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讯问中的高认罪率是封闭空间下长时间讯问的结果。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认罪的追求反映了在客观证据获取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侦查对讯问的依赖。讯问制度的改革从中短期考虑,应当平衡讯问查证功能与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从长期来考虑,应当在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前提之下开展讯问。  相似文献   

2.
人权保障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而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力度成了各国人权保障水平的标志。侦查阶段是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而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更容易受到侵犯。对我国现行侦查讯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新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基本精神,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侦查讯问制度,可以从根源上解决我国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3.
侦查讯问制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侦查讯问制度是以侦查讯问活动为调整对象的.由于侦查讯问活动只是获得犯罪嫌疑人陈述的手段,侦查讯问制度实质上是过程价值与结果价值冲突与平衡的产物.在现代刑事诉讼中,侦查讯问制度是以承认犯罪嫌疑人诉讼主体地位为前提的.因此,尽管各国仍十分重视犯罪嫌疑人陈述的积极价值,侦查讯问制度的构建却是以保障犯罪嫌疑人陈述的自愿性为核心的.我国现行侦查讯问制度中,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的权利配置严重失衡,由此引发了许多问题.因而,对我国侦查讯问制度的改革完善应着眼于讯问过程中犯罪嫌疑人陈述自愿性的保障,并强化检察机关对侦查讯问活动的监督.  相似文献   

4.
李建明 《现代法学》2005,27(5):60-65
讯问犯罪嫌疑人作为收集证据的重要途径在其方法上受到人权保障原则的制约,讯问方法的运用因此不得不面临人权保障与发现案件事实真相的目标冲突。讯问合法性的实质标准在于保证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自愿性,但纯粹的、彻底的自愿供述不可能是讯问合法性的绝对标准。为兼顾人权保障与侦查效率,我们既要确立任何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原则,也要鼓励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并允许运用可能对供述自愿性构成轻微损害的讯问方法。  相似文献   

5.
满铭安 《河北法学》2008,26(5):182-187
当前,由于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权利配置失衡,导致刑讯逼供等非法讯问行为屡禁不止,社会反响强烈,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对侦查讯问监督的重要作用突显。而司法实践中,对侦查讯问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由于自身存在缺陷无法对其有效制约。因此,完善我国检察机关对侦查讯问的法律监督,进一步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以维护司法公正和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成为侦查监督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如浙江张氏叔侄案、河南赵作海案等案的发生引发了人们对如何在侦查讯问阶段保护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的担忧,对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的保护已经成为了一个急迫的问题.本文提出甄别式讯问,利用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学等相关知识,通过归纳犯罪嫌疑人进行真实供述时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特点来为真实供述的犯罪嫌疑人建立一个模型,寻找讯问中犯罪嫌疑人进行真实供述时的规律及与虚假供述时的区别,甄别犯罪嫌疑人供述是真是假,以便保障无罪的犯罪嫌疑人的权利,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侦查讯问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侦查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很容易侵犯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因此,侦查讯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制约国家公权力的不当行使。侦查讯问的程序性原则包括:禁止先行讯问原则、公开与秘密相结合原则、禁止刑讯逼供原则、讯问程序法定原则。我国现行的侦查讯问制度中,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的权利配置严重失衡,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因而要加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侦查讯问在侦查活动中具有特殊的功效.基于权力立场设立的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制度却在侦查实践中一直失败,而从权利的立场构建的遏制侦查讯问权滥用制度也在实践中总是失灵.在追问侦查讯问正当性过程中发现,只有分解侦查讯问权形成"权力对权力"的制约机制以及借助于犯罪嫌疑人"权利对权力"的抑制机制,才能使侦查讯问权得以正当地运行.  相似文献   

9.
陈卫东  孟婕 《法学论坛》2020,(3):120-129
经过《刑事诉讼法》三次修改,中国的刑事辩护制度在立法上取得重大进展,基本上已与国际规则和标准接轨,律师的各项权利不断丰富发展,日益完善。但时至今日,唯独律师在场权没有落实。西方法治国家均建立了讯问时律师在场权,并呈现出积极和消极两种模式。随着"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开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入法,律师在场权的问题再一次被提出,其在我国已具备现实可行的条件和契机。鉴于制度本土化的诉求,应当考虑借鉴消极面向的基本范式,即以监督和事后反馈的方式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不受侵犯。同时,制度改革需要详细构建侦讯期间律师在场权的适用范围、供给来源、权利类型和流程设计等规则。  相似文献   

