却正是香蕉黄、桔子红、花儿争艳、蜜蜂儿忙碌的季节呢! 你问我:台湾海峡有多宽?海峡两岸双方还打炮吗?双方互相有来往吗? 你特别问到:叶剑英委员长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发表以来,台湾海峡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台湾回归、祖国统一什么时候能实现? 你提的这些问题都  相似文献   

7.
艾冷艳 《学理论》2008,(21):46-46
你家有"格兰仕"微波炉吗?你穿过"红豆"衬衫吗?你用的是"舒蕾"洗发水吗?你知道这些名牌商品是什么企业生产的吗?告诉你吧,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8.
天津有位律师说:“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我不怕碰南墙”!这位律师就是中国第一位有军籍的律师——许龙超。 大学里的“老学生” 1982年暑假刚过,南开大学法学系的课堂里忽然多了一位50岁左右的人。“哟!又来一个听课的教授?”下课了,一个好奇的男生忍不住了:“请问老同志,您是教授吗?”许龙超微微一笑:“不是教授,是学生。咱们是同学,希望你能在学习上多多给我帮助。”同学们活跃起来:“这么大岁数还要上学  相似文献   

9.
亲爱的朋友,您还记得中央电视台录制的《国庆文艺晚会》吗?那含蓄蕴籍而又立意新颖的解说词;那瑰丽多姿,引人入胜的镜头;那悦耳的歌声和精彩的戏曲唱段,一定会给您留下美好的记忆。可是,您可曾知道,有多少人为了这五个多小时的电视节目,日夜苦战,多方奔忙?  相似文献   

10.
闲聊监督     
N:可以吸烟吗?X:请便。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地方法规,给老兄这样的烟民带来了许多不便吧?N:弄个“请勿吸烟”或“无烟室”的标志就可以了,还立什么法?管得太多了!抽烟的人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了!别扭!X:我的妻子前些年发生多痰、剧咳和憋气,医生怀疑是肺有毛病,我生怕她得肺癌,经过活检取样诊断是肺结核。大夫问她,你吸烟吗?不。家人有抽烟的吗?没有。那么您同一个办公室的人有吸烟的吗?有好几个,而且都是大烟囱。原因找到了!长年被动吸烟也可以酿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在延安,不论遇见谁,他总是点着头笑嘻嘻地同你攀谈:“你有什么困难吗?”“你对延安的生活习惯吗?”亲切的话语,温暖了许多初来延安同志的心。  相似文献   

12.
顾育豹 《党政论坛》2011,(20):61-61
1957年9月,毛泽东来到武汉,住在东湖甲舍。他同湖北省委秘书长梅白谈起领导干部子女的教育问题。问:你记得曹操评汉献帝的话吗?梅自答道:记得。有这样两句:“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8,(11)
正你算过自己一天会制造多少垃圾吗?装菜的塑料袋,中午的外卖塑料盒,下午的咖啡纸杯,下班回家还得收个快递……如果把一周的垃圾都积攒起来,你会不会有被陷进"垃圾城"的感觉?而有一位中国姑娘在长达两年时间里仅仅制造了一小罐垃圾。媒体称她为"中国零垃圾女孩"。2018年7月以来,媒体的争相报道让她成了"网红"!  相似文献   

14.
谈“比”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人生的快乐和痛苦是比出来的。细想想,这话颇有道理。有位盲人,性格开朗,生活愉快。有人问他:“作为盲人,你不感到痛苦吗?”他笑着回答:“我痛苦什么呢?和聋子相比,我能听见声音;和哑巴相比,我能说话;和下肢瘫痪的人相比,我能行  相似文献   

15.
    
"去说了吗?"她问。"还没。"李四说。"干吗不去说?""让我想想嘛。""想啥?家里都漏成这样了!不就是个局长吗?会吃了你不成?"唉!怎么摊上这种倒霉事?李四耷拉着脑袋只得出门。  相似文献   

16.
《侨园》2012,(11):4
从"你吃了吗?"到"你幸福吗?"这是一个时代的变化。对话幸福董倩:您幸福吗?莫言:我不知道。董倩:绝大多数人觉得您这个时候应该高兴,应该幸福。莫言: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心忡忡,能幸福吗?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  相似文献   

17.
正市场究竟能不能矫正人类的行为,或者督促人们依法依规办事?市场能不能让政府的手延长,而且更有效?有一年的冬天,我似乎看到了一个答案。在十六七年前的冬天,我去了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小城。路上的积雪约莫有半尺高,而且雪还在不停地下。司机一路开着车,每到一个需要停车的地方,不管是加油站、餐厅还是学校,路边都看不见停车位的线。这种情况下,要是搁咱国内,就算有个戴袖章的人过来查,你也完全可以说:"这怎么停啊?你能看见停车位吗?"很  相似文献   

18.
人生的追问     
<正>为了心爱的人,你愿不愿意去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从此再也见不到朋友和家人?如果一辈子只能献身于一项事业——音乐、写作、表演、商业、政治、医学等,而且会取得辉煌骄人的成就,你会选择哪一种?如果只有10%的成功率,你还愿意为之努力吗?如果让30岁的你再活60年,你愿意在以后的日子里,保持30岁的身体,还是30岁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宏图 《瞭望》1988,(42)
谢晋先生答日本《读卖新闻》香港支局记者原义明君问,有节对话值得玩味,摘引如下: “原:听说你前几年曾被中国年青一代的导演批评,他们认为你的电影手法已经落伍、过时了。这是真的吗?你对此有什么感想?”  相似文献   

20.
童童 《侨园》2009,(4):56-57
想移民澳洲?你通晓移民中介的操作技巧吗?当与一些中介发生纠纷时,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只能哑巴吃黄连?这一切都是因为你不了解这些中介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