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振涛  王贝贝 《传承》2013,(11):130-131
公共危机治理单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政府本身也会出现失灵现象。目前,非政府组织正在成为公共危机治理的重要参与和协作力量。从治理理论、非政府组织的特征及其在公共危机中的作用等方面入手,分析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必然性,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共危机治理单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政府本身也会出现失灵现象。目前,非政府组织正在成为公共危机治理的重要参与和协作力量。从治理理论、非政府组织的特征及其在公共危机中的作用等方面入手,分析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必然性,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书巧 《理论月刊》2012,(6):97-101
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无疑发挥着主导作用,但由于公共危机的复杂性,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很难有效应对公共危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势在必行。市场与政府失灵理论、公民社会理论、治理与善治理论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政府相比,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具有专业化、资源动员、行动和视角等方面的优势,能够发挥危机预警和宣传、社会动员和资源监督、稳定社会心理、关注弱势群体等功能。但我国非政府组织由于受到法律法规、传统管理模式、自身能力不足等方面因素的制约,这些优势和功能还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要克服这些问题和困境,需要从政府、社会、非政府组织自身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非政府组织与公共物品的供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军军 《前沿》2008,(1):112-115
鉴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以及考虑社会公平、公正等问题,以保罗·A·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家认为,政府是公共物品的最好且唯一提供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非政府组织供给公共物品的现象不断涌现,且逐渐发展为重要的供给者。非政府组织供给公共物品有优势也有局限,我们应客观看待。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的驱动,使市场的调节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失灵,非政府公共组织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可以与政府相互配合,参与资源配置.本文以广西桂林市金车村为例,分析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功能、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发展途径,以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夏日贵 《传承》2008,(14):114-11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的驱动,使市场的调节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失灵,非政府公共组织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可以与政府相互配合,参与资源配置。本文以广西桂林市金车村为例,分析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功能、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发展途径,以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邓云宁 《传承》2010,(27):119-121
非政府组织不仅以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以及公民社会发展等多种理论获得支持,实践中它还通过在公共危机发生前进行宣传与预警、公共危机发生时进行社会动员与整合、公共危机结束后进行善后修复与回应反馈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探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如何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已受到现代各国的广泛重视。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参与过程中存在资源不足、发展不平衡、社会公信力不足、缺乏与政府的沟通、协作机制等问题。因此,选择正确的解决思路对于加强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入,农民工非政府组织获得了迅速发展,并且不断地促进了农民工福利体系的完善,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问题。本文基于“资产建设”的理论视角,通过参与观察与访谈等方式对厦门农民工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问题进行了调查,本文从包容性问题和资产状况等方面分析了农民工非政府组织发展状况,并有针对性地从农民工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积极能动性两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赵祥 《前沿》2009,(8):93-98
非政府组织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广泛,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为了从理论上对非政府组织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解释,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政府组织、市场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在内的交易成本分析框架,指出非政府组织在对一系列准公共产品的治理上具有交易成本优势。这种优势不仅是非政府组织存在的制度逻辑基础,同时也限定了非政府纽峻的作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文化机构为主,其他文化机构和社会组织为辅,其中社会组织基本是以非政府组织的形式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是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的主要生产者,在我国目前这一组织群体还处于起步阶段,是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的补充,是公共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各市场经济利益主体越来越明确,其利益诉求也越来越具体,改革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如何缓和乃至解决这些社会矛盾和问题,有效的推进和谐社会制度的建立,本文在对构成中国现阶段社会中四大利益主体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数量模型分析方法,重点对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并得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一个服务于流动妇女的草根非政府组织为个案,通过实地调查,从需求视角对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探讨。在摩塞框架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双轴分析框架,将流动妇女需求划分为影响女性地位改变的非重要需求—重要需求和女性自我感受的弱需求—强需求,以此为工具,对组织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组织以流动妇女的强需求为介入点,易于获得服务对象的信任与接纳。然而,在实现从服务对象强需求到重要需求的转变上,组织既缺乏对制度环境的重视,又缺乏专业的方法技能,而是将改造的对象指向承受压力的流动妇女本身,从而影响了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功能的发挥,使组织的发展陷于困境。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农村建设是在席卷全球的共同治理模式背景下提出的,这决定了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非政府组织公共性释放研究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农村非政府组织是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修复机制和支持系统,是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可以借助的另一只手。充分认识农村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作用,克服不利因素,拓展其公共性空间,对于建立权力平衡、结构稳定的新农村,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农村治理的制度绩效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祖荣 《岭南学刊》2008,(6):120-123
随着全球社团革命的兴起及治理理念的提出,非政府组织正在成为公共危机治理的重要参与和协作力量。要实现公共危机的多元共治,必须正视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协作伙伴关系,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克服制度性缺陷,在非政府组织内部建立完整的危机应对机制,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6.
论公共理性及其生成——一个公民文化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多元化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既成事实,以能为理性公众都可以接受的方式,消解理性多元化造成的社会分裂和冲突的社会场景下,公共理性呼之欲出。我们认为公共理性不是理性的公共运用,而是从私人理性中生长出来的,是公民理性的一种重叠和交叉及其运用。基于对公共理性的这种理解,我们认为公共理性何以可能的条件寓于公民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7.
陈宁 《青年探索》2012,(2):11-15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是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重要课题,通过理论思考,提出一个社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公信力是社会组织的生命力,社会组织的社会功能(后果变量)的实现依赖于其公信力,而公信力的高低源自于社会组织的规范化、专业化和公益化(前因变量)。提升社会组织的公信力有多种途径,当前尤其要注重社会组织的内部自律和社会评估。  相似文献   

18.
软环境建设呼唤非政府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软环境建设应大力培育和壮大非政府组织,软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相当一部分原属于社会自律管理的职能转移到非政府组织。我们要充分认识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消除对非政府组织的认识误区,采取有力措施,培育和壮大非政府组织,使其成为我市软环境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目标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19.
裴乐 《电子政务》2011,(1):81-86
阐述了低碳时代的到来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对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非政府组织在迎接低碳时代潮流中的发展契机;论述了通过构建ENGO实现非政府组织信息化的重要意义;详述了ENGO的建设途径;探讨了对ENGO建设效果的评估标准分类和多角度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20.
刘坤 《前沿》2009,(3):24-27
治理理论强调政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共治,非政府组织是公民社会的主要组织载体。非政府组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体系的当然构成,因着保护主客体双方特点的契合而在保护中显示着独特的优越性。善治理念要求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组织、公民个人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并主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体系内部各主体之间正和博弈模型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