10.
讯问犯罪嫌疑人时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具有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规范侦查行为等程序正当效果。推行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录音录像制度正是顺应了在刑事诉讼中重视人权保障的国际潮流。录音录像资料在法律上应归属于言词证据,是对笔录证据的一种, 补强,因而对其证明力不能过度夸大,其制作也需遵循严格的程序。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最常见的侦查措施之一的讯问犯罪嫌疑人程序,是侦查活动的必经程序,在侦查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侦查讯问虽然是侦查机关侦破案件最有效的侦查手段,但是在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等方面一直受到大家的诟病.侦查讯问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与现代法制对人权保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国侦查讯问过程中现存问题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法律规定本身存在不足,比如法律没有规定犯罪嫌疑人的无沉默权问题、刑讯逼供问题,从而也导致了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在法律层面上对侦查讯问制度进行完善,同时也应通过引导人们的法制观念和侦查讯问部门的执法理念来解决我国侦查讯问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吴秋玫 《政法学刊》2003,20(1):67-70
侦查讯问的合法性,是指侦查讯问活动按照刑事诉讼法对侦查讯问的主体、讯问的方式、讯问的地点、讯问的顺序、讯问时应当保障的犯罪嫌疑人的权利的要求来开展;侦查讯问的公正性,是指侦查讯问的实体内容和讯问程序过程要体现公平、公道、合理、正义等价值目标。但我国现阶段的侦查讯问仍存在着不公正性的问题,要克服这种不公正性,可以确立有限沉默权的原则,完善立法,提高执法理念。  相似文献   

13.
侦查讯问是侦查中普遍采用的一种侦查行为,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是法定的重要证据,由于我国法律并未规定律师的讯问在场权,因而在审讯阶段侵犯嫌疑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文章论述了我国现行侦查讯问制度在保障犯罪嫌疑人权益方面存在的缺陷,分析了赋予律师的讯问在场权的利弊,提出了建立律师讯问在场权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徐美君 《现代法学》2003,25(5):23-26
"适当成年人"讯问时在场制度是西方国家普遍规定的一项制度,旨在通过适当成年人在警察讯问时的在场来保证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免受警察的不当压迫,从而实现程序的公正。为保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我国应当在目前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全面确立该项制度。  相似文献   

15.
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在西方国家的侦查实践中被广泛运用 ,并经实践证明 ,具有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规范警察讯问行为等程序正当效果。在我国推行侦查讯问录音录像技术 ,除了要解决获得警察的支持与经费两大问题之外 ,还要制定严格的关于侦查讯问录音录像的操作规则 ,并使看守所处于中立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重要的刑事侦查方法,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行为直接反映诉讼程序的公正程度并最终影响诉讼结果的正当性。犯罪嫌疑人的主体尊严和人权保障的人道诉求,对侦查权力的理性运行寄予了最基本的期待。根据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要求,赋予犯罪嫌疑人必要的知情权、反对自我归罪权、及时获得律师帮助权和免受酷刑是侦查讯问正当法律程序的底限公正基准。域外关于侦查讯问的正当法律程序成功范例以及我国侦查权力本位的程序运行经验教训表明,唯有以权利制约权力,才是防止侦查权力的滥用,保护涉讼公民基本人权的有效途径。让犯罪嫌疑人享有基本的防御权利,使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力之间达到适度平衡,是我国侦查讯问正当法律程序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17.
侦查讯问的程序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讯问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侦查措施 ,具有潜在地损害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可能性。有必要对侦查讯问设定一些程序性原则 ,以制约国家公权力的不当行使 ,保护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侦查讯问的程序性原则包括 :禁止先行讯问原则、禁止刑讯逼供原则、公密结合原则、法定讯问原则和不轻信口供原则。  相似文献   

18.
侦查讯问工作是一项讯问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问进行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讯问语言具有直接对抗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它是建立与犯罪嫌疑人心理联系的基础.在具体的讯问活动中要灵活地采用不同类型的讯问语言并注意讯问语言着重强调的事项.  相似文献   

19.
侦查讯问是侦查程序的重要环节。为了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能够充分实现,就应完整、全面地落实律师帮助权。笔者从实践中的问题入手,提出了要对侦查阶段的律师明确其辩护人的地位,强化对侦查人员义务的规定,并对程序性违法行为进行司法裁判,并通过建立律师值班制度加强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自2013年1月1日起,新刑诉法正式实施,刑诉法确立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于规范侦查行为,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侦查讯问工作产生深远影响。如讯问程序规范化,取证难度大,犯罪嫌疑人不供、翻供现象增多,侦查人员压力加大。因此,增强依法讯问能力,提高合法讯问水平,不仅要转变侦查观念,还要加强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