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会计理论的研究己开展了几十年,尤其在30年代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会计计量理论和方法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本文将在介绍会计计量理论的基础上,着重讲述会计计量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柴娟娟 《求索》2012,(12):43-44,34
本文从利益需要(国家利益和利益集团两个层面)、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缺陷及贸易保护的适度合理性和历史成效三个方面揭示了后危机时代贸易保护存在的适度现实合理性和客观必然性,并预示其将在世界各国存在的长期性和普遍性。最后指出在后危机时代凸显出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下,我国必须灵活有效地进行贸易保护措施尤其是非关税措施的创新和运用。但作者并非无视自由贸易的利益而盲目鼓吹贸易保护。  相似文献   

3.
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秀丽  董玉 《前沿》2012,(5):90-92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创业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从内部因素看,中小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信用度相对较低、经营风险大等是造成其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从外部因素看,货币政策紧缩、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高、民间借贷市场不健全、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等因素都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后危机时代,应从多角度探索中小企业融资的路径,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规范中小企业民间融资市场,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等。  相似文献   

4.
王文霞 《前沿》2010,(17):94-97
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纺织工业受到了冲击,生产经营面临严峻挑战。2009年,中国经济率先突破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纺织工业也开始缓慢复苏。深析中国纺织工业的自身特点,应该居安思危,反思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诸多缺陷,借此机会加速中国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从而更好地在后危机时代中生存。本文因此提出中国纺织工业未来发展的四大策略:增强创新能力、加快梯度转移、打造国际品牌、拥有全球视野,以期提升中国纺织工业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位置,增强对国际市场的掌控力、盈利能力和对抗风险及转移风险的能力,从而在千变万化的国际市场中居主导地位,为中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内,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潘薇 《人民论坛》2010,(6):160-161
在当前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尚存的后危机时代,我国广播电视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应努力从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塑造优良拟态环境、调整广告经营策略、拓展农村广电市场、大力发展内容生产、创新开拓新兴媒体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以促进广播电视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允价值理论与应用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艳  韩传模 《求索》2011,(6):12-14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3年多来,有关公允价值理论进展、应用情况备受业界关注,尤其是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环境是否能适应这一改变,从业人员是否能从内涵、实质上理解和应用公允价值,是否会造成盈余操纵,都有待研究及实践验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天津市上市公司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对公允价值相关问题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的描述性分析,分析结论有助于公允价值理论与应用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杨智慧 《前沿》2009,(10):97-98
2006年2月15日我国颁布了新会计准则,本文首先阐述了公 允价值理论的历史背景、国际国内公允价值理论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公允价值在国际上的分歧,然后对公允价值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包括公允价值发展的必然性、曲折性,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新的估计: 最近的国际金融危机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发展潜力,提前调整并改变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相对关系。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能够快速发展得益于加工贸易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进入后危机时代,加工贸易的诸多问题开始显现,加工贸易产业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区域发展不平衡、出口商品附加值低等问题阻碍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步伐。在新形势下,我国政府应构建符合长期发展战略的贸易产业政策,提高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低碳经济型加工贸易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转向更高开放水平下的自主发展是来自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警示。中国自主发展战略是国际格局进入历史性重塑和中国成长为开放型经济大国的发展新阶段所提出的时代的问题。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的发展环境将发生深刻改变。本文对新时期中国自主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提出建议,并着重阐述了如何发挥大国经济优势,培育中国自主发展的供给动力源、需求动力源和外部动力源。  相似文献   

11.
王秋生 《人民论坛》2012,(11):60-61
历史成本会计无法预防和化解产权风险,只有公允价值计量才能充分揭示产权的内在价值和风险,从而达到保护产权的目的。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被认为是公允价值会计的问题,不过是金融实务界和监管部门等利益集团强加给公允价值会计的莫须有罪名。  相似文献   

12.
贺方彬 《前沿》2010,(22):8-12
后危机时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具有两个基本的表象性特征,它既是一个危机得以缓和与不稳定、不确定相互混杂的时代,又是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宽广的时代眼光,正确地剖析了后危机时代的时代特质,科学、全面地把握了后危机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危"与"机",并以果敢的改革精神积极的化"危"为"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和论断,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视阈、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从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公允价值会计,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财务会计的发展动向看,公允价值会计极可能取代沿用了几百年的历史成本会计模式,成为本世纪的一种主要计量模式,并将导致会计计量的一场大革命。公允价值是一种具有明显可观察性和决策相关性的会计信息。在计量属性上,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存在着交叉重合。由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还不够成熟,加之公允价值计量实际操作难度大,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保证,公允价值在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中的应用有较严格的限制,但在我国推行公允价值会计具有现实需要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吴振磊  任保平 《求索》2012,(11):1-4
后危机时代背景下企业行为的约束条件和判断标准发生了新的变化,依据这些变化,后危机时代背景下企业创新行为要实现从产品创新向技术创新转型,产品创新向经营创新转型,单一创新向复合创新转型,实现经济价值向实现泛价值转型。为了实现企业创新行为的转型,必须进行企业行为目标的重新定位,进行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唐宇文  蒋菁 《湖湘论坛》2010,23(1):9-11
<正>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中小企业的作用举足轻重。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遭遇寒冬。部分企业在严寒中消失,如沿海地区的一些加工贸易企业,由于  相似文献   

16.
历史成本可靠性强一直是会计计量的主要属性,但缺乏相关性。本文论述了公允价值存在的理论基础:公允价值计量符合决策有用观的要求且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弥补了历史成本计量的不足。虽然公允价值计量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只要对其加以完善,依然是会计计量必不可少的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17.
简立君 《求索》2011,(5):92-93
《企业会计准则2006》及其应用指南大量引入了公允价值并且率先在上市公司实施,实证研究证明,作为一种新的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对现行会计报告的模式、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会计报告模式应当改变过去的通用会计报告模式,向以事项会计为基础的充分披露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的交互式的实时报告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界争论的问题。公允价值能够更好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是会计计量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现实经济环境下,实现这种转变的条件还有待成熟,转变的实现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19.
邓定海 《人民论坛》2010,(4):158-159
就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经济和社会文化等的震荡和危害以及危机过后国际社会蜕变状况,分析后危机时代非政府民间组织以及我国体育NPO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机遇和挑战,并提出有关体育NPO发展的扶助策略及总体方向。  相似文献   

20.
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与改进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名杰 《求索》2007,(9):42-44
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计量基础运用多元化的必然趋势。但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在新会计准则中的体现还不够完善,公允价值的取得和确定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公允价值的运用还存在一些负面效应。应通过改善公允价值运行的环境,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体系,详细规定公允价值确定的具体方法等措施,确保公允价值